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沙市“三规”协调性评价及调控策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规划范围、建设用地规模、四区划定、空间结构、空间规划要素等方面综合构建城市"三规"协同的评价要素体系,并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认为结构、规模与指标衔接到位,用地与分区边界存冲突,多项空间要素存重叠;"三规"的冲突造成了用地与建设效率、生态保护、重大项目保障、行政审批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冲突需要优化空间话语权体系、统一技术标准和规则、建立空间规划协调机制。
引文
[1]徐振强:以“三规合一”为基础推进多规融合协调:http://finance.591hx.com/article/2016-02-15/0000541925s.shtml
    [2]张衔春,边防.2014.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规划审批制度优化对策[J].规划师,(4):28-32.
    [3]王唯山,魏立军.2015.厦门市“多规合一”实践的探索与思考[J].规划师,(2):46-51.
    [4]顾朝林.2015.论中国“多规”分立及其演化与融合问题[J].地理研究,(4):601-613.
    [5]苏涵,陈皓.2015.“多规合一”的本质及其编制要点探析[J].规划师,(2):57-62.
    [6]谢英挺,王伟.2015.从“多规合一”到空间规划体系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3):15-21.
    [7]王蒙徽.2015.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城乡区域资源环境统筹发展——厦门市开展“多规合一”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规划,(6):9-13,42.
    [8]余颖,王芳,何波.2015.城乡统筹视野下推进“多规协同”的重庆实践[J].规划师,(2):52-56.
    [9]何子张.2015.“多规合一”之“一”探析——基于厦门实践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6):52-58,88.
    [10]蓝枫等.2015.推进“多规合一”深化规划体制改革[J].城乡建设,(5):21-23.
    [11]顾朝林.多规融合的空间规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12]刘卫东.绪论/刘卫东等.2013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3]林坚,许超诣.2014.土地发展权、空间管制与规划协同[J].城市规划,38(1):26-34.
    [14]潘安,吴超,朱江.规模、边界与秩序:“三规合一”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15]张京祥,罗震东,何建颐.体制转型与中国城市空间重构[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