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在”的偏误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印尼的汉语教学属于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以下为表述方便,统称“第二语言教学”)。本人作为一名印尼本土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印尼学生由于受母语负迁移(对印尼本民族学生而言是“母语负迁移”,对华族学生来说是“第一语言负迁移”,以下为表述方便,统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也因为所学汉语知识有限、还不熟悉目的语语法规则,所以经常出现各种偏误。
     本文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际出发,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偏误分析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和方法,对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在”的情况进行考察研究,以期找出习得规律,指导教学实践。
     本研究首先利用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语料库以及本人的问卷测试收集印尼学生习得汉语“有”和“在”的偏误,而后通过分析归纳偏误的主要类别、找出偏误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印尼学生在初、中、高级三个不同阶段“有”和“在”的习得顺序及特点,最后运用对比分析法、依据难度等级模式分别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大纲和印尼通用汉语教材中“有”和“在”的编排情况进行考察,指出教材及实际教学中有待改进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Chinese education in Indonesia falls into foreign or second language education (both of which are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or convenience'sake). As a native speaker of Indonesian teaching Chinese, I have come to realize that the negative transfer from student's mother tongue or first language ("negative transfer from one's mother tongue" refers to Indonesian students leaning Chinese, and "negative transfer from one's first language", to Chinese Indonesians learning Chinese, both of which are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mother tongue negative transfer" for convenience' sake) and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lead to various types of errors as a result of their ignorance of Chinese grammatical rules.
     This paper first views Chinese instruction as belonging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n,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relevant studies, applies the theories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error analysis as well as theories and methodolo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o explorations of the process of the above-said students learning“有”and“在”with a view to discovering its regularities for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For this purpose the present study begins with our collection of the errors made by the above-mentioned students in learning“有”and“在”with the aid of the Corpus from the Chinese and Culture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and the writer's own questionnaires. Our analyses then lead to the categories and causes of such errors, revealing the students'acquisition sequence and features at elementary,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levels respectively. Finally, 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the model of scaled difficulty are adopted to look into The Syllabus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有”and“在”in The Coursebook in Chinese for Indonesia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Coursebook and actual instruction. Proposals are accordingly put forward as regards teaching strategies.
引文
① 刘殉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第17~32页
    ② 鲁健骥.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1
    ③ 董小琴.外国学生“有”字句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8
    ④ 李金静.“在+处所”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① 邹嘉红.《诗经》中“有”字句的用法.昭通师专学报(哲学版)[J].1989(1)第13页
    ② 宋金兰.“有”字句新探——“有”的体助词用法.青海师专学报.[J].1994,(2)第33页
    ③ 郭圣林.说“有+名”.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J]2000,(2).
    ④ 龙又珍.古汉语里的音节助词“有”.邵阳学院学报.[J].2002,(S1)
    ⑤ 袁占国.古代汉语“有”字义浅析.甘肃中医学院学报.[J].1999,第16卷,第58页。
    ① 郭凤花.说甲骨文的谓宾动词“有”.大理学院学报.[J].2002.3,第1卷(2)
    ② 倪怀庆.从《国语》看“有”字的早期用法.广州大学学报[J].2004,(6)
    ③ 许仰民《汉语语法新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8第293~300页
    ④ 张志华.古汉语里“有……者”的句法结构.汉字文化[J],2002, (3)
    ⑤ 王军.古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综述.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6.3,第8卷(1)
    ⑥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二版,第602页
    ① 李润生编.古今汉语字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9
    ② 魏励、张力伟.古汉语实用词典[Z].《古汉语实用词典》编写组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③ 曾林.古代汉语词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1
    ④ 杨合鸣著.《诗经》疑难词语辨析[M].武汉:崇文书局,2002.5.第198-214页.
    ⑤ 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王海棻《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出版社,1985.6
    ⑥ 何乐士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fzl,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12
    ⑦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二版,第602页
    ⑧ 吴波.中古汉语介宾短语“於/在+处所”句法位置的变化.南京师大学报[J](社会科学版),2004.7(4)第1 09页
    ① 姚培娜.现代汉语“在”字句的多角度考察[D].2005.
