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洪迈《夷坚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由引论、正文和附录三个部分组成。
     引论包含对《夷坚志》及作者的基本情况等的介绍。
     正文共六章。第一章探讨《夷坚志》的基本情况。包括《夷坚志》各志的写作时间、各志的写作过程和《夷坚志》版本概述。《夷坚志》各志的写作时间可根据现存《序》以及《宾退录》所引《序》推断;《夷坚志》的写作持续了六十年时间,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洪迈的生活经历影响到了《夷坚志》的故事内容,因此把《夷坚志》的写作与作者的经历结合起来探讨是必要的;由于《夷坚志》散佚的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本文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又根据自己的调查,阐述了《夷坚志》的版本情况。
     第二章分析《夷坚志》故事的内容特点。包括《夷坚志》对人性的丰富表达,《夷坚志》故事内容的趣味性,《夷坚志》故事对世俗生活的偏好三节。《夷坚志》描写了人的各种欲望,表现了丰富的人性。《夷坚志》的故事内容注重趣味性,淡化了说教功能和故事的怪异色彩。《夷坚志》描写了市井小民的生活,又注重从民间搜集故事,故事呈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偏好。
     第三章总结《夷坚志》的艺术特色。包括《夷坚志》对唐传奇艺术特征的借鉴和超越,四六骈文对《夷坚志》艺术风格的影响,《夷坚志》改编故事的艺术倾向,《夷坚志》对细节的重视四个部分。《夷坚志》注意学习唐传奇的叙事模式,并在艺术成就上进一步提高。洪迈擅长四六骈文的写作,长期运用四六形成的作文习惯影响了《夷坚志》的写作风格。洪迈在引用别人故事时,又重新进行了润饰,体现了自己的艺术倾向。《夷坚志》重视细节描写,形成了细腻的艺术风格。
     第四章探索了《夷坚志》的思想基础,即初步探索了洪迈的思想,包括洪迈的政治观,洪迈与朱熹思想上的冲突,洪迈的人生观以及影响洪迈的人物。洪迈在对金政策上有独到的见解,政事上具有惩恶和矜赦等政治观点;洪迈和朱熹存在着思想及文章见解上的分歧;《夷坚志》还反映了洪迈宿命论的人生观和知足惜福的人生态度;另外,第四节还探讨了苏轼、张九成等对洪迈思想的影响。
     第五章评价了《夷坚志》对前代文学的继承与其对后世的影响。包括史传文学对《夷坚志》的影响,《夷坚志》在志怪小说领域的新发展以及《夷坚志》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面。洪迈阅读了大量史书,并曾经撰写史书,这种经历影响了《夷坚志》的创作。《夷坚志》受到了前代志怪小说的影响,又在表现内容和创作方式上有新的发展,它从志怪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对故事人物的褒贬。《夷坚志》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小说和戏曲两个方面。此外,《夷坚志》发生影响的地域因素也受到了关注。
     附录含洪迈交游情况,著作情况,《二刻拍案惊奇》引用《夷坚志》故事补充三部分。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appendix.
     The introduction contains three parts that are fundamental, judgment and brief introduction on Yi Jian Zhi and its author.
     The main body contains six chapters. Basic circumstances are analyzed in chapter 1, including time and course of writing every record , brief introduction of versions. Time of every record can be judged by Preaface stored now and Preface quoted by Bin Tui Lu. Sixty years were continuely spent on writing Yi Jian Zhi , which was a long course. Yi Jian Zhi was influenced by life experiences of Hong Mai . The lost status of Yi Jian Zhi is serious. So this thesis intends to elaborate versions of Yi Jian Zhi, based on researches of people ahead and surveys of the the writer of this thesis.
     The characters of content are analyzed in chapter 2, including three parts: the rich expression of humanity, the pleasure of the story and the appreciation of life story. Yi Jian Zhi was influenced by folk literature of Southern Song. Yi Jian Zhi described the desire of the people, expressed the complicated humanity. Hong Mai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leasure of stories than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he horrible style . Yi Jian Zhi reflected real life and expressed strong smack of everyday life.
     The artistic style of Yi Jian Zhi is summarized in Chapter 3,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Hong Mai had read a lot of Legendary Novels of Tang Dynasty. He learned writing skills from Tang Legend and promoted the effect of art. Influences which parallel prose in four or six words brought to the artistic style of Yi Jian Zhi ,artistic tendency of stories and delicate artistic style of Yi Jian Zhi,Hong Mai had rich experience of reading and compilating history books. Skills of writing, methods of arranging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 in history books gave Hong Mai great inspirations. Hong Mai modified legend stories again when they were quoted so that his own artistic style was expressed. Hong Mai put emphasis on details in Yi Jian Zhi so that delicate artistic style was forme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Yi Jian Zhi were researched in chapter 4 , including Hong Mai's political ideas,conflicts between him and Zhu Xi, another one in Southern Song, philosophy of life and the people who influenced Hong Mai, with the research of Miscellaneous Notes from the Tolerant Studio, another work of Hong Mai. Hong Mai had some special suggestions about policy on Jin Dynasty. There were some differences in ideas and opinions about writings between Hong Mai and Zhu Xi. Yi Jian Zhi also reflected fatalistic outlook on life and contented life attitude of Hong Mai. Moreover, section 4 analyzes influences which Su Shi, Zhang Jiucheng and Bai Yun brought to Hong Mai.
     Chapter 5 evaluates the inheritance of former literature and impacts on future generations of Yi Jian Zhi,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impact of the history and biography of literature on Yi Jian Zhi, the new development of Yi Jian Zhi in the field of ghost novels and Yi Jian Zhi on the impact of future generations. Hong Mai had written and read a lot of history books, which experienced the impact of the creation of Yi Jian Zhi. Yi Jian Zhi was influenced by mythical stories of the former dynasty. However, it had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performance of content and the way of creation and expressed his own appraise to characters from ghost perspective. The impact of Yi Jian Zhi on future generation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of the novel and drama. In addition, the geographical factors of Yi Jian Zhi having impacts on are also concerned. Yi Jian Zhi was influenced by the mythical stories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had some new changes in content and the methods of writing.
     Appendix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riendship situation of Hong Mai, Hong Mai's writing case,the stories added from Yi Jian Zhi which were quoted by Stroke the table to second engraved surprised.
引文
1 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12560-12561页。
    2 杨伯峻《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第157页。
    3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 摘自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5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1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一》,上海书店2001年。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5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附录,第1825页。
    2 陆游《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七《题〈夷坚志〉后》,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3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52页。
    4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24页。
    1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319页《〈朱子语类〉中所见〈夷坚志〉佚文两则》。
    2 题名著录为钟惺的《新订增补夷坚志》“引”,北京图书馆藏。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537页。
    4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小说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6页。
    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1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28-329页。
    2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
    3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42页。
    1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 洪适《先君述》(《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2 不少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有李剑国先生《夷坚志引用宋人小说考》(《南开文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3《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卷二十四“补遗”。
    4 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0页。
    5 丁传靖辑《宋人佚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880页。
    6 洪适《盘洲文集》卷六十三,《四部丛刊》本。
    1 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2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24页。
    1 张祝平《范成大侠妇人故事原貌及其流变考》,《文学遗产》1997年第4期。
    2 洪适《盘洲文集》卷四,《四部丛刊》本。
    3 罗大经《鹤林玉器》,中华书局1983年,第289页。
    4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第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69页。
    5 文末又说“右四事王嘉叟说”。
    1 陈骏《南宋馆阁录》,《四库全书珍本别辑》本。
    1中华本《夷坚志》中,冯当可的事迹见于丙志卷二《舞阳侯庙》,应该是改定以后的版本。《洪文敏公年谱》年谱说,干道八年,“五月,重刻《夷坚志》,较会稽本去五事,易二事,其它亦颇有改定处。”那么中华本的丙志延续的是赣州改定后的故事内容。
    2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丛书本。
    1 这段话应该是后来加在乙志《序》后的。
    2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85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18页。
    4 周辉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
    1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29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20页。
    1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卷二十三《纪异》,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1 洪朝样等纂修《映煌郡洪氏通宗谱》,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轮溪书屋木活字本。
    1 金鉷监修,钱元修编纂《广西通志》卷四十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张鸣凤《桂故》,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卷五“先政下”,第150页。
    3 《全宋文》第289册,卷6563。
    4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29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20页。
    1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第5098页。
    2 洪迈《容斋随笔五集》,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二十四年。
    3 《全宋文》第304册,卷6941。
    1 洪迈《夷坚志》附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1843页。
    2 现将能够判明原来位置的故事列举如下:卷一《陈婆家狗》“淳熙十四年三月……”,那么这则故事最早应该是在己志中。根据《容斋随笔》之《辨秦少游义娼》“《夷坚己志》载潭州义娼事”,补卷二《义倡传》应是己志中的故事。卷二《何隆拾券》,何隆“乾道二年在兵籍”,写此故事时,“隆今八十余岁矣”。卷三《檀源唐屠》“庆元元年三月”。这则故事应该在支志中,最早在支景中。卷七《沈二八主管》“时淳熙十五年三月也”,最早在己志中.卷八《郑主簿》“淳熙末年事也”,“槔侄时在临安,亲见之,淳熙末年事也”。洪迈的口气,记录这则故事至少是在绍熙以后,从成书的时间判断,则在庚志以后,最早是在辛志。也是较晚时期的作品。
    1 洪迈《夷坚志》附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1838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17页。
    3 据张祝平先生考订,实为乙志中的内容。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24页。
    2 据严元照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附录,第1838页。
    3 据严元照跋,黄丕烈跋,陆心源序、跋、张元济跋。
    4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附录,第1842页。
    5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何异《点校说明》。
    1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104页。
    2 朱学勤标注《四库简明目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3 贾贵荣、王冠辑《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1册,第210页。
    4 贾贵荣、王冠辑《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2册,第363页。
    5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再续录》,《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十三册,第370页。
    6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七册。
    7 陆心源《仪顾堂续跋》,《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九册,第328页。
    1 贾贵荣、王冠辑《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2册,第535页。
    2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
    3 俞樾《九九消夏录》,中华书局1995年。
    4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1 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8-339页。
    2 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九册。
    3 阮元《??经室外集》,《四部丛刊》本。
    4 黄丕烈《荛圃藏书题识再续录》,《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十三册,第370页。
    5 《夷坚》,《续修四库全书》本。
