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黑水虻油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脂肪酸组成及脂肪沉积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鱼油资源的短缺迫使人们急需寻找新的脂肪源。黑水虻(Black soldier fly)是双翅目水虻科扁角水虻属的一种资源昆虫,其幼虫蛋白含量高达42%,脂肪含量高达26%,极具开发潜力。本研究旨在探究饲料中不同水平黑水虻油对建鲤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脂肪酸组成和脂质沉积的影响。选用初始均重为10.67 g的建鲤幼鱼300尾,随机分配到15个循环水缸中,并将其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料中分别添加0、6.25‰、12.5‰、18.75‰和25‰的黑水虻油,替代等量的豆油,配置5种等氮等脂饲料,并分别记为BSO、BSO25、BSO50、BSO75、BSO100组。每组饲料随机投喂一组试验鱼,饱食投喂,养殖周期为59天。研究显示,饲料中添加黑水虻油并未影响建鲤幼鱼存活率、末重、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摄食率和肥满度(P>0.05)。黑水虻油对鱼体肝胰脏指数也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其水平升高,内脏指数及腹脂指数均显著降低,且BSO75和BSO100组均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鱼体肝脏、肌肉和腹腔脂肪的脂肪酸组成基本反映了饲料脂肪酸组成。相比全豆油组(BS0),黑水虻油组肌肉、肝脏和腹脂中C12:0、C14:0和总饱和脂肪酸(SFA)水平显著升高(P<0.05)。黑水虻油组鱼体肌肉中DHA含量均显著高于全豆油组(P<0.05)。腹脂石蜡切片结果显示,腹脂脂肪细胞大小随着饲料黑水虻油水平的升高显著减小(P<0.05)。RT-PCR结果显示,随着饲料黑水虻油水平升高,腹脂脂肪细胞分解相关基因PPAR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脂质生成相关基因PPARγ和FASmRNA水平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值各组之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黑水虻油不超过25 g/kg时,不会显著影响建鲤幼鱼的生长性能。黑水虻油显著提高鱼体肌肉DHA和SFA含量。黑水虻油可能通过提高PPARα的表达水平,减小鱼体腹脂脂肪细胞体积,降低鱼体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质沉积。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