    ② 几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第59-84页.
    ③ 易正中.“有”字句研究.天津师大学报[J].1994.(03)第74页
    ④ 张豫峰.“有”字句研究综述.汉语学习.1998(3),第28页
    ⑤ 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
    ⑥ 丹吉宁.“有”字句的语法化考察[D].2004
    ⑦ 同:1
    ⑧ 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书书馆,1982.第168页
    ⑨ 凸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l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⑩ 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 张豫峰.现代汉语句子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第67页.
    ① 王红斌.“有字句”中“有”后面的数量名结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J].2000.第17卷(2)
    ② 徐志敏.论介词“有”[J].殷都学刊,2000(1),第102页.
    ③ 李慧嫒.“有”的标记功能及其语法化.[山西大学.硕士],2007
    ④ 胡袁园.“有”字句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5。
    ⑤ 朴起贤,.现代汉语动词“有”的语义功能.南开语言学刊[M],004,(1).
    ①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言观[M].北京语言出版社,1996.
    ② 张豫峰.现代汉语句子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第67页
    ③ 伍文英、夏俐萍.现代汉语的“有+VP”格式.邵阳学院学报.[J]2002.24卷(5)
    ④ 尹钟宏.“有”字句.[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02.
    ⑤ 王艳红.“有+N+VP”分析.延边大学[D].2004
    ⑥ 朱怡.现代汉语“有字句”句法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2004
    ⑦ 董祥冬.“有”字领有句及其衍生句式[D].2009.博士论文
    ⑧ 刘晶.现代汉语“有”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2009.
    ⑨ 陈琳.论现代汉语中的“有+VP”句式.[暨南大学.硕士].2007.
    ① 范继淹.论介词短语“在+处所”[J].语言研究.1982(1)(总第2期),第71页
    ② 俞咏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J].中国语文.第1999,(1)期,第21页
    ③ 齐焕美.“在”字句研究综述.泰安师专学报[J].2002.9,第24卷(5)
    ① 邵洪亮.表处所的“在”字句研究综述.台州学院学报[J]2003.4,第25卷.(2)第56页
    ② 胡建纲.述语为“有”、“是”、“在”的存在句的语义、句法分析.暨南华文学院学报[J],2001.(2)
    ③ 王月会.浅论“N1+在+处所+V+N2”语义结构特征.浙江树人大学学报.[J].2005.1,第五卷(1):71
    ④ 张国宪.“在+处所”构成的浮动标量取值及其意义浮现[J].中国国文.2009.(4)第346页
    ⑤ 申敬善.现代汉语“在”字句研究.[复旦大学.博士].2006。
    ⑥ 储泽祥.“在”的涵盖义与句首处所前“在”的隐现[J].汉语学习.1996(4)第33页
    ⑦ 储泽详.汉语空间短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① 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② 鲁健骥.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J],1994, (1).
    ③ 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④ 杨庆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⑤ 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研究[M].北京语言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7。
    ⑥ 崔希亮、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⑦ 温晓红,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研究——理论基础与课堂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第39页
    ① 岑玉珍.外国留学生使用介词“在”的错误分析[M].(胡明扬、金天祥,等著《汉语言文化研究》广西大学出版社.1996.10,第153页
    ② 杨丽姣“在+L”词序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云南师范大学学报[J]2004.1第2卷(1)
    ③ 李金静.“在+处所”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④ 董小琴.外国学生“有”字句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8
    ⑤ 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第404页.
    ① 杨寄洲.汉语教程[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② 陆庆何.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① 周健、彭小川.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第20页.
    ② 刘珣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1 7~32
    ③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出版社,1990:96.
    ④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212.
    ①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第187页.
    ① 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出版社,1990.8
    ② 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① 张琼郁.现代印尼语语法[M].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12
    ① 张琼郁.现代印尼语语法[M].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12
    ②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Z],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6,第645页.