    1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2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3 《黄丕烈书目题跋七种》之《百宋一廛赋注》,《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十三册。
    1 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洪迈的谥号为洪敏,此处错书了洪适的谥号。
    2 缪荃孙《艺风藏书再续记》,《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十四册,第370页。
    1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十五册,第331页。
    2 马国翰《玉函山房藏书簿录》,《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十八册,第312页。
    3(日)涩江全善,(日)森立之撰《经籍访古志》,《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十九册。
    4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47页。
    1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中华书局1993年。
    2 洪适《盘洲文集》卷三第九页中缝“据泾县洪氏道光刻本补写”,《四部丛刊》本。
    3 洪迈《容斋随笔》附录,中华书局2005年,第980页。
    1 曹学佺《蜀中广记》,《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六册。
    2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卷十二,第348页。
    3 叶德辉《书林清话》,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141页。
    4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七册。
    5 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第九册,第114页。
    6 叶德辉《书林清话》,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141页。
    1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792页。
    2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792页。
    3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794页。
    4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有“燕道人尸解,柩惟遗履一双。”这则关于燕道人的故事存在于中华本《夷坚志补》中。而《夷坚志补》的故事来源于叶祖荣《分类夷坚志》。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139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642页。
    1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1 吴自牧《梦梁录》,《丛书集成新编》本,第96册,第112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404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255页。
    1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29页。
    1 凌蒙初《拍案惊奇》卷十一《恶船家计赚假尸银》(《夷坚补》卷五《湖州姜客》),《夷坚补》卷八所收的诈谋骗局门的八则故事,五则都被《二刻拍案惊奇》采用。《二刻拍案惊奇》眷五《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岁朝天》(《夷坚补》卷八《真珠族姬》),卷八《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夷坚支丁》卷七《丁湜科名》,《夷坚补》卷八《王朝议》),卷十四《赵县君乔送黄柑 吴宣教干偿白镪》(《夷坚补》卷八《临安武将》,《夷坚补》卷八《李将仕》,《夷坚补》卷八《吴约知县》),卷二十一《许察院感梦擒僧 王氏子因风获盗》(《夷坚补》卷五《楚将亡金》)。
    2 周密《武林旧事》,《从书集成新编》第96册,第666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37-1038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298-1299页。
    1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46页。
    2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17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09页。
    4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925页。
    5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911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39-1340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44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840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88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60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682-683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638-639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523-524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33页。
    3 叶梦得《避暑录话》,《丛书集成新编》本。
    1 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1985年,第28页。
    2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3 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中华书局1983年。
    1 程毅中先生在《宋元小说研究》中说:“英华事见《夷坚甲志》卷十二《缙云鬼仙》,《夷坚乙志》卷二《蒋教授》,《夷坚丁志》卷十九《英华诗词》等条,又见《耆旧续闻》卷七,可參看”。
    2 陈鹄《耆旧续闻》,中华书局2002年。
    3 参考李裕民《〈夷坚志〉补遗三十则》(《文献》1990年第4期)。
    4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565页。
    5 朱彧《萍洲可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4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572页。
    2 《鬼董》,《丛书集成新编》本,第63页。参考萧相恺《宋元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19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34页。
    4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1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432页引。
    2 周密《武林旧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 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提出了以南宋汴京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戏剧文化圈。第15页还说“在江西鄱阳县和浙江黄岩县发现过宋代戏俑和砖雕。”(《文物》1979年第4期唐山《江西鄱阳发现宋代戏剧俑》)当时繁荣的戏剧文化下,洪迈一定接触过戏剧。第23页引《夷坚志》支乙卷第四。认为“偏重说白,滑稽成分较浓的杂剧形式,在宋金杂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4 “合生”与“合笙”可能是一个意思。
    1 范镇《东斋记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36册,卷三。
    2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36页。
    3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900页。
    4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35页。
    5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300页。
    1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87页。
    2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16-617页。
    3 袁文《瓮牖闲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卷六,第63页。
    1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20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514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635页。
    4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86页。
    1 宋洪迈述,桃源江盈科补《俗考》,北京图书馆藏。内容有:《上元张灯》、《重阳上巳改日》、《岁旦饮酒》、《男子运起寅》、《酒肆旗望》、《六更》、《汉田亩价》、《缠足》、《汉唐酒价》、《春画》、《男人傅粉》、《重三》、《解喭》、《女乐》、《戏妇》、《仆衣皂白》、《小食》、《喷嚏》、《字省文》、《放钱》、《俗语所出》、《端午》、《贫富习常》、《得意失意诗》、《唐诗戏语》、《乌头白》、《一丁》、《杜撰》、《一顿》、《瓦剌》、《利市》、《老物》、《私科子》、《不中用》、《放手松》、《笼街》。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883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424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64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489页。
    2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小说家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 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711页。
    3 杨义先生在《从〈酉阳杂俎〉到〈夷坚志〉》(《齐鲁学刊》1992年第2期)一文中也注意到这个现象。
    1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47。
    2 钱钟书先生认为,洪迈可能并没有阅读过《太平广记》全文,所以别人拿《太平广记》的故事给他,他也不加辨别地记录。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640页,“《太平广记》”,“明嘉靖时吾乡谈恺重刊《广记》,作序谓在宋已少流传,……故博览如洪适,《盘洲文集》卷四《还李举之太平广记》云:‘稗官九百起虞初,过眼宁论所失巫。午睡黑甜君所赐,持还深愧一瓻无。'具徵手一编者尚勿克家有其籍--‘所失巫'出范? 《谷梁集解·序》。洪适弟迈,愈号淹贯,其《夷坚三志》辛自序谓‘古今神奇之事'有‘甚同'者,举所记孙斯文梦中换头事(亦见迈同时人郭《暌车志》卷五,‘斯'作‘思'),因言‘比读《太平御览》所编《幽明录》'载贾弼事相同,《幽明录》今无传于世,'故备引之云云。实则《广记》卷二七六《贾弼》、卷三六零《贾弼之》均引《幽明录》,已重见叠出,而迈未省。又张元济(《〈夷坚志〉再补》有《鼠怪》、《道人符诛莽精》二事,云出《稗史汇编》,实则二事与《广记》卷四四零《王周南》、四五八《选仙场》字句几全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一记‘妄人多取《广记》中旧事,改窜以投'洪迈;此两事竟直录原文,苟《稗史汇编》非误系主名,则《广记》于迈亦如《南华》之为僻书也。”钱钟书举了《夷坚志》几个与《太平广记》类似的句子,可能洪迈并没有见到《太平广记》全文。《太平广记》编成后,并没有在文人中广泛流传。《冯梦龙全集》之《太平广记钞》(江苏古籍出版社,薛正兴校点),小引中说:“旋有言《广记》繁琐,不切世用,复取板置阁。民间家藏,率多缮写,以故流传未广。”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21页。
    4 《全宋诗》,第24012页。
    5 洪适《盘洲文集》卷四《还李举之〈太平广记〉》,《四部丛刊》本。
    6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读夷坚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221页。
    2洪迈《容斋随笔五集》.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二十四年。
    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4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5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第640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221页。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716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
    4《新订增补夷坚志》,明李玄晖、邓嗣德刻本。
    5陶宗仪等编《说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246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590页。
    1同上。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32-1333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176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66页。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佚名编《五朝小说大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冯梦龙是否为桃源居士,尚待辨明。
    1李朝威《柳毅传》,见张友鹤《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26页。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605页。
    1牛僧孺《玄怪录》,中华书局2006年,第25页。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605页。
    3李复言《续玄怪录》之《杨敬真》(见《太平广记》)。
    1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1陈寅恪《寒柳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65页。
    2脱脱等著《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3651页。
    1脱脱等著《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3646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39、540页。
    3谢伋《四六谈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0册,第20页。
    4聂崇岐《宋史丛考》之《宋词科考》,中华书局1980年,第169页。
    5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65-1066页。
    6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932页。
    7吴纳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第23页.“祝氏曰:‘宋人作赋,其体有二:曰俳体,曰文体。后山谓欧公以文体为四六。夫四六者,属对之文也,可以文体为之。……'”
    第36页,制、诰:“宋承唐制,其曰‘制'者,以拜三公三省等职。辞必四六,以便宣读于庭。‘诰'则或用散文,以其直告某官也。”
    第37页,表:“窃尝考之,汉晋皆尚散文,盖用陈达情事,若孔明《前后出师》、李令伯《陈情》之类是也。唐宋以后,多尚四六。”
    第38页,露布:“《文心雕龙》又云:‘露布者,盖露板不封,布诸视听。'近世帅臣奏捷,盖本于此。然今考之魏晋之文,俱无传本。唐宋虽有传者,然其命辞,全用四六。……西山先生尝云:‘露布贵奋发雄壮,少麓无害。'观者详焉。”
    第40页,檄:“大抵唐以前不用四六,故辞直义显。昔人谓檄以散文为得体,岂不信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第112页,古诏者,昭也,告也。古之诏词,皆用散文,故能深厚尔雅,感动乎人。六朝而下,文尚偶俪,而诏亦用之,然非独用于诏也。后代渐复古文,而专以四六施诸诏、诰、制、敕、表、笺、简、启等类,则失之矣。然亦有用散文者,不可渭古法尽废也。
    第122页,表:“至论其体,则汉晋多用散文,唐送多用四六。而唐宋之体又各不同:唐人声律,时有出入,而不失去雄浑之风:宋人声律‘极其精切,而有得乎明畅之旨,盖各有所长也。”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20页。
    2脱脱等著《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11574页。
    3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第265页。
    4脱脱等著《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11574页。
    5洪迈《容斋四六丛淡》,《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0415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225页。
    6凌郁之《洪迈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页:“有内外制二十八卷,编在《三洪制稿》。按.《三洪制稿》六十二卷,《宋史·艺文志八》着录,佚。魏了翁《鹤山集》卷五一《三洪制稿序》云:‘洪氏之孙偲将其三祖制稿刻诸犍为郡斋,而属了翁为之序。文惠公内外制凡十四卷,文安公二十卷,文敏公二十八卷。'”
    1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0页。
    2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3曾枣序、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2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74-475页。
    1《四库全书总目·容斋四六丛谈一卷提要》“容斋四六丛谈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旧本题宋洪迈撰,亦于容斋五笔中掇其论四六之言,别为一卷,疑与容斋诗话为一手所辑。所论较王??四六诗话、谢伋四六麈谈特为精核,盖迈初习词科,晚更内制,于骈偶之文用力独深,故不同于?说也。”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1997年7月集部0415《容斋四六丛谈》,涵芬楼影印清道光十一年六安晁氏木活字学海类编本。
    2洪迈《容斋四六丛谈》《四库存目丛书》第0415册,第218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50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20页。
    5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96页。
    6周麟之《海陵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2册,第114页。
    7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第290-291页。
    1引自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卷三十九,第2869页。
    2脱脱等著《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11560页。
    3洪迈《容斋四六丛淡》.《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0415册.第215页.
