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MG53敲除加重运动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骨骼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MG53蛋白基因敲除对运动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骨骼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研究方法:MG53敲除和野生小鼠分别采用4周2%负重+力竭游泳运动、一次性离心运动(15度下坡跑60分钟)和左后肢缺血再灌注(止血带绑扎2小时后去掉)造成骨骼肌损伤,并选择于施加损伤因素前和运动或再灌注即刻(0小时)、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取骨骼肌样品固定、包埋、切片,透射电镜在低倍和高倍视野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重点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构;同时,测定血清CK、肌红蛋白水平作为骨骼肌损伤参考指标。研究结果:①野生鼠和MG53敲除鼠在4周负重+力竭游泳运动后即刻、24小时,血清CK和/或肌红蛋白均升高;60分钟离心运动后2、24小时敲除鼠CK明显升高;缺血再灌注后即刻,野生鼠和敲除鼠CK及肌红蛋白均明显升高,24小时恢复。同时,基本上可看到敲除鼠损伤比野生鼠严重。②骨骼肌超微结构结果显示:野生鼠和敲除鼠在安静状态下无明显差异,但运动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即刻~72小时,超微结构损伤逐渐加重,包括肌原纤维排列、Z线与明暗带形态、线粒体等都出现改变,尤其是线粒体出现的肿胀、嵴结构模糊、排列紊乱、嵴数量减少、消失、空泡现象等至72小时尚未完全恢复,即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修复比较慢;此外,多见敲除鼠的骨骼肌及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比野生鼠严重,恢复也较之缓慢。研究结论:MG53蛋白为骨骼肌与心肌特异性膜修复蛋白,MG53蛋白基因敲除小鼠在游泳训练4周+力竭、一次性60分钟离心运动和缺血再灌注后骨骼肌明显损伤,损伤后即刻、24小时最明显,且敲除鼠的损伤比野生鼠更严重,恢复亦较慢。线粒体是膜性亚细胞结构,MG53敲除后其损伤也比野生鼠严重,修复亦较之缓慢。这些结果提示:MG53蛋白可减轻运动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骨骼肌细胞膜和线粒体损伤,促进损伤修复。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