    ① 张琼郁.现代印尼语语法[M].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12
    ① 梁立基.新印度尼西亚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① 张琼郁.现代印尼语语法[M].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12
    ① 张琼郁.现代印尼语语法[M].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12
    ① 刘月华、潘文娱、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② 张琼郁.现代印尼语语法[M].外语教学出版社.1993.12
    ① 冯奇.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第.76页.
    ① 鲁健骥.《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法偏误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
    ① 杨庆蕙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① 杨庆蕙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② 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0
    ③ 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0
    ① 李亿民主编.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Z].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① 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① 李亿民主编.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Z].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① Selinker,L"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
    ② 刘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③ 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等.外国人学习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1.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④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第187页.
    ①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①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
    ② R.Lado《Linguistic Across culture》,1957.
    ①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第51-52页.
    ① 杨庆蒽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② 李金静.“在+处所”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③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重印.
    ① 冯奇.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6页.
    ① 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第195页
    ② 刘月华、潘文娱、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①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② 陆俭明.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fMl(铁玉莲)序言,世界图书城报社,2007
    ③ 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④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8
    ① 沙平.汉语研究三视角[M].新香港年鉴出版.1999,12.第127、198页。
    ①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8
    ② 刘询.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第187页.
    ③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④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
    ⑤ 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
    ⑥ 陈荣岚主编.华语.KELAS Ⅹ[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7
    ⑦ 陈荣岚主编.华语.KELAS Ⅹ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3
    ⑧ 陈荣岚主编.华语.KELAS ⅩⅡ[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
    ①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② 吕文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第56页
    ① 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10
    ① 徐予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8
    ② 赵金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宗旨[J].世界汉语教学.1996(3)
    ③ 邵敬敏.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改革的新蓝图——评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J],汉语学习.1994(5).
    ① 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08页。
    ② 连榕等编著.华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第54页.
    ③ 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8
    ① 彭小川、李守纪、王红著.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① 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等.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10
    1.陈政著.字源谈趣[Z],详说800个常用汉字之由来.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7
    2.窦文字、窦勇.汉字字源,当代说文新解字.[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11
    3.谷衍奎编.汉字源流字典[Z],北京:华夏出版,2003.1
    4.郭锡良、唐祚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著.古代汉语[M]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何乐士、敖镜浩、王克仲、麦梅翘、王海棻《古代汉语虚词通释》[M].北京出版社,1985.6
    6.何乐士编.古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12
    7.侯精一等编.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8.蒋绍愚.古汉语词汇纲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第55页
    9.李润生编.古今汉语字典[Z],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9
    10.刘钧杰、李行健著——八百汉字意义源流探索: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编写杂记[Z],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5
    11.鲁六著.《荀子》词汇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6.第119页
    12.吕叔湘、王海棻.《马氏文通》读本[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第2版,第241页.
    13.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2.第59-84页.
    14.马建忠.马氏文通[M],第177-18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5.孙云鹤.常用汉字详解字典[Z].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6第一版
    16.王力编.王力古汉语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2005
    17.魏励、张力伟.古汉语实用词典[Z].《古汉语实用词典》编写组编.北京:中华书局,2004.
    1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0.
    19.徐威汉.古汉语语法精讲[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60~65.页.
    20.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语文出版社,2001年8月第二版第602页.
    21.杨合鸣著.《诗经》疑难词语辨析[M].武汉:崇文书局,2002.5.第198-214页.
    22.叶伯莱著.解文说字[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2005.1
    23.张远.汉字字义的演义[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1
    24.曾林.古代汉语词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5.1
    1.陈灼主编.桥梁《实用汉语中级教程》.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6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106页.
    3.陈昌来.介词与介引功能[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2
    4.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第277页..
    5.陈枫.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8,第150页.
    6.陈荣岚《华语.KELAS Ⅹ》 [M],北京: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6.
    7.陈荣岚《华语.KELAS Ⅺ》 [M],北京: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8.
    8.陈荣岚《华语.KELAS Ⅻ》 [M],北京: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9.