    4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17页。
    5洪迈《容斋四六谈从》,《续修四库全书》本.
    6《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卷二十三“从谈”,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1罗大经《鹤林玉露》之《肴核对答》。中华书局1983年,第205页。
    2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奉。
    3洪迈《容斋四六从谈》之《吾家四六》,《四库存目从书》集部第0415册,第208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27-728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71-572页。
    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第823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96-497页。
    1刘勰《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09页。
    2谢伋《四六谈麈》,《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0册.第20页。
    3王应麟《玉海》卷20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08册,第309页。
    4王铚《四六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8册,第951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671-1672页。
    2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第59页。
    1方回《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6页。
    2方回《瀛奎律髓汇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08页。
    3杨义先生《从<酉阳杂俎>到<夷坚志>》(《齐鲁学刊》1992年第2期)一文认为这是一则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
    1聂崇岐《宋史丛考》之《宋词科考》,中华书局1980年,第133页。
    2罗大经《鹤林玉露》之《文章性理》,中华书局1983年,第333页。
    3洪迈《容斋四六丛谈》,《四库存目丛书》集部第0415册。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76页。
    5脱脱等著《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11570页。
    6洪迈《容斋随笔五集》,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二十四年。
    7韓淲《涧泉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卷中。
    1史浩《鄮峯真隠漫録》卷三十一《辞两王府教授上宰执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1册。
    2杨庆存《宋代文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曾提到。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369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303页。
    5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61页。
    6冯梦龙《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213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507页.
    2周麟之《海陵集》卷三十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1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2李剑国《<夷坚志>引用宋人小说考》(《南开文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 3张祝平先生所考订出的《夷坚志》故事来源,用☆作标记。李剑国先生考订出的《夷坚志》故事来源,用
    标记。 4李剑国辑校《宋代传奇集》,中华书局2001年,第442页:“刘望之(?--1159),字夷叔,一作彝叔,又字淑仪。泸州合江人,一说成都人。绍兴十二年同进士出身。二十七年以左文林郎、达州教授行国子正,明年除秘书省正字,二十九年病卒。著《观堂集》,佚。(据《南宋馆阁录》卷八,《夷坚丙志》卷一七《刘夷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六、一七九、一八二,《桯史》卷五,《四川通志》卷一五一)。” 5薛季宣有《浪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59册。提要称:“季宣少师事袁溉,传河南程氏之学。晚复与朱予、吕祖谦等相往来。多所商榷。然朱子喜谈性理,而季宣则兼重事功,所见微异。其后陈傅良、叶适等,逓相祖述,永嘉之学,遂别为一派。盖周行己开其源。而季宣导其流也。” 6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
    1《江西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脱脱等撰《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一,第11315页:“朱胜非字藏一,蔡州人。”
    3郭彖《睽车志》,《从书集成新编》本,第八二册。
    4范镇《东斋记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36册。
    1董更《书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第59页:卷三《修身历》.晁无咎言:“司马温公有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晁无咎为北宋人,
    1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王灼,字晦叔,遂宁人,绍兴中尝为幕官,文词古雅,隐居山谷,有《颐堂先生集》(《宋诗纪事》卷四十四,.参《嘉庆四川通志·隐逸》、《四库提要》)”《颐堂先生文集》五卷,《续修四库》集部第1317册。王灼有诗《次韵日新见招》,疑心是黄日新。王灼与赵当可也有来往,《赠赵当可》。
    2周紫芝《竹坡诗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66、67页。
    1秦观《淮海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498-499页。
    1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第42页。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184页。
    3苏轼《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第42页。
    1马永卿《懒真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叶石林《避暑录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0863册。
    3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606页。
    1周祡芝《竹坡诗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480册。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453页。
    1苏轼《东坡全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02页。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825页。
    1马永卿《懒真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294-1295页。
    3周紫芝《竹坡诗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480册。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454页。
    2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17页:“王灼,字晦叔,遂宁人,绍兴中尝为幕官,文词古雅,隐居山谷,有《颐堂先生集》(《宋诗纪事》卷四十四,参《嘉庆四川通志·隐逸》、《四库提要》)”《颐堂先生文集》五卷,《续修四库全书》集部第1317册。
    1 王灼《颐堂先生文集》卷二,《续修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317册。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517页。
    1 郭彖《睽车志》,《丛书集成新编》第82册。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678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991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262-1263页。
    2《夷坚志补》卷十四《蜀士白伞盖》:“白伞盖咒三千一百三十字,在诸咒中最为难读,颇与《孔雀明王经》相似.”
    3冯梦龙《情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46页.
    4冯梦龙《情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546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470-1471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65-1066页。
    2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2页。
    1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0页。
    2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忠宣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3脱脱等撰《宋史》,第8641页。
    4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0页。
    5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0页。
    6周必大撰《洪文惠公神道碑》,见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7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1页。
    8陈周棠校補《洪氏宗谱》,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9页。
    9翟灏《湖山便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卷四“葛嶺”,第103页。
    10黄仲则《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卷第九,第219页。
    1《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2《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卷十七,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3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63页:“十月戊午,知枢密院事虞允文督视江淮马军,中书舍人兼直学上院虞允文参谋军事,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洪迈.秘书省校书郎冯方并参议军事。”
    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13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15页。
    3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0页。
    4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3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08页。
    2脱脱等撰《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汤思退传》,第11531页。
    3脱脱等撰《宋史》“列传”第一百三十《汤思退传》。
    4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5页.
    5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7页.
    6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从刊》本.
    7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8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23页.
    9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64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45页。
    2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3页。
    3辛弃疾撰,邓广铭辑校审订,辛更儒笺注《辛稼轩诗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1页。
    4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200页。
    5洪遵《洪文安公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17册,第625页。
    1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163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95页.
    3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1983年,卷八,第171页.
    4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0-11561页.
    5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从刊》本。
    1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1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17页。
    3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3页。
    4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5洪皓《松漠纪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07册,第711 页。
    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20页.
    2范成大《诗集》卷八《送洪景卢内翰使虏二首》(《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3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0页.
    4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45页。
    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46页。
    2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1页。
    3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1页。
    4薛应旃撰《宋元通鉴》,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王云五编影印岫庐现藏罕传善本从刊。
    5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第825页。
    6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卷三十一“《大定初宋人和战》”,中华书局1980年,第529页。
    1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0-11571页。
    2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1页.
    3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1页。
    4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1页。
    1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61页。
    2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40页。
    3引自凌郁生《洪迈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66页。
    4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1页。
    1罗大经《鹤林玉露》之《容斋奉使》,中华书局1983年,第289页。
    2薛应旂撰《宋元通鉴》,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王云五编影印岫庐现藏罕传善本丛刊。
    3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丙编卷三。
    4潘永因《宋稗类钞》,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
    5凌郁生《洪迈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
    6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62、163页。
    1沈如泉《宋人洪迈使金事迹论考》(《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一文认为洪迈使金并没有“辱命”。
    2刘一清《钱塘遗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卷二。
    3薛应旂《宋元通鉴》,台湾商务印书馆发行,王云五编影印岫庐现藏罕传善本丛刊。
    4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80年,第521页,“考异”。
    5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6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80年,卷三十一,第529页。
    1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孝宗恢复》,中华书局1989,第58页。
    2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8年,第3162页.
    3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060页.
    4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4页。
    5钱大昕、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潜》,晦木斋刊本。
    1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卷之一,乙编,第119页。
    2脱脱等撰《宋史·儒林·杨万里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2868-12869页。
    3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卷之一,甲编,第14页。
    4钱大昕、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5脱脱等撰《宋史·孝宗纪》,中华书局1977年,第689页。
    6毕沅《续资治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151,第832页。
    1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152页。
    2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150页。
    3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140页.
    4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第11572-11573页。
    5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11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40页。
    2郝玉麟监修,谢道承编撰《福建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18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07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27、528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18页。
    1洪皓《松漠纪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0407册。
    2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871页。
    3嵇曾筠监修,沈翼机编纂《浙江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脱脱等撰《宋史·孝宗本纪》,中华书局1977年,第622页。
    1脱脱等撰《宋史》,第11567页。
    2陈周棠校补《洪氏宗谱》,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页。
    3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68-1069页。
    4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忠宣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5洪迈《容斋随笔五集》,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二十四年.
    1脱脱等撰《宋史》,第4954页。
    2脱脱等撰《宋史》,第4955页。
    3脱脱等撰《宋史》,第4977页。
    4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卷二百四十二。
    5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932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76、277页。
    2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4页.
