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花岗岩矿区水力岩土侵蚀研究初探——以福建省安溪县铁峰山花岗岩矿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以安溪县铁峰山花岗岩矿区为例,以集水区为单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矿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分析法、标桩法和侵蚀沟体积量算转换法进行矿区水力岩土侵蚀的研究。结果表明:①花岗岩矿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水力岩土侵蚀以溅蚀、面蚀、沟蚀等形式体现,其土壤侵蚀强度多达到强烈甚至极强烈以上。②由于矿渣的阻滞作用,降雨后土壤多呈泥浆状溅散。雨滴的溅蚀使得土壤多呈现鳞片状侵蚀,降雨过后部分地表土层产生板结。③从研究区面蚀和沟蚀情况看,水力岩土侵蚀多达到了极强烈以上侵蚀,且受坡长、坡度、堆体颗粒组成、有无植被覆盖、堆倒年限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引文
[1]李文银,王治国,等.《工矿区水土保持》[M].科学出版社,1996.
    [2]卞正富,等.矿区水土流失及其控制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32~36.
    [3]丁光敏,林强,等.以积水区为单元进行露天矿区水土流失量的预测与治理[J].水土保持通报,2000(3):58~62.
    [4]范雪蓉,等.闽西南花岗岩丘陵地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对策[J].土壤,1999,31(4):175~178.
    [5]福建农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室,福建省水土保持研究室组.实用水土保持技术[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
    [6]黄炎和,朱鹤健,郑达贤.闽南地区的土壤侵蚀与治理[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7]阮伏水,福建花岗岩地区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5,11(1):100~106.
    [8]万勇善,史德明.南方花岗岩侵蚀区土壤退化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1,5(3):53~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