    9.储泽祥.汉语空间短语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0.崔希亮.语言理解与认知[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11.崔希亮、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12.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书海出版社,1998
    13.冯奇.认知语言学与修辞学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第76页.
    14.靳洪刚.语言获得理论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161~19页
    15.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16.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3
    17.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编.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2(2002重印)
    18.胡裕树.现代汉语(重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9.黄锦章、刘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32页
    20.李培元.基础汉语课本[M],外文出版社,1980.
    21.李大忠.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分析[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22.李亿民主编.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Z].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
    23.连榕等编著.华文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 第54页
    24.梁立基.印度尼西亚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5.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Z],商务印书馆,2001
    26.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虚词[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7.刘振铎.现代汉语多功能词典[Z],延边教育出版社,2001,第1215,1243页.
    28.刘殉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简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第17-32,194页.
    29.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第200页.
    30.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年12,第3页.
    31.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z],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6,第645页..
    33.吕文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第56页.
    34.彭小川、李守纪、王红著《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5.齐沪杨主编.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9
    36.沙平.汉语研究三视角[M].新香港年鉴出版.1999,第127,198页.
    37.沙平.汉语描写语法学方法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38.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9.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出版社,2007.
    40.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第51,52页.
    41.肖奚强.汉语中介语语法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42.肖奚强、等著.外国学生汉语句式学习难度及分级排序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
    43.王还《门外偶得集·序》,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7。
    44.王建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习得研究[M].北京语言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7。
    45.王永德.外国留学生习得汉语句子的比较研究[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第5页。
    46.温晓红,汉语作为外语的习得研究——理论基础与课堂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第39页.
    47.徐子亮.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48.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8
    49.许仰民.汉语语法新编[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8第293-300页.
    50.杨庆蕙.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难点剖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2
    51.杨寄洲、贾永芬.1700对近义词语用法对比[z],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第1457页.
    52.杨寄洲主编《汉语教程(修订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53.余强.双语教育的心理学基础[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
    54.张琼郁.现代印尼语语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3,第52,140页.
    55.张灵芝.对外汉语教学心理学引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1.第52页.
    56.赵金铭.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语言出版社,1997.5.第267页..
    57.周健、彭小川,等.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第263页.
    58.周小兵、朱其智、邓小宁.外国人学汉语语法偏误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59.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第168页.
    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f applied linguistics,1972
    1.陈信春.“在+NP”的“在”的隐现[J].殷都学刊,1990(1)
    2.陈前瑞、赵葵欣‘‘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996.(5),第33页.。
    3.陈慧.汉语中的“有A有B”[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4(2)
    4.陈叶红.现代汉语“有”字本义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6)
    5.陈叶红.试论“有”字的意义和性质.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7(03)
    6.陈萍.句群语境中的存在句考察[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储泽祥.“在”的涵盖义与句首处所前“在”的隐现.汉语学习.1996(4)第33页.
    8.储泽祥、刘精盛等.汉语存在句的历时性考察[J].古汉语研究,1997(4)
    9.储泽祥.汉语“在+方位短语”里方位词的隐现机制[J].中国语文,2004(2)
    10.戴炜栋、周大军“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回顾、现状与前瞻”《外国语》2005.(6),第62页.
    11.董开华.浅议“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
    12.范继淹.论介词短语“在+处所”[J].语言研究,1982(1)
    13.付兴,二语习得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齐齐哈尔大学学报.[J].2009.1(1), 第151页.
    14.冯孝晶.试论“有”字比较句在对外汉语中的教学[J].文海艺苑.2010(8)
    15.高云玲.谈“在+Np”位于动词前后的两种句式[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6(4)
    16.高嵩、陈朝霞.介词在名词化过程中的体现[J].山东外语教学,2007(2)
    17.高霞.现代汉语介词“在”、“跟”、“对”、“从”的对英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18.谷向伟.“V在”的句法特征及其语法化过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1)
    19.郭圣林.说“有+名”[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0(4)
    20.郭凤花.说甲骨文的谓宾动词“有”.大理学院学报.[J].2002.3,第1卷(2)
    21.郝红艳、张念.在穗印尼留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调查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1)
    22.何贞慧、朱乐红.汉语存现句的界定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4)
    23.胡裕树.试论句子类型的研究[J].汉语学习.1995第5期.