    3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
    1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2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1页。
    4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37页。
    1周密《齐东野语》,中华书局1983年,卷二十,第323页。
    2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卷十六,子部七,第833-838页。
    1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36页。
    1张杲《医说》,《四库全书珍本别辑》本,卷二也有唐与正治酒毒的内容--《唐与正治疾》:“唐与正少年得脉法于临安医者黄泽,又得药法于太学生夏德懋,所召紫霞仙,遇人有奇疾,多以意治。……”其下内容略同。《医说》多出来的,是唐与正医术的来源。
    2曾枣庄,刘琳编选《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2册。
    3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卷十八:“仲友又悦营妓严蕊,欲携以归,遂令伪称年老,与之落籍。多以钱物偿其母及兄弟。据司理王之统供,今年五月.满散圣节,方知弟子严蕊、王蕙、张韵、王懿四名知州判状,放令前去,即不曾承准。本州公文行下妓乐司照会仲友,身既不正,遂不能令其子弟,以至白昼公然乘轿出入娼家,交通关节,受纳财赂,曾为群不逞就娟家殴击狼狈,而仲发不敢问。其严蘂、沈芳之徒,招权纳赂,不可尽纪。
    1陈邦瞻《朱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第873-874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37、238页。
    3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72-1373页。
    4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
    5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6页.
    6脱脱等撰《宋史·朱熹传》,中华书局1977年,第12753页。
    1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0年,第635页。
    2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0页。
    3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13页。
    4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91页。
    5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180 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135页。
    2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一,《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3参考诸葛忆兵《宋代文史考论》之《洛蜀党争辨析》.中华书局2002年.
    4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帅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40页。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六·东坡》,上海书店2001年。
    2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十二,《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3李伟国《<后山谈丛>前言》(陈师道《后山谈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李伟国《<后山谈丛>前言》(陈师道《后山谈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5张祝平从《朱子语类》中,辑出了《夷坚志》佚文两则。见张祝平《夷坚志论稿》第31页:“《<朱子语类>中所见<夷坚志>佚文两则》,这两则佚文分别出自《朱子语类》卷二《理气》下;卷一百一《程子门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6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2922页。
    1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四部从刊》初编集部。
    2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卷七十八.第827页。第832页,第840-845页.
    3洪遵《洪文安公遗集》,《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317册。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944页。
    2许怀林《鄱阳洪氏家族的升腾与殒落》一文(《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2月),叙述了洪迈家族的发迹以及后来的没落,涉及到洪氏的私人生活。
    3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中华书局1989年,第39页。《洪文敏公年谱》引用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甲集《洪景卢》:“间因左右物色洪公子政饮娟楼上,亟命快行宣谕洪公,云也请学士教了。快行言记无他诏,洪惊愕,莫知其端。……”
    4洪适《盘洲文集》卷三十三《盘洲老人小传》,《四部从刊》本。
    5转引自朱恒夫《宋明理学与古代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页。
    6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从刊》本。
    1脱脱等撰《宋史》卷一百四十六,第11886页。
    2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3丁传靖辑《宋人佚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884页.
    4北大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地域对于作家心理的影响,参见徐永明《元代至明初婺州作家群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韩结根《明代徽州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905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81页。
    1赵与时《宾退录》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73页。
    3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58-59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95-196页。
    5洪适《盘洲文集》,卷一,《四部丛刊》本.
    1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词学》,中华书局1989年,甲集,第19页。
    2 王明清《挥尘录》,卷三,第201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595-596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10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10页。
    3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4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
    1.王明清《挥尘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21页.
    2朱弁《曲洧纪闻》,中华书局2002年,卷九.第214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67页.
    4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20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141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81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80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68页。
    5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751页。
    1费衮《粱溪漫志》,上海书店1990年,卷八.
    2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第2l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583-584页。
    2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88页。
    1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87页.
    2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676页.
    3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4黄宗羲《宋元学案》,中国书店1990年。
    1 周密《齐东野语》卷十《洪景卢自矜》,中华书局1983年,第184页。
    2陈秀明《东坡文谈录》,《丛书集成初编》本。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6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73页。
    5洪迈《容斋题跋》,《丛书集成新编》本。
    1唐圭章编《全宋词》,中华书局1998年,第1488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359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60页.
    4周密《癸辛杂识》,中华书局1988年,第1页。
    5李廌《师友谈纪》,中华书局2002年,第12页.
    6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19页。
    7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卷三,第65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45、146页。
    2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卷一,第19页。
    1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915、916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93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39、140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36页。
    5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47-148页。
    1洪迈《容斋随笔》卷三《和归去来》,第32页。
    2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8页。
    3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30页。
    4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83页。
    5丁传靖辑《宋人佚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887页。
    6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201-202页。
    1丁传靖辑《宋人佚事汇编》,中华书局1981年,第886页。
    2张九成撰,郎晔编《横浦集》二十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38册。
    3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寸二,《四部从刊》初编集部。
    4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9页。
    5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057页。
    1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349册,第4页。
    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67页。
    3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4洪迈《容斋四六谈丛》,《四库存目丛书》本。集部第0415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225页。
    5《咸淳临安志》卷八十四“寺观十”,寺院之“於潛縣”第4143页。(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方志丛刊》,中华书局1990年。)
    6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卷十五《二士共谈》,中华书局2005年,第201页。
    7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8王梓材、冯云濠《稿本宋元学案补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第212-213页。
    9脱脱等撰《宋史》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零六、忠義二、第13118页。
    1 脱脱等撰《宋史》,第685页。
    2 脱脱等撰《宋史·孝宗纪》,第622页。
    3 脱脱等撰《宋史·孝宗纪》。
    4 脱脱等撰《宋史·孝宗纪》。
    5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之三,甲编《简易》,中华书局1983年。
    6 毕沅《续资治通鉴》,岳麓书社1992年,第930页。
    7 赵弘恩监修,黄之隽编纂《江南通志》,“太平府”,卷一百十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据《洪文敏公年讲》记载,淳熙十五年,临安,四月,因为配飨的争议予郡。淳熙十六年,太平州。绍熙元年又到了绍兴府。从时间上来看,《江南通志》的记载是没有问题的。
    1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
    2 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第3322页。
    3 洪迈《史记法语》八卷,《四库存目丛书》本。
    4 洪迈《南朝史精语》,《四库存目丛书》本。
    5 陈鹄《西塘耆旧续闻》,中华书局2002年。
    1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27页。
    2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93页。
    1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88页。
    2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48页。
    3 俞樟华、虞黎明、应朝华著《唐宋史记接受史》,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内容涉及:《随笔》卷一《史记世次》(《颛顼纪》、《帝喾纪》)、《随笔》卷七《姜嫄简狄》(《殷本纪》)、《随笔》卷五《廿字》(《秦始皇本纪》)、《随笔》卷九《楚怀王》(《项羽本纪》)、《三笔》卷九《汉高祖父母姓名》(《高祖本纪》)、《五笔》卷二《吕望非熊》(《齐世家》)、《五笔》卷十《卫宣公二子》(《卫世家》)、《随笔》卷十《程婴杵臼》(《赵世家》)、《续笔》卷四《中山宜阳》(《魏世家》)、《三笔》卷二《绛灌》(《陈丞相世家》)、《随笔》卷十三《孙膑减灶》(《孙武传》)、《随笔》卷十五《有若》(列传)、《四笔》卷六《徙木愤表》(《商君传》)、《续笔》卷十《日饮亡何》(《袁盎传》)、《续笔》卷二《张释之传误》(《张释之传》)、《随笔》卷二《孟舒魏尚》(《冯唐传》)、《三笔》卷十五《纵臾》(《衡山王传》)、《随笔》卷十五《水衡都尉二事》(《滑稽传》)、《续笔》卷四《汉武心术》(《龟策传》)、《续笔》卷十六《计然意林》(《货殖传》)、《随笔》卷一《文繁简有当》(《通论》)。
    1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45页。
    2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40页。
    3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7、88页。
    4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49页。
    5 洪迈《容斋题跋》之《跋〈列子〉》,《从书集成新编》第二册。
    1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88、889页。
    2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332、333页。
    3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37页。
    4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中华书局1977年,第5103页。
    5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中华书局1977年,第5103页。
    6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中华书局1977年,第5103页。
    7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中华书局1977年,第5103页。
    8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中华书局1977年,第5103页。
    1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68、469页。
    2 脱脱等撰《宋史》,第11573页。
    3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4 袁桷撰《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一《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毛奇龄《西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20-1321册。
    6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637页。
    7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33、834页。
    1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85页。
    2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93页。
    3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81页。
    4 陈骙《南宋馆阁续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 胡应麟《少室山房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38页。
    1 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卷二十四“补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
    3 《中国地方志集成》之《康熙金华府志》,据清宣统三年嵩连石印本影印。绍兴二十四年十二月望左承议郞权通判婺州军州事洪遵序。
    1 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卷三。
