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略论南宋政治上的“法祖宗”倾向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李华瑞
  • 年:2005
  • 作者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
  • 会议召开时间:2005-04-01
  • 会议录名称:宋史研究论丛 第6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45
  • 学会代码:SSYO
  • 学会名称:中国宋史研究会
  • 页数:28
  • 文件大小:1893k
  • 原文格式:D
摘要
<正>宋代自太宗朝以降,在政治上"法祖宗"是一个突显的历史现象。关于这一点,近十多年来已为学界所关注,发表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①不过,学界讨论的重点在北宋时期,似对南宋时期涉猎不多,故笔者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引文
(1)邓广铭《宋朝的家法和北宋政治改革运动》中华文史论丛,1986年3期;唐兆梅《试论北宋的“祖宗家法”》,汕头大学学报,1987年1期;邓小南《试论宋朝的“祖宗家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国学研究》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关于“道理最大”——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暨南大学学报,2003年3期。
    (1)《群书考索》卷四十七,文渊阁四库本。
    (2)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续资治通鉴长编》,第1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1页。
    (2)《续资治通鉴长编》,第1册,第27页、第32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第1册,第6页,点校说明。
    (4)《续资治通鉴长编》,第1册,第9页,点校说明。
    (5)《宋朝诸臣奏议》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726页。
    (1)《西山文集》卷二十七;《云庄集》卷二十。文渊阁四库本。
    (1)《燕翼诒谋录》自序,中华书局点校本。
    (2)王十朋:《梅溪集》廷试策(御试策),文渊阁四库本。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五,子部·类书类一。
    (1)李攸:《宋朝事实》卷二,纪年,台北文海出版社。
    (2)《朝野杂记》乙集卷七;又见洪迈《容斋续笔》卷一三。
    (3)《朝野杂记》甲集卷三,年号。
    (4)《陈傅良先生文集》卷之十,庆元改元诏;又见《翰苑新书》后集上卷六,改元。
    (5)陈郁:《藏一话腴》内编卷下,文渊阁四库本。
    (6)《庸斋集》卷三,文渊阁四库本。
    (1)邓小南:《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为中心》,《国学研究》第7辑。
    (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九,绍兴四年八月戊寅。
    (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建炎元年五月庚寅朔记事及注引何俌《龟鉴》。
    (1)参见许沛藻《宋高宗与<神宗实录>》,《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第625-632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高纪春《宋高宗朝初年的王安石批判与洛学之兴》,中州学刊1996年1期;何湘妃《南宋高孝两朝王安石评价的变迁过程与分析》,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4年(铅印本)。
    (2)胡寅:《斐然集》卷二十五,先公行状,第533页,中华书局1993年版。
    (3)《东牟集》卷九,文渊阁四库本。
    (4)《渭南文集》卷三,上殿剳子三首之三(壬年十一月),文渊阁四库本。
    (1)《大事记讲义》卷十五,神宗皇帝·安石变法。台北文海出版社。
    (2)《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五,法帝王,上海古籍出版社。
    (3)参见许振兴《论王安石的“祖宗不足法”说》,台湾“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1999年5月;陈振《中国断代史系列:宋史》第206-20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忠正德文集》卷一,文渊阁四库本。
    (1)《宋史》卷四百三十五《胡寅传》。
    (2)《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二,绍兴十四年八月癸巳。
    (3)《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二,绍兴十四年九月庚申。
    (4)《朝野杂记》甲集卷六,道学兴废。陈振《宋史》认为这是理学人士为秦桧当年曾竭力拉拢与扶持理学人士所作的“讳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89页。
    (5)《南宋理学家对王安石新学的批判》,载《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默堂集》卷十六,答廖用中正言、与李叔易学士,文渊阁四库本。
    (2)《诚斋集》卷一百十三,东宫劝读录·三朝宝训·初读三朝宝训,文渊阁四库本。
    (1)《南轩集》卷八,经筵讲义,文渊阁四库本。
    (2)《南轩集》卷三十三。
    (3)参见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两宋之际的文化内向》中译本,“变革之门的关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5-59页。
    (4)《鹤山集》卷十八,应诏封事,文渊阁四库本。
    (1)《秋崖集》卷十八,代范丞相,文渊阁四库本。
    (2)《陈亮集》(增订本)卷一,上孝宗皇帝第二书。
    (3)《宋史》卷四百三十八《黄震传》。
    (4)邓小南:《试论宋朝的“祖宗之法”:以北宋时期中心》,《国学研究》第7辑。
    (1)《玉海》卷四十九,艺文·庆历三朝政范,文渊阁四库本。
    (2)章如愚:《群书考索》卷十七,正史门·国史类,文渊阁四库本。
    (1)《絮斋集》卷六,文渊阁四库本。
    (2)《后乐集》卷九,集英殿问对,文渊阁四库本。
    (1)《陈亮集》(增订本)卷之一,书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
    (1)《陈亮集》(增订本)卷之一,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2)《陈亮集》(增订本)卷之二,中兴论·论执要之道。
    (1)《叶适集》第三册,第645页,中华书局1961年版。
    (2)《叶适集》第三册,第648、650页。
    (1)《群书会元截江纲》卷四,法祖。
    (2)《朱子语类》第7册,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678、2679页。
    (3)《朱文公文集》卷十三,延和奏剳二,四部丛刊本。
    (1)《楳埜集》卷五,文渊阁四库本。
    (1)《群书会元截江纲》卷四。
    (2)《南宋君主和言官》,清华学报,第8卷,第1、2期,1970年8月。后收入《宋史研究集》第13辑,国立编译馆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
    (3)王曾瑜:《王安石变法简论》,《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3期;梁庚尧:《市易法述》,《宋代社会经济史论集》(上册),台湾文化允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04-205页。
    (1)《西山文集》卷四,召除礼待止殿奏札一[乙酉六月十二日],文渊阁四库本。
    (2)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五,考史,文渊阁四库本。
    (1)《秋崖集》卷十八,代范丞相,文渊阁四库本。
    (2)《叶适集》第三册,第639-640页。
    (1)《孟子注疏解经》卷第七·离娄章句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出版。
    (2)《二程文集》卷十二,明道先生墓表,文渊阁四库本。
    (3)《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勉斋集》卷十九,徽州朱文公祠堂记,文渊阁四库本。参见王文亮《中国圣人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120页。
    (2)《朱子语类》第8册,第3044页。
    (3)《孟子集注》卷十四,尽心章句下,《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朱子语类》第8册,第308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