    24.胡建刚.述语为“有”、“是”、“在”的存在句的语义、句法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2)
    25.黄婉梅.“在”字句研究补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5)
    26.贾娟.现代汉语“有+VP”结构特征简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7.健骥.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 (1).
    28.焦传俊,中国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2005.(4), 第28页。
    29.焦阳,“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与现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J].2006.30(2)
    30.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
    31.雷冬平.论近代汉语进行体和持续体标记“在这里/那里”[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2.李宇明.所谓名词词头“有”新议.[J].中州学刊.1982(03)
    33.李奇瑞“有”字句的一种特殊用法.[J].汉语学习.1986(05)
    34.李秀.试论现代汉语存在句式[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35.李挺.存现句表述功能解析及认知语义动因[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3)
    36.李金静.“在+处所”的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2005,(9)
    37.李美仙、覃丽红.关于动词后面的“在”[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3)
    38.李挺.汉语存现句的认知特征分析[J].学术交流,2009(10)
    39.李霞.“有”字的词性释读[J].绥化学院学报,2010.8(4)
    40.林泰安.介词“有”字三探[J].殷都学刊,1993(4)
    41.刘玉琴.论《现代汉语》“在V中”的成分划分[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3)
    42.刘苏乔.表比较的“有”字句浅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2)第5页.
    43.刘绯,国外著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综述,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3.(1),第75页.
    44.刘润清、刘思,语用习得的认知特性和影响因素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J],2005年.第37卷(3),第218页.
    45.刘晶.浅析“有”字句的句式系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46.刘倩.试论“在”的进一步语法化[J].安徽文学,2009(1)
    47.刘振平.表比较的“有”字句研究述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7)
    48.龙又珍.古汉语里的音节助词“有”.邵阳学院学报.[J].2002(S1)
    49.骆锤炼.欧语的“有”字句[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
    50.吕兆格.方位词“里”“外”的语义认知基础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5)
    51.马超.从对外汉语教学角度对标处所的“在”字句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52.孟万春.“在”字句的语用价值和特点[J].殷都学刊,2006.
    53.孟万春.介词结构“在+处所”旬中分布的制约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06(10)
    54.倪怀庆.从《国语》看“有”字的早期用法[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55.潘文、延俊荣.论现代汉语存现旬的语用分类[J].江苏社会科学,2007(1)
    56.潘平.浅论图形——背景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3)
    57.朴起贤,.现代汉语动词“有”的语义功能.南开语言学刊[M],2004,(1).
    58.齐沪扬.“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J].汉语学习,1994(6)
    59.齐沪扬.表示静态位置的状态“在”字句[J].汉语学习,1999(2)
    60.齐焕美.“在”字句研究综述[J].泰安师专学报,2002.9,第24卷(5)
    61.岑玉珍.外国留学生使用介词“在”的错误分析.(胡明扬、金天祥,等著《汉语言文化研究》广西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53页.
    62.饶贵平、余梅.先秦汉语“在”的词性、功能发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
    63.任民.“有”字和“有”字结构[J].佛山大学佛山师专学报,1988(3)
    64.任鹰.“领属”与“存现”:从概念的关联到构式的关联——也从“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说起.世界汉语教学,2009(3)
    65.邵敬敏.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改革的新蓝图——评吕文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探索>[J],汉语学习.1994.(5)
    66.邵洪亮.表处所的“在”字句研究综述[J].台州学院学报,2003.4,第25卷.(2),第56页.
    67.沈家煊.“在”字句和“给”字句[J].中国语文,1999(02)
    68.石毓智.汉语的领有动词与完成体的表达[J].语言研究,2004(2)
    69.石毓智.论社会平均值对语法的影响——汉语“有”的程度表达式产生的原因[J].语言科学,2004(6)
    70.石红,偏误分析和第二语言习得,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3,第22卷(1),第70页.