    2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之《西湖老人繁胜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13页。
    3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卷二十六《〈史记〉于叙事中寓论断》,第1429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5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967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711页。
    2 沈复粲《鸣野山房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51页。
    4 《夷坚志》提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小说家类二,异闻之属。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18页。
    2 房玄龄《晋书·十宝传》列传第五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
    3 房玄龄《晋书·十宝传》列传第五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2150页。
    1 洪迈《夷坚志》附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1819页。
    2 洪迈《夷坚志》附录,中华书局1981年,第250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5页。
    4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221页。
    5 干宝著,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
    6 陶潜著,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后记》,中华书局2007年。
    1 房玄龄《晋书·干宝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149页。
    2 同上,第2150、2151页。
    1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卷三十二,第411页。
    2 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献出版社1956年,第95页。
    3 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93页。
    4 孟元老等著《东京梦华录》(外四种),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113页。
    5 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的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93页:“《夷坚志》产生于说话艺术兴盛的宋代,为洪迈提供故事的人中大约有不少是说话艺术的爱好者或熟悉者,因此,其中的故事颇多市井趣味。这从它们受到明清时代通俗小说作家青睐的情形可见一斑。……《夷坚志》大量被改编为通俗小说,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其风格特征。”第391页:“《投辖录》篇幅不大,才五十条,但包含了好几个流传广泛的故事,《章丞相》、《赵言先之》二条,南宋末年方回的《虚谷闲抄·禁街遇丽》即据之改写,蒲松龄《聊 斋志异天宫》亦借鉴其构思:《玉条脱》一条,……《聊斋志异·窦氏》与之相似;《猪嘴道人》……是《聊斋志异·青娥》的蓝本。”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04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989-990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190页。
    1 王曾瑜《宋朝的鱼鳞簿和鱼鳞图》,载《锱铢编》(《中国历史大辞典通讯》1983年第1期)。又见《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876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824页。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119页。
    1 袁桷撰《清容居士集》卷四十一《修辽金宋史搜访遗书条列事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方逢辰撰《蛟睾文集》卷二《上宋理宗书》:“洪迈未除西垣,而渊、觌先卖之,以为己力。其欲进某人也,非一日之誉。游谈之助,足以宿留宸聪;欲退某人也,非一夕之毁,浸润之谮,足以潜蓄天怒。陛下但见威福之出于己,而不知彼实借吾之权以行其说,而簸弄于中外。”《诚斋集》卷一百二十三《丞相太保魏国正献陈公墓志铭》:“时龙大渊、曾觌以旧恩怙宠,士夫颇出其门,言者往往获罪。及公馆客大渊为介,公见外,不交一言。大渊造门,不苔。偶中书舍人洪迈来见,语公曰:‘人言某官。'公曰:‘何自得之?'迈以渊、觌告。公具以迈语质于上前,曰:‘臣不知平日除日,两人实与闻乎?抑窑伺圣意,而窃弄国权也。'上曰:‘朕何尝谋及此辈,即黜二人……劾洪迈倾险诡佞,不宜在人主左右,黜之”。
    3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89页。
    4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363页。
    1 张福瑞《〈夷坚志〉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沈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2期)
    2 张祝平先生在《〈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3 张端义《贵耳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4 王质《夷坚别志序》。
    5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18页。
    1 元好问《元好问全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
    2 元好问《续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1115页。
    3 元好问《续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1115页。
    4 脱脱等撰《金史》卷126,中华书局1975年。
    5 元好问《续夷坚志》,中华书局2006年,第99页。
    6 吴元复《湖海新闻夷坚续志》,中华书局2006年。
    1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四库全书珍本别辑》本,第25页。
    2 洪迈《容斋随笔五集》,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二十四年,何异《序》。
    3 唐顺之《荆川稗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953-955册。
    4 焦竑《焦氏笔乘》,《续修四库全书》子部第1129册。
    5 王圻《稗史汇编》,《四库存目丛书》第0139-142册。
    6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10、411、412页。
    7 桃源居士编《宋人说粹》扫叶山房影印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8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25页。
    秘集卷六:《穴中龟蛇》“《夷坚志》庆元二年三月,泰州韩羽建墓……”《颜邦直》“《夷坚志》弋阳丫头岩……”
    余集卷一:《岳武穆猪精》(《夷坚志》中似乎有)。《赵乳医》“《夷坚志》资州去城五十里……”《瓦隴梦》“《夷坚志》温州洪庆善妻丁氏……”
    余集卷二:《丰都使代任》“《夷坚志》林义为丰都使,前志已载……”
    余集卷三:《菊花仙》“《夷坚志》嘉州士人黄棠博学能文……”《牛隔盘儿》“《夷坚志》湖州四安镇翟楫年五十无子……”
    余集卷四:《村叟梦鳖》“《夷坚志》乾道中昆山近海村中一老叟……”《村叟梦鳖》其后的《二鳖哦诗》是《夷坚志》中故事,《鳖逐人》似乎也是。
    1 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根据谭正壁先生的统计,《醒世恒言》有两则故事和《夷坚志》有关:卷十三《勘皮靴单证二郎神》(《夷坚乙志》卷十九《杨戬二怪》,《夷坚丁志》卷十九《玉女喜神术》)。卷十四《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夷坚支庚》卷一《鄂州南市女》)。
    《古今小说》(《喻世明言》)有三则故事和《夷坚志》有关:卷四《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夷坚支景》卷三《西湖庵尼》),卷二十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夷坚丁志》卷九《太原意娘》)。卷三十五《简帖僧巧骗皇甫妻》(《夷坚支景》卷三《王武功妻》,《夷坚再补》《义妇复仇》)。
    《警世通言》有五则故事和《夷坚志》有关:卷十二《范鳅儿双镜重圆》(《夷坚补》卷十一《徐信妻》),卷二十七《假神仙大闹华光庙》(《夷坚支庚》卷七《周氏子》,卷三十《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夷坚甲志》卷四《吴小员外》,《夷坚支甲》卷六《西湖女子》),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夷坚支戊》卷二《孙知县妻》),卷三十四《王娇鸾百年长恨》(《夷坚丁志》卷十五《张客奇遇》),
    2 冯梦龙《古今谭概》,中华书局2007年,第254页。
    3 冯梦龙《智囊全集》,中华书局2007年。
    4 冯梦龙《古今谭概》,中华书局2007年。
    1 冯梦龙撰,高洪君编著《冯梦龙集笺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98页。
    2 庞元英撰《谈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谈薮》是书贾的伪书。冯梦龙《古今谭概》亦收录。)
    3 洪适《盘洲文集》卷三十三,《四部丛刊》本。
    4 冯梦龙《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212页。
    5 冯梦龙《喻世明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9页。
    1 冯梦龙《古今谭概》,中华书局2007年,第434页。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18页。
    3 洪迈《容斋随笔》卷四《独活石碑》,第181页。
    4 凌蒙初《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23页。
    5 凌蒙初《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3页。
    6 叶德均《凌蒙初事迹系年》(《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第584页。)
    1 章培恒《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4页。
    2 程国赋著《三言二拍传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39页:《〈三言二拍〉改编作品一览表》之《警世通言》之《金明池吴清逢爱爱》(清)曹锡黻《桃花吟》、舒位《桃花人面》(佚),《拍案惊奇》之《恶船家计赚假尸银,狠仆人误投真命状》(明清)佚名《赚青衫》,《二刻拍案惊奇》:《沈将仕三千买笑钱,王朝议一朝迷魂阵》明傅一臣《买笑局金》、《满少卿饥附饱飚,焦文姬生仇死报》,明傅一臣《卖情扎囤》、《张福娘一心守贞,朱天锡万里符名》,明傅一臣《义妾存孤》。
    3 据谭正壁《三言两拍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张福娘一心守贞 朱天赐万里符名》所用的《夷坚志》故事材料有:《夷坚志补》卷十《魏十二嫂》,《夷坚补》十《朱天赐》。
    4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640页。
    5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10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583、584页。
    2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2页。
    3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323页。
    1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25页。
    2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3页。
    3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2页。
    1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13页。
    2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22页。
    3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66页。
    4 谭正壁《三言两拍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十一娘云冈纵谭侠》(《夷坚补》卷十四《解洵娶妇》),卷十一《恶船家计赚假尸银》(《夷坚补》卷五《湖州姜客》),卷十七《西山观设籙度亡魂》(《夷坚支戊》卷五《任道元》),卷二十《李克让竟达空函》(《夷坚丙志》卷一《神乞簾》),卷二十一《袁尚宝相术动名卿》(《夷坚甲志》卷十二《林积阴德》),卷二十七《顾阿秀喜拾檀那物》(《夷坚丁志》卷十一《王从事妻》),卷三十《王大使威行部下》(《夷坚补》卷六《王兰玉童》,《夷坚支戊》卷四《吴云郎》),卷三十二《乔兑换胡子宣淫》(《夷坚丁志》卷十《刘尧举》)。八则故事中,《十一娘云冈纵潭侠》、《恶船家计赚假尸银》、《袁尚宝相术动名卿》、《顾阿秀喜拾檀那物》、《乔兑换胡子宣淫》五则故事完全是世俗生活的摹写,几乎没有怪异的色彩。
    5 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定终身》(《夷坚补》卷十九《蔡州小道人》),卷五《襄敏公元宵失子 十三郎五岁朝天》(《夷坚补》卷八《真珠族姬》),卷六《李将军错认舅 刘氏女诡从夫》(《夷坚丙志》卷十四《王八郎》),卷七《吕使君情媾宦家妻 吴太守义配儒门女》(《夷坚支戊》卷九《董汉州孙女》),卷八《沈将仕三千买笑钱 王朝议一夜迷魂阵》(《夷坚支丁》卷七《丁湜科名》,《夷坚补》卷八《王朝议》),卷十《赵五虎合计挑家爨 莫大郎立地散神奸》(《夷坚补》卷六《叶司法妻》),卷十一《满少卿饥附饱?? 焦文姬生仇死报》(《夷坚甲志》 卷二《陆氏负约》,《夷坚补》卷十一《满少卿》),卷十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 甘受刑侠女著芳名》(《夷坚支庚》卷十《吴淑姬严蕊》),卷十三《鹿胎庵客人作寺主 剡溪里旧鬼借新尸》(《夷坚补》卷十六《嵊县山庵》,《夷坚支丁》卷六《证果寺习业》),卷十四《赵县君乔送黄柑 吴宣教乾偿白镪》(《夷坚补》卷八《临安武将》,《夷坚补》卷八《李将仕》,《夷坚补》卷八《吴约知县》),卷十六《迟取券毛烈偿原钱 失还魂牙僧索利命》(《夷坚支戊》卷五《刘元八郎》,《夷坚甲志》卷十九《毛烈阴狱》),卷二十《贾廉访赝行府牒 商功父阴摄江巡》(《夷坚补》卷二十四《贾廉访》),卷二十一《许察院感梦擒僧 王氏子因风获盗》(《夷坚补》卷五《楚将亡金》),卷二十九《赠芝麻识破假形 撷草药巧谐真偶》(《夷坚支甲》卷六《西湖女子》),卷三十二《张福娘一心守贞 朱天赐万里符名》(《夷坚补》卷十《魏十二嫂》,《夷坚补》十《朱天赐》)。卷三十三《杨抽马甘请杖 富家郎浪受惊》,《夷坚丙志》卷三《杨抽马》),卷三十四《任君用恣乐深闺 杨太尉戏宫馆客》(《夷坚支乙》卷五《杨戬馆客》),卷三十六《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夷坚补》卷七《丰乐楼》,《夷坚支戊》卷九《嘉州江中镜》),卷三十八《两错认莫大姐私奔 再成交杨二郎正本》(《夷坚丁志》卷七《大庾疑讼》)。
    1 冯梦龙《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67页。
    2 冯梦龙《古今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78页。
    3 徐朔方《冯梦龙年谱》,(《冯梦龙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36页。)
    1 袁行云《冯梦龙三言新证》(《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1期)认为陇西可一居士即是冯梦龙。
    2 冯梦龙《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268页。
    1 冯梦龙《醒世恒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273-274页。
    2 蒲松龄《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76页,小字注云:“此首原五、二卷本题均作十九日得家书感赋,即呈刘子孔集,孙子树百两道翁。”
    3 蒲松龄《蒲松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8页。
    4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85页。
    5 《蒲松龄集》第1791页(参考王庆云《蒲松龄〈聊斋志异〉创作的心路历程》)。
    6 冯伟民《〈聊斋志异〉本事琐证》,《蒲松龄研究》1995年第2期。
    7 冯伟民《〈聊斋志异〉本事琐证续》,《蒲松龄研究》1996年第1期。
    1 周贻白《周贻白戏曲小说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
    2 周贻白《周贻白戏曲小说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第33-34页,“本《夷坚志》乙志卷八‘长人国'事,又《邵氏闻见录》卷十九亦有类似记载。但皆无《志异》所述女子锤击巨人事。”
    1 周贻白《周贻白戏曲小说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第32页。
    2 周贻白《周贻白戏曲小说论集》,齐鲁书社1986年,第34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675、676页。
    2 蒲松龄著,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08页。
    1 蒲松龄著,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页。
    1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卷七九。
    2 据洪适《盘洲文集》,《四部丛刊》本。1 章培恒先生《〈聊斋志异〉新序》(蒲松龄著,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页)。 2 关于《夷坚志》对戏曲的影响,张福瑞先生和张祝平先生已经有所考订,将张祝平先生考订的结果用☆标记,张福瑞先生考订的结果用
    标记。 3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76页。 4 钟嗣成,贸仲明著,浦汉明校《新校录鬼簿正续编》,巴蜀书社1996年,《录鬼簿续编》,第187页。 5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13页。 6 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284页。
    1 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345页。
    2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618页。
    3 张祝平先生在《〈夷坚志〉论稿》中对此也有论述。
    4 傅一臣《苏门啸》,敲月斋刊本。
    5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12页。
    6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第119页。
    7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中华书局1979年,第596页。
    1 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235页。
    2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18、119页。
    3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1页。
