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固体推进剂燃烧机理诊断方法及其燃烧物理模型的建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介绍了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环境,进行固体推进剂燃烧机理诊断的三种方法:微型高温热电偶技术测取燃烧波一维温度分布、显微高速照相技术测定燃烧二维火焰结构、快速传热熄火法获取冻结燃面。以某NEPE类固体推进剂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组分HMX、AP、Al、催化剂等采用递进加入方式,设计制备出样品,应用上述诊断技术测取了递进配方分别在2、4、6MPa下燃烧过程的整个火焰区(从凝聚相、燃烧表面到气相区)温度分布(图1)、燃烧火焰结构(图2),并对燃面进行了扫描电镜(SEM)检测(图3)以及元素分布的分析,通过对得到的大量数据和图像的综合分析,初步建立了该推进剂的燃烧物理模型,对燃烧机理研究和推进剂性能改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文
[1]庞爱民,王北海,田德余.现代防御技术,2003,31(2):29~32.
    [2]李上文,赵凤起等.火炸药燃烧技术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00,81~90.
    [3]张小平,李葆萱,汪越,郭翔.推进技术,2008,29(4):508~512.
    [4]张伟,李吉祯,孙育坤,樊学忠.火炸药学报,2005,28(3):27~33.
    [5]丁黎,赵凤起,徐司雨.火炸药学报,2007,30(6):75~78.
    [6]王瑛,赵凤起,陈雪莉.飞航导弹,2004,(4):47~5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