    71.史冬青.介词“在”的历史演变[J].枣庄学院学报,2010(1)
    72.宋金兰.“有”字句新探——“有”的体助词用法青海师专学报.[J]1994,(2)第33页.
    73.宋金兰.“有”字句新探——“有”的体助词用法[J].青海师专学报,1994(2)
    74.宋玉柱.存在句研究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J].汉语学习,2004(1)
    75.宋文辉.再论影响“在+处所”句法位置的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4)
    76.[韩]宋真喜.“在”字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1997(2),第31页.
    77.宋殿娇、张志军.俄汉语中表“有”意义存在句对应表达手段[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78.陶言敏、冯建秋.也谈现代汉语中“有”的完成体用法——与石毓智先生商榷[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79.汪云,国内二语习得的认知研究,《大学英语》(学术版),2008,第5卷(1),第70页.
    80.王晖.试释“在”的两种罕见用法——兼论表时空概念的“正反同辞”[J].古汉语研究,1989(2)
    81.王红斌.“有字句”中“有”,后面的数量名结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J].2000.第17卷(2)
    82.王晓凌.“着”字句与“在”字句[J].语文学刊,2002(4)
    83.王调江.试说动词“有”[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卷(2)
    84.王月会.浅论“N1+在+处所+V+N2”语义结构特征.浙江树人大学学报.[J].2005年.1,第五卷(1)第71页.
    85.王建军.时空在汉语存在句中的表现形态[J].语文研究,2005(4)
    86.王晖.焦点(图型)与背景[J].科教文汇,2007(7)
    87.王健.现代汉语存现句研究综述[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88.王军.古代汉语“有”字句研究综述[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第8卷(1)
    89.王晓亮.汉语存现句式的认知分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90.王琴.认知语言学与汉语介词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5)
    91.王伟.论“在”的语法化[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3)
    92.王添淼,基于认知风格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汉语学习,2009.4(2),第 91页.
    93.魏倩倩.近年来对外汉语偏误分析研究概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
    94.文旭、熊荣敏.参照点与空间指示[J].外语学刊,2010(1)
    95.延辉、李小华.第二语言习得动机模式研究述评.重庆工学院学报.[J].2008.2第22卷(2),第107页.
    96.吴延枚.近代汉语中的“在”[J].语文研究,1994(2)
    97.吴波.中古汉语介宾短语“於/在+处所”句法位置的变化[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98.吴金花.汉语动词介词化动因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99.伍文英、夏俐萍.现代汉语的“有+VP”格式[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24卷(5)
    100.武振玉.金文“在”字词性初探[J].社会科学辑刊,2007(6)
    101.席建国、王磊.话语前置结构的认知研究[J].修辞学习,2008(4)
    102.夏秀文.带有定兼语的“有”字句句法、语义及语用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09(1)
    103.肖祥忠.“难度等级模式”与印尼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9月第5卷第5期,第76页.
    104.谢礼波.给“在”一个落脚点[J].采.写.编,2001(4)
    105.谢昱.浅议现代汉语中的“V在NP”结构[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106.徐枢.三个平面:语法研究的多维视野——黄山语法修辞座谈会发言摘要[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第1期。
    107.徐志敏.论介词“有”.殷都学刊[J],2000(1),第102页.
    108.徐丹.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两对空间词[J].中国语文,2008(6)
    109.轩治峰.空间认知理论与“上”字的空间语义认知及英译[J].外国语文,2009(4)
    110.薛宏武.现代汉语“有”、“有”字结构与“有”字句[J].长江学术,2007(1)
    111.薛宏武.对现代汉语“V有”结构的认识问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12.杨同用.“在+NP1+VP+NP2"的结构歧义与消解[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02(3)
    113.杨丽姣.“在+L”词序研究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1第2卷(1)
    114.杨金.“在”字句句式的语义分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1)
    115.杨素英、黄月圆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存现句习得研究[J].汉语学习,2007(1)
    116.杨扬.近二十年来汉语存在句研究回顾与展望[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4)
    117.杨江.方位词“里”“中”“内”的语义认知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118.杨梅.汉语时间概念隐喻的认知研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19.杨华梅.维吾尔族学生使用介词“在”偏误及归因分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0(4)
    120.姚占龙.也谈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有+名”结构[J].汉语学习,2004(4)
    121.易正中.“有”字句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94(3),第74页.