    4 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64页。
    5 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2页。
    6 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71页。
    7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83页。
    8 《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55页。
    9 《盛明杂剧》,中国书店影印董氏诵芬楼刊本。
    10 《盛明杂剧》,中国书店影印董氏诵芬楼刊本。
    1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92页。
    2 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49页。
    3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第138页。
    4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47页.
    5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7页。
    6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09页。
    7 晁瑮《晁氏宝文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1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10页。
    2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22页。
    3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79页。
    4 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7年,第244页。
    5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447页。
    6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989页。
    7 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47页。
    8 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作家出版社1958年,第145页。
    1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698-1699页。
    2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11页。
    3 傅一臣《苏门啸》,敲月斋刊本。
    4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513页。
    5 傅一臣《苏门啸》,敲月斋刊本。
    6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258页。
    1 袁景澜撰《吴郡岁华记丽》,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吴俗箴言》第2页。
    2 袁景澜撰《吴郡岁华记丽》,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页。
    1 鲁迅《坟·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出版,第149、151、156页。
    2 傅一臣《苏门啸》,敲月斋刊本。
    3 翟灏、翟瀚同辑《湖山便览》卷四“葛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3页。
    4 洪朝样等《眣煌郡洪氏通宗谱》,清嘉庆二十三年轮溪书屋木活字本。
    5 王国维《宋代之金石学》,载《王国维遗书》第五册《静安文集续编》,上海书店1983年,第70页。
    1 叶德辉《书林清话》,古籍出版社1957年。
    2 洪迈《夷坚志》,《续修四库全书》本。
    3 洪遵《洪文安公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17册,第661页。
    4 洪遵《洪文安公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17册,第663页。
    5(日)小野四平《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页。
    6 吴自牧《梦粱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1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16页:“‘三言'的编纂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又号墨憨斋主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第223页:“凌蒙初(1580-1644),字玄房,别号即空观主人,浙江乌程(今吴兴)人。”
    2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 《冯梦龙全集》之《情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1 陈鹄《西塘耆旧续闻》序称“陈鹄多次来会稽,在这里,交游相当广。”“《嘉泰会稽志》二太守:‘洪迈,绍熙元年十二月知。迈尝为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人称容斋先生。本书四卷与《内翰洪公问答越中胜迹》‘内翰洪公帅会稽日,余尝乘间问曰',卷九《容斋先生谓云仙散录为伪着》。首云‘容斋先生语余曰'。陈鹄从洪迈那里得到了很多教益。”中华书局2002年。
    2 脱脱撰《宋史》卷436,第12929页。
    3 曾枣庄,刘琳编选《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卷6321,《陈亮集》卷二六。
    4 钱大昕编,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5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亦记此。
    6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1996年,第212页。张端义《贵耳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年,第75页,“春熙间,有二妇人能继李易安之后:清庵鲍氏,秀斋方氏。方即夷吾之女弟,皆能文,笔端极有可观。清庵即鲍氏之妻,秀斋即陈日华之室。秀斋能识人,有两馆客,一陈勉之丞相,一陈景南丞相,”
    1 洪迈《容斋随笔五集》,商务印书馆发行,民国二十四年。
    2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一“小说类”(《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第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
    3 光绪《江西通志》卷一百五十一,第761页。
    4 于北山《范成大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5 范成人《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03页。
    6 钱大昕编,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7 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19页。
    1 晁公武撰,姚应绩编,王先谦校《衙本郡斋读书志》卷五上,“小学类”第809页,《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
    2 洪适《盘洲文集》卷一,《四部丛刊》本。
    3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368页。
    4 《宋元科举题名录》之明朱希召《宋历科状元录》,第271页。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传记类,书目文献出版社,第21册。
    5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6 装万顷《竹斋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9册,第424页。
    7 朱孝臧辑校《缰村丛书》之《盘洲乐章》,广陵书社2005年,卷三,第589页。
    8 同上,第585页。
    1 陆游《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2005年,第354页。
    2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所收《清光绪乐清县志》之《王嘉叟常留面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3 脱脱撰《宋史》列传卷146,第11883页。
    4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 脱脱撰《宋史》列传卷146,第11882、11886页。
    1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2 赵与时《宾退录》卷八,见中华本《夷坚志》附录,第1818页。
    3 脱脱撰《宋史·列传·文苑》卷445,第13132页。
    4 参考潘殊闲《叶梦得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
    5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319页)辑出。
    6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10页。
    7 周辉《清波杂志》中华书局1994年,第126页。
    1 周辉《清波杂志》,中华书局1994年,第127页。
    2 周麟之《海陵集》卷十六《洪迈除秘书省校书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2册,第129页。“士之有怀才抱艺,虽其未遇,世固以远大期之。及乎得时,惟上所用人,皆不以为过。何者?公道立则贤能兴。有应于内,不可揜于外也。而以宏博举十余年矣。久坐困踬,不得列于英躔。今也召归校雠,天禄顾尔兄,方载笔螭陛,而尔又有登瀛之荣。棣萼联辉,荐绅盛事,益厚所养,为邦之光。”
    3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4 张鸣凤《桂故》,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卷五“先政下”,第150页。
    5 陆游《剑南诗稿校注》卷三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7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8 洪皓《鄱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3册。
    1 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第2501页。
    2 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十八,《丛书集成新编》第96册。
    3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卷二十三“丛谈”。
    4 周必大《文忠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88册,第283-284页。
    5 董斯张《吴兴备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94册,第405页。
    1 洪迈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30页。
    2 曾枣庄,刘琳编选《全宋文》,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8册,卷4148。
    3 傅璇琮等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0843页,《寄诸洪》:“彭蠡春生万顷湖,光明相映棣华跗……青天一纸雁数字,南北虽殊意不殊。”
    4 王明清《挥尘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84页。
    5 赵善括《应斋杂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9册,第2页。
    1 洪迈所作诗歌未整理。
    2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中华书局1977年,第5103页。
    3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第5103页。
    4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第5103页。
    5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第5103页。
    6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第5103页。
    7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第5123页。
    8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第5125页。
    9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经籍书目”。
    10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经籍书目”。
    11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经籍书目,《容斋三笔》卷十三,《四朝史志》,“《四朝国史》本纪,皆迈为编修官日所作,至于淳熙乙巳丙午,又成列传百三十五卷。”
    12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经籍书目”。
    13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五。
    14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小版社1987年,卷五。
    15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比版社1987年,卷五。
    16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五。
    1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五。
    2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五。
    3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五。
    4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五。
    5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都阳县志》“经籍书目”。
    6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经籍书目”。
    7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五《会稽和买事宜录》七卷,“浙东帅鄱阳洪迈景卢,提举常平三山郑浞补之。……遂召洪迈、湜措置。既毕,以施行,次第成此书,时绍熙元年也。”
    8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9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0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11 《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第5125页。
    12 《宋史·艺文志》“传记类”,第5125页。
    13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容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各十六卷,《五笔》十卷。翰林学士鄱阳洪迈景卢撰,每编皆有小序,《五笔》未成书。”
    14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经籍书目,原为“梦求”,“梦”当更正为“蒙”。
    15 马国翰《玉函山房藏书簿录》(中华书局编辑部《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第十八册)卷一四,子编,小说家类:“《对雨编》一卷,红藕花轩抄本,洪迈撰,杂记诗文故事,凡二十三条。”
    1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八“别集类”《野处类稿》一卷,(案《文献通考》作二卷)翰林学士文敏公洪迈景卢撰,其全集未见也。《四库全书提要》:“迈以才学瞻博,雄视一时,所著容斋随笔夷坚志唐人万首绝句,俱别着录。其文集见于宋艺文志者,有野处猥稿一百四卷,琼野录三卷,而陈振孙书录解题只载有此集二卷。且云全集未见,则当时传播已稀。惟明张萱内阁书目有野处内外集九册。”
    2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总集类”《唐人绝句诗集》一百卷,洪迈景卢编,七言七十五卷、五言、六言二十五卷,各百首,凡万,上之重华宫,可谓博矣,而多有本朝人诗在其中。如李九龄、郭震、滕白、王岩、王初之属,其尤不深考者,梁何仲言也。
    3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卷二百九,第5400页。
    4 脱脱等撰《宋史·艺文志》卷二百九,第5400页。
    5 脱脱等撰《宋史》卷二百九,第5400页,洪氏兄弟着,洪适有《盘洲文集》,《宋史》所记恐有误。
    6 脱脱等撰《宋史》卷208,志第161,艺文7。
    7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五“总集类”。《箓竹堂书目》(冯惠民、李万健等选编《明代书目题跋从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94年1月出版),卷三。第921页,“《洪琼野录》”。
    8 脱脱等撰《宋史》卷208,志第161,艺文7。
    9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经籍书目”。
    10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经籍书目”。
    1 朱翌《猗觉寮杂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第850册,第433页。
    2 黄滔《黄御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084册,第89,90页。
    3 张纲《华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31册。
    4 张纲《华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31册。
    5 黄公度《知稼翁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39册,第542,543页。
    6 黄公度《知稼翁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39册。
    7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8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9 转引自张祝平《〈夷坚志〉论稿》,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224页。
    1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6页。
    2 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349册,第2页。
    3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二十。
    4 洪朝样等撰《眣煌郡洪氏通宗谱》,清嘉庆二十三年轮溪书屋木活字本。
    5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三。
    6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一“易类”。
    7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三。
    8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卷一“易类”。
