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金末遥授(遥领)官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李浩楠
  • 年:2012
  • 作者机构: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 论文关键词:金末 ; 遥授 ; 遥领 ; 制度
  • 会议召开时间:2012-12-01
  • 会议录名称:宋史研究论丛 第13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46.4
  • 学会代码:SSYO
  • 学会名称:中国宋史研究会
  • 页数:30
  • 文件大小:1002k
  • 原文格式:O
摘要
金末出现了大量见于记载的"遥授"(遥领)官。本文认为,遥授应为正式称谓,遥领为非正式称谓。其主要为从事与军事相关的武官或文官所担任,并部分代替原来武散官的部分职能。遥授(遥领)地点与就职地点一般遵循就近的原则。
引文
(1)王曾瑜:《辽宋金之节度使》,见氏著《点滴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0页。
    (1)《金史》卷106《移刺塔不也传》,载移剌塔不也“泰和伐宋,有功,遥授同知庆州事”,第2346页。时间已为章宗时末,且为孤证。
    (2)中华书局1975年版。
    (1)[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光绪二十七年刻本。
    (2)姚奠中主编:《元好问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2)[清]陆耀通:《金石续编》,同治十三年双白燕堂刊本。
    (1)[清]武亿编:《宝丰县志》,嘉庆二年刻本。
    (2)[清]王昶编:《金石萃编》,嘉庆十年经训堂刻本。
    (3)原文如此,疑为广威将军、宣威将军或明威将军。
    (1)[金]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丛书集成初编本。
    (2)[元]王鹗:《汝南遗事》,丛书集成初编本。
    (3)赵文琴编:《昌乐县续志》,民国23年铅印本。《刘氏先茔碑记》作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
    (1)[元]魏初:《青崖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3)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宦迹》中作“遥授顺德府判官”,按同卷《秩官表》作其“授归德府判官”,金无顺德府建置,应为“归德”,《秩官表》脱“遥”字。惟《秩官表》将温迪罕彦德,误作“温迪,字彦德”。
    (4)[元]姚燧:《牧庵集》,四部丛刊本。
    (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元]郝经著,秦雪清点校:《郝文忠公陵川文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表2剔除了记载重复者,如《金史》中雷渊、商衡、聂天骥的列传全抄自元好问为其所作神道碑、墓志铭,《王扩传》亦有相当部分抄自元好问所作王扩神道碑者,经过比对,《王扩传》关于遥授(遥领)官一段正是抄自元好问所作神道碑,惟《神道碑》作“遥领”,《金史》作“遥授”,当以前者为准。关于《金史》列传对元好问文集的取舍,参见程妮娜:《〈遗山文集〉与史学》,《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
    (2)[元]李庭:《寓庵集》卷6《金故朝请大夫同知裕州防御使事王君墓志铭》,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1)[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18《显武将军安阳县令兼辅岩县令李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元]姚燧:《牧庵集》卷17《袁公神道碑》,四部丛刊本。
    (3)[清]段松苓编:《益都金石记》卷4《元兀林答碑》,光绪九年刻本。
    (4)《金史》卷14《宣宗纪上》,第307页。
    (5)《金史》卷16《宣宗纪下》,第362页。
    (1)《宋会要辑稿》兵16之17。
    (2)《宋会要辑稿》兵17之37。
    (3)[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卷51《史部·杂史类》,中华书局1965年版。
    (4)[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6《特勤当从石刻》,见陈文和主编:《嘉定钱大昕全集》,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册,第178页。
    (1)《元好问全集》卷20《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第468页。
    (2)[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卷20《侯府君夫人李氏祠堂碑》,四部丛刊本。
    (3)《元好问全集》卷18《嘉议大夫陕西东路转运使刚敏王公神道碑铭》,第432页。
    (4)《元好问全集》卷21《雷希颜墓铭》,第486~487页。
    (1)《元好问全集》卷28《广威将军郭君墓表》,第604页。
    (1)关于金末义军笔者有个案研究,见拙作《金代花帽军初探》,姜锡东、李华瑞主编:《宋史研究论丛》(第10辑),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8~153页。
    (2)《金史》卷100《完颜伯嘉传》,第2212页。
    (3)《金史》卷109《陈规传》,第2407页。
    (4)《金史》卷54《选举志四》,第1201页。
    (5)《金朝军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93页。
    (6)《金史》卷109《陈规传》,第2407页。
    (7)《金史》卷115《崔立传》,第2526页。
    (8)《元好问全集》卷20《资善大夫集庆军节度使蒲察公神道碑铭并引》,第471页。
    (1)《元好问全集》卷20《资善大夫武宁军节度使夹谷公神道碑铭》,第473页。
    (2)[元]王恂:《镇国上将军同知忻州事赵氏昆仲忠孝碑铭》,见(光绪)《续修赞皇县志》卷25《艺文》,光绪二年刻本。
    (3)[元]姚燧:《牧庵集》卷20《中书右三部郎中冯公神道碑》,四部丛刊本。
    (4)[元]王恽:《秋涧先生大全集》卷52《大元故奉训大夫尚书礼部郎中致仕丁公墓碑铭》,元人文集珍本从刊本。
    (5)《金朝军制》,第74~75页。
    (1)《金史》卷100《完颜伯嘉传》,第2212页。
    (2)《元文类》69《金同知沁南军节度使事杨公传》。
    (3)《金史》卷115《崔立传》,第2526页。
    (4)按《金史》卷108《师安石传》,师安石“本姓尹氏,避国讳更焉”,第2393页。姓氏尚不在话下,官职自然,故“府尹”相应更改为“知府”,“少尹”改为“治中”。
    (1)本节多参考王曾瑜先生《辽宋金之节度使》所附《唐五代辽宋金节镇军名与所在州名对照表》。
    (1)徐州原属山东西路,“贞祐三年九月改隶河南路”,《金史》卷25《地理志中》,第614页。
    (2)邳州原属山东西路,“贞祐三年九月改隶河南路”,《金史》卷25《地理志中》,第615页。
    (1)《金史》卷118《靖安民传》,第2583页、第2584页。
    (2)《元好问全集》卷20《通奉大夫钧州刺史行尚书省参议张君神道碑铭并引》,第46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