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澜沧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生化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澜沧江上游地区旱冬瓜林、示范林、桉树林、果园和云南松林五种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作用、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和纤维素分解作用进行实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生化作用差异显著,均表现为旱冬瓜林最高,云南松林最低。同时表现出随土层加深而递减。土壤生化作用特征可作为评价当地土壤肥力状况的生物学指标。
引文
[1]冯瑞芳,杨万勤,张健.森林土壤有机层生化特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5):734-739.
    [2]刘绍辉,方精云,清田信.北京山地温带森林的土壤呼吸[J].植物生态学报,1998,22(2):119-126.
    [3]尉海东,马祥庆.中亚热带3种主要人工林的土壤呼吸动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5(3):272-277.
    [4]李录久,扬哲峰.淮北砂姜黑土小麦平衡施肥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0,28(6):780-781.
    [5]丁美丽,陆引罡,赵承.烟地土壤氮素的氮化作用与硝化作用的强度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4):36-39.
    [6]张树兰.几种土壤剖面的硝化作用及其动力学特征[J].土壤学报,2000,37(3):372-379.
    [7]何电源.中国南方土壤肥力与栽培植物施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