    9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0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1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36页。
    2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3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4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5 《郡斋读书附志》(《中国历代书目丛刊》现代出版社1987年,第815页)。
    6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
    7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8 钱大听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9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0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2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3 董斯张《吴兴备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94册,第510页。
    4 董斯张《吴兴备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94册,第390页。
    5 赵弘恩监修,黄之雋等编纂《江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509册,第494页。
    6 谢昱《江西通志》,《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514册,第281页。
    7 金鉷等监修《广西通志》,卷一百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568册,第134页。
    8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9 哲学佺撰《蜀中广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591册,第319页。
    10 赵蕃撰《章泉稿》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155册,第406页。
    1 洪遵《洪文安公遗集》,《续修四库全书》第1317册,第551册。
    2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8页。
    3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7页。
    4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8页。
    5 稽曾筠等监修,沈翼机等编纂《浙江通志》卷四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520册,第241页。
    6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7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8 钱人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9 饯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0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1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2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3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2 《吴都文粹》,《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辛弃疾撰,邓广铭辑校审订,辛更儒笺注《辛稼轩诗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67-268页。《稼轩记》:“国家行在武林,广信最密邇畿辅。东舟西车,叠午错出,势处便近,士大夫乐寄焉。环城外中,买宅且百数,其局不能宽,亦曰避燥湿寒暑而已耳。郡治之北可里所,故有旷土存,三面傅城,前枕澄湖如宝带。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衡八百有三十尺。截然砥平,可庐以居。而前乎相攸者皆莫识其处。天作地藏,择然后予。济南辛侯幼安最后至,一旦独得之,既筑室百楹,度财占地什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意他日释位而归,必躬耕于是。故凭高作屋下临之,是为稼轩。而命田边立亭曰“植杖”,若将真秉耒耨之为者。东冈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歇竹扉,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涤研有渚。皆约略位置,规岁月绪成之,而主人初未之识也。绘图畀予曰:‘吾甚爱吾轩,为我记'。予谓侯本以中州雋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入登九卿,出节使二道,四立连率幕府。顷赖氏寇作,自潭薄于江西,两地惊震,谈笑扫空之。使遭事会之来,挈中原还职方氏,彼周公瑾、谢安石事业,侯固饶为之。此志未偿,顾自诡放浪林泉,从老农学稼,无亦大不可欤?若予者伥伥一世间,不能为人轩轾,乃当夫须祓禳,醉眠牛背,与荛童牧孺肩相摩,幸未黎老时及见侯展大功名,锦衣来归,竟厦屋潭潭之乐,将荷笠棹舟,风乎玉溪之上,因圉隶内谒曰:‘是尝有力于稼轩者。'侯当辍食迎门,曲席而坐,握手一笑,拂壁间石细读之,庶不为生客。侯名弃疾,今以右文殿修撰再安抚江南西路云。”
    4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十八,中华书局1986年,第531页。
    5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64页。
    6 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349册,第3页。
    1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2 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中国地方志集成·江西府县志辑·同治鄱阳县志》卷十六。
    4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60页。
    5 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349册,第5页。
    6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0页。
    7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0页。
    8 曾枣庄、李凯、彭君乍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1页。
    9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2页。
    1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2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728页。
    3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0页。
    4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5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2页。
    6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3页。
    7 洪迈《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21页。
    8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20-521页。
    1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5页。
    2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5页。
    3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4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5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6 魏齐贤撰,叶棻编《五百家播方大全文粹》,《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349册,第2页。
    8 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349册,第4页。
    9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808页。
    1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2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5页。
    3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468-469页。
    4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60页。
    5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7页。
    6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
    7 洪迈《容斋四六谈丛》,《四库存目丛书》本。
    1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7页。
    2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3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8-1159页。
    4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975页。
    5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6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523页。
    1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卷九十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84页。
    3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九十四上。
    4 杨慎《升庵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七十四。
    5 黄公度《知稼翁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 金鉷等监修《广西通志》卷一百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568册,第136页。
    7 杨慎《升庵集》,卷六十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 弘历《御制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卷七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59页。
    3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4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521页。
    5 洪遵《洪文安公遗集》,《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317册。
    6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174页。
    7 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中华书局2005年,第359页。
    8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9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洪文敏公年谱》,晦木斋刊本。
    1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0-261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1701-1702页。韩结根先生在《明代徽州文学研究》第504页中提到:“如《二刻》卷十三,入话叙福州黄闾刘监税子四九秀才娶郑司业明仲女为妻,死后魂魄附身于养娘,直到刘秀才死后才离去。这一故事至今研究者们仍没有发现它出自何处。其实可能就是来自《广艳异篇》中的《鬼小娘》。”
    2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42-444页。
    1 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第583-584页。
    北大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毕沅.续资治通鉴[M].长沙:岳麓书社,1992.
    抱瓮老人.今古奇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曹学俭.蜀中广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蔡絛.铁围山丛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陈大康.古代小说研究及方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陈鹄.西塘集耆旧续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陈骙.南宋馆阁续录[M].四库全书珍本别辑本.
    陈国军.明代志怪传奇小说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陈乐素.宋史艺文志考证[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陈栎.勤有堂随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师道.后山谈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陈思编,陈世隆补.两宋名贤小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文新.文言小说审美发展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陈新,张如安.全宋诗订补[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陈寅恪,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A].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陈周棠校补.洪氏宗谱[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程千帆,吴新雷.两宋小说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程毅中.古体小说钞(宋元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5.
    程毅中.宋元小说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褚人获.坚瓠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丁传靖辑.宋人佚事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段成式.酉阳杂俎[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董斯张.吴兴备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雅红.才子四书[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97.
    张忱石,吴树平.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范成大.范成大笔记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2.
    范公偁.过庭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范镇.东斋记事[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方回.瀛奎律髓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方建新.二十世纪宋史研究论著目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2000.
    方志远.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4.
    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费衮.梁溪漫志[M].上海:上海书店,1990.
    冯梦龙.冯梦龙全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冯梦龙.古今谭概[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冯梦龙.警世通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冯梦龙.情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冯梦龙.醒世恒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冯梦龙.古今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冯梦龙.智囊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傅惜华.明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傅增湘.宋代蜀文辑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二厂宝,陶潜著.新辑搜神记,新辑搜神记后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辜美高,王枝忠.国际聊斋论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郭雍.伤寒补亡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韩结根.明代徽州文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韩锡壬,牟仁隆,王清原编纂.小说书坊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何薳.春渚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弘历著,于敏中,王杰编.御制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洪朝样等.眣煌郡洪氏通宗谱[M].清嘉庆二十三年轮溪书屋木活字本,上海图书馆藏.
    洪皓.松漠纪闻[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洪迈.经子法语[M].四库存目丛书本.
    洪迈.容斋四六丛谈[M].四库存目丛书本.
    洪迈.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
    洪迈.容斋随笔五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
    洪迈.史记法语[M].四库存目丛书本.
    洪迈.万首唐人绝句[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洪迈.野处类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洪迈撰,湖南漫士辑.对雨编[M].清初刻本.
    洪迈.俗考[M].明末刻本.
    洪迈,钟惺评.新订增补夷坚志五十卷[M].明李玄晖、邓嗣德刻本.
    洪迈.新刻夷坚志十卷[M].明书林唐晟刻本.
    洪迈.夷坚丁志[M].明祝允明抄本.
    洪迈.夷坚志[M].清乾隆四十三年周棨耕烟草堂刻本.
    洪迈,叶祖荣辑.新编分类夷坚志[M].明嘉靖二十五年洪椴清平山堂刻本.
