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16年上海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天气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使用PM_(2.5)和PM_(10)小时监测资料和相关气象资料,就2016年春季上海地区一次重度污染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3月18日上海先后受上游污染物输送和本地污染物积累(风场辐合)影响,导致上海PM_(2.5)浓度在当天下午达到重度污染水平。污染过程中,风场辐合的形成主要由陆地和海洋之间温差引起的热力不均匀所致。因此,上海沿海和内陆地区监测站点的颗粒物浓度趋势变化有明显的区别。海陆温度差异使上海以东洋面形成了由海洋向陆地运动的东风区,并逐渐在上海中心城区形成了东西风辐合区,使得污染物在此积累,浓度升高。
引文
[1]任雅斌,苏继锋,朱彬,等.南京市一次连续空气污染过程的气象条件分析.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4(1):6-10.
    [2]邓雪娇,李菲,吴兑,等.广州地区典型清洁与污染过程的大气湍流与物质交换特征.中国环境科学,2011,31(9):1424-1430.
    [3]王艳,柴发合,刘厚凤,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水平输送场特征分析.环境科学,2008,21(1):22-29.
    [4]Carrol J J,Dixon A J.Regional scale transport over complex terrain,a case study:tracing the Sacramento plume in the Sierra Nevada of California.Atmospheric Environment,2002,36(23):37-45.
    [5]甄新蓉,陈镭,毛卓成,等.2011年上海地区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12,1:51-60.
    [6]周兆媛,张时煌,高庆先,等.京津冀地区气象要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未来变化趋势分析.2014,36(1):0191-0199.
    [7]张国琏,甄新蓉,谈建国,等.影响上海市空气质量的地面天气类型及气象要素分析.热带气象学报,2010,26(1):124-128.
    [8]邱晓暖,范绍佳.海陆风研究进展与我国沿海三地海陆风主要特征.气象,2013,39(2):186-193.
    [9]陈义珍,赵丹,柴发合,等.广州市与北京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关系.中国环境科学,2010,30(7):967-9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