    122.俞咏梅.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中国语文[J].1999,(1)期,第21页.
    123.喻遂生.甲骨文“在”字介词用法例证[J].古汉语研究,2002(4)
    124.郁梅.“有”字句的偏误分析.语文学刊[J].2009.第7卷(14),第146页.
    125.袁占国.古代汉语“有”字义浅析.甘肃中医学院学报.[J].1999年,第16卷,第58页.
    126.袁慧.外国留学生介词习得过程中的偏误与教学设计[J].高等函授学报,2009(12)
    127.曾常红、王佳毅.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字句研究述评[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128.曾剑.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介词“在”的意义多元性[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129.詹开第.有字句[J].《中国语文》,1980(1)
    130.张文虎、王积庆.略谈句首“有”字的三种语法功用[J].镇江师专《教学与进修》(语言文学版),1984(1)
    131.张豫峰.“有”字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1998, (3),第28-32页..
    132.张豫峰.“有”字句的语义分析[J].中州学刊,1999,(3),第131-133页.
    133.张赪.现代汉语介词词组“在L”与动词宾语的词序规律的形成[J].中国语文,2001(2)
    134.张志华.古汉语里“有……者”的句法结构.汉字文化[J],2002, (3)
    135.张先亮、郑娟曼.汉语“有”字句的语体分布及语用功能[J].修辞学习,2006(1)
    136.张先亮、杨华春.现代汉语存在句偏离的认知透视[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137.张占山、张孟梅.表存在的“有”与“是”的分布条件及其认知解释[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38.张克定.空间关系及其语言表达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139.张国宪.“在+处所”构成的浮动标量取值及其意义浮现[J].中国国文,2009(4)
    140.张克定.空间表达的认知语用解读[J].外语学刊,2009(2)
    141.张克定.图形——背景论视角下的汉语存现构式[J].外国语文,2009(5)
    142.赵桂兰.“在”字浅议[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3)
    143.赵金铭.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个阶段及其教学宗旨[J].世界汉语教学.1996底3期.
    144.赵日新.说“在”及相当于“在”的成分[J].语文研究,2001(4)
    145.赵整花.表领有的“有”字句在朝鲜语中的对应形式[J].大舞台,2009(6)
    146.周红苓.“在”字结构和名词的价[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6)
    147.周秀红.汉语“有+所”的历史发展考察及其趋向凝固的环境成因分析[J].科教文汇,2008(4)
    148.朱文雄.这个“有”还应看作动词[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
    149.朱锡明.存在句与“目标/背景”的空间认知倾向[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150.邹嘉红.《诗经》中“有”字的用法[J].昭通师专学报(哲学版),1989(1)
    1.陈琳.论现代汉语中的“有+VP”句式[D].[暨南大学.硕士],2007.
    2.董小琴.外国学生“有”字句偏误分析及习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8.
    3.董祥冬.“有”字领有句及其衍生句式[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4.胡袁园.“有”字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5.
    5.李慧嫒.“有”的标记功能及其语法化[D].[山西大学.硕士],2007.
    6.李菡幽.基于学习策略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偏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2011.
    7.刘晶.现代汉语“有”字句的句法语义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2009.
    8.吕吉宁.“有”字句的语法化考察[D].[北京语言大学.硕士],2004.
    9.申敬善.现代汉语“在”字句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2006.
    10.王艳红.“有+N+VP”分析[D]..[延边大学.硕士],2004.
    11.尹钟宏.“有”字句[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02.
    12.姚培娜.现代汉语“在”字句的多角度考察[D].[复旦大学.硕士],2005.
    13.朱怡.现代汉语“有字句”句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硕士],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