    洪迈撰,叶祖荣辑.分类夷坚志甲集二十卷[M].明活字印本.
    洪迈.夷坚志[M].清影宋抄本.
    洪迈.夷坚甲志二十卷乙志二十卷丙志二十卷丁志二十卷[M].清抄本.
    洪迈.王光祖辑.感应汇惩夷坚志纂[M].明刻本.
    洪迈.重刊宋本夷坚志[M].清光绪五年归安陆氏刊本.
    洪迈.洪文敏公集[M].明抄本.
    洪适.盘洲文集[M].四部丛刊本.
    洪遵.翰苑群书[M].丛书集成初编本.
    洪遵.洪文安公遗集[M].续修四库全书本.
    洪遵.谱双[M].丛书集成初编本.
    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户仓英美.变身故事的变迁--由六朝志怪小说到聊斋志异[A].国际聊斋论文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皇都风月主人编,周楞伽笺注.绿窗新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黄滔.黄御史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黄虞稷.千顷堂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黄仲则.两当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黄宗羲等编.宋元学案[A].海王邨古籍丛刊[M].上海:中国书店,1990.
    稽曾筠等监修,沈翼机等编纂.浙江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贾贵荣,王冠辑.宋元版书目题跋辑刊[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江影楼初稿,韩湘亭编辑.历代郡县地名考[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金鉷等监修.广西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景李虎.宋金杂剧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橘君辑注.冯梦龙诗文[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
    瞿佑等撰,周楞伽校注.剪灯丛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孔凡礼.宋代文史论丛[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孔另境.中国小说史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李东阳.怀麓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李剑国,陈洪编.中国小说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李剑国.古稗斗筲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李剑国.宋代志怪传奇叙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
    李剑国.夷坚志引用宋人小说考[A].南开文学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李剑国.中国小说通史·唐宋元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李剑国辑校.宋代传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1.
    李侃,胡謐.山西通志[M].四库存目丛书本.
    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李孝中,侯柯芳辑注.王灼集[M].成都:巴蜀书社,2005.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李贽.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李扁.师友谈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林辰.古代小说概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
    林辰.神怪小说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林庭,周广纂修.江西通志[M].四库存目丛书本.
    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凌蒙初.拍案惊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凌郁之.洪迈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刘方.宋型文化与宋代美学精神[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刘斧.青琐高议[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83.
    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刘良明,刘方.市井民风--二拍与民俗文化[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刘一清.钱塘遗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刘勇强.中国神话与小说[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
    卢敦基.陈亮传[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鲁迅.唐宋传奇集(外一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陆游.家世旧闻[M].北京:中华书局,1993.
    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9.
    陆游.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栾贵明.永乐大典综合索引[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
    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罗烨.醉翁谈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罗宗强.明代后期士人心态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马廉.马隅卿戏曲小说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孟元老等.东京梦华录(外四种)[M].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
    (民国)进步书局辑.笔记小说大观[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
    聂崇岐.宋史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宁稼雨.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M].济南:齐鲁书社,1996.
    牛僧孺.玄怪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6.
    潘永因编,刘卓英点校.宋稗类钞[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蒲松龄.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蒲松龄.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戚世隽.明代杂剧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齐裕焜,王子宽.中国古代小说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3.
    钱大昕撰,洪汝奎增订.四洪年谱[M].晦木斋刊本.
    裘万顷.竹斋诗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6.
    钱钟书.宋诗纪事补正[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3.
    乔光辉.明代剪灯系列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曲海总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索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阮元.犟经室外集[M].四部丛刊本.
    申喜萍.宋金元时期的道教文艺美学思想[M].北京:中华书局,2007.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沈复粲.鸣野山房书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沈燮元编.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6.
    沈泰.盛明杂剧[M].中国书店影印董氏诵芬楼刊本.
    施懿超.宋四六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史浩.鄮峯真隠漫録[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傅增湘编.宋代蜀文辑存[M].北京:北京图书馆,2005.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朱希召.宋历科状元录[A].宋元科举题名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
    中华书局编辑部.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傅一臣.苏门啸[M].敲月斋刊本.
    李麃.师友谈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2.
    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苏辙.龙川略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孙楷第.沧州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
    谭正璧.三言两拍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唐仲友.帝王经世图谱[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圭章编.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8.
    桃源居士.宋人说粹[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
    陶宗仪.说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王懋.野客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王定保.唐摭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王国维.静安文集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1983.
    王珏.唐宋传奇说微[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王明清.挥尘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王明清.投辖录,玉照新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王平.中国古代小说叙事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王十朋.王十朋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王应麟.玉海[M].扬州:广陵书社,2003.
    王肇文.宋元古籍刊工姓名索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王铚.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王铚.四六话[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梓材,冯云濠.稿本宋元学案补遗[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王灼.碧鸡漫志[M].成都:巴蜀书社,2005.
    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无名氏.异闻总录[M].四库存目丛书本.
    吴自牧.梦粱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萧相恺.宋元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
    谢仅.四六谈麈[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谢曼.江西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嵇曾筠监修,沈冀机编纂.浙江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郝玉麟监修,谢道承编纂.福建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小野四平.中国近代白话短篇小说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辛更儒.辛弃疾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
    辛弃疾.辛稼轩诗文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徐朔方.冯梦龙年谱[A].冯梦龙全集[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
    薛季宣.浪语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杨殿珣.中国历代年谱总录[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
    杨慎撰,张士佩编.升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叶大庆.考古质疑[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叶德辉.书林清话[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
    叶德均.戏曲小说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叶梦得.避暑录话[M].丛书集成新编本.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
    佚名编.五朝小说大观[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
    印月轩主人汇次.广艳异编[A].古本小说集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尤袤.遂初堂书目[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于北山.范成大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于景祥.中国骈文通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俞樟华,虞黎明,应朝华著.唐宋史记接受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元好问.元好问全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袁桷.清容居士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袁景澜.吴郡岁华记丽[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袁珂.中国神话史[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
    袁枚.子不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袁文.瓮牖闲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袁行霈,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
    祁彪佳著,黄裳校录.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岳珂.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
    曾枣庄,刘琳编选.全宋文[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曾枣庄,李凯,彭君华编.宋文纪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翟灏.湖山便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湛元.杨万里范成大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4.
    张端义.贵耳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张馥蕊编.夷坚志通检[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6.
    张纲.华阳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杲.医说[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九成撰,郎晔编.横浦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鸣凤.桂故[M].桂林: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张世南.游宦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张知甫.可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张祝平.夷坚志论稿[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新著)[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赵蕃.章泉稿[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赵含坤.中国类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赵弘恩监修,黄之雋等编纂.江南通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赵宦光,黄习远编订.万首唐人绝句[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
    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赵善括.应斋杂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赵与时.宾退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赵与时.林灵素传[A].丛书集成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1.
    赵章超.宋代文言小说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郊振铎.中国俗文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中国古籍善本书目(集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所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钟嗣成,贾仲明著.浦汉明校点.录鬼簿正续编[M].成都:巴蜀书社,1996.
    钟嗣成.新校录鬼簿正续编[M].成都:巴蜀书社,1996.
    周辉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周麟之.海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周密.武林旧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周密.武林旧事[M].丛书集成新编本.
    周密撰,吴企明点校.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
    周贻白.周贻白小说戏曲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6.
    周中孚.郑堂读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3.
    周作人.书房一角[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朱弁.曲洧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朱士嘉编.中国地方志综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M].四部丛刊本.
    朱孝臧辑校.疆村丛书[M].扬州:广陵书社,2005.
    朱学勤标注.四库简明目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朱毅玄,宁稼雨,陈桂声编著.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朱迎平.宋文论稿[M].上海:上海财大出版社,2003.
    朱残.萍洲可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朱翌.猗觉寮杂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祝穆.古今事文类聚[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祝尚书.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庄绰.鸡肋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瞿佑.剪灯新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陈光崇.南宋史家洪迈及其亲友轶事辑[J].史学史研究,2005,02.
    程毅中.略谈笔记小说的含义及范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02.
    程毅中.沙里淘金,追根溯源[J].文学遗产,1998,02.
    程毅中.宋元小说的写实手法与时代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1996,06.
    大冢秀高.夷坚志中的独脚鬼[J].社会科学辑刊,1980,03.
    邓乔彬.论宋代绘画发达的原因[J].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夏之卷.
    董毅.新闻总入夷坚志--蒲松龄的另类“孤愤”[J].蒲松龄研究,2005,02.
    冯伟民.聊斋志异本事琐证(续)[J].蒲松龄研究,1996,01.
    冯伟民.聊斋志异本事琐证[J].蒲松龄研究,1995,02.
    冈本不二明.关于“夷坚乙志”20卷的成书过程[J].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23,1995.07.
    冈本不二明.关于夷坚志甲志20卷的成书过程[J].冈山大学文学部纪要21,1994.07.
    冈本不二明著,王枝忠、鲁忠慧译.睽车志与夷坚志[J].甘肃社会科学,1995,06.
    顾吉辰.从夷坚志一条史料考辨唃厮啰之兄的后裔[J].青海社会科学,1991,05.
    侯会.鲁智深形象源流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6,02.
    侯会.夷坚志中的水浒传素材[J].明清小说研究,1999,02.
    侯会.再论吴读本水浒传[J].文学遗产,1988,03.
    康保成.夷坚志辑佚九则[J].文献,1986,03.
    李剑国.李泳卒年[J].文学遗产,2004,04.
    李剑国.夷坚志成书考--附论洪迈现象[J].天津师大学报,1991,03.
    李鹏飞.中国古典小说中的骗局[J].北京大学学报,2006.
    李裕民.夷坚志补遗三十则[J].文献,1990,04.
    李正学.夷坚志研究述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凌文生.笔记之冠冕,志怪之翘楚--洪迈的容斋随笔与夷坚志[J].古典文学知识,1997,02.
    凌郁之.醉翁谈录舌耕叙引发微[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