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欠发达地区区域协调机制的特征解析与完善策略——以关天城镇群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空间发展的进一步区域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机制已相对成熟,而内陆欠发达地区区域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关天城镇群为例,从行政、经济、空间发展等方面解析推进欠发达地区区域协调机制建设的迫切性,分析其协调机制特征及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关天城镇群不仅存在与发达地区类似的协调困境,还呈现出与其欠发达特征相匹配的独特性问题,包括区域内外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诉求差异、协调机制建设动力不足、协调平台与手段单一等。本文在发达地区协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关天城镇群发展特点,从明确协调领域与协调事项、构建分工明晰的协调组织架构、强化协调制度框架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策略,以促进关天城镇群的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路径。
引文
[1]方伟,赵民.“新区域主义”下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划协调机制——基于皖江城市带和济南都市圈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3(01):51-60.
    [2]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与面临问题[J].城市规划,2002(02):23-26.
    [3]刘超群,李志刚,徐江,等.新时期珠三角“城市区域”重构的空间分析——以跨行政边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0(02):31-38.
    [4]刘书明.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中—天水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3.
    [5]陆大道.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与空间扩张[J].城市规划学刊,2007(04):47-52.
    [6]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研究[J].经济学家,2011(04):63-70.
    [7]吴超.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中山大学,2005.
    [8]杨保军.区域协调发展析论[J].城市规划,2004(05):20-24.
    [9]杨保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困境及出路[J].城市规划,2004(10):26-34.
    [10]张尚武.区域整体发展理念及规划协调机制探索[J].城市规划,1999(11):15-17.
    [11]邹兵,施源.建立和完善我国城镇密集地区协调发展的调控机制——构建珠三角区域协调机制的设想和建议[J].城市规划汇刊,2004(03):9-15.
    1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