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时序InSAR的黄河三角洲沉降监测与建模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三角洲沉降是一个人为与自然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过程。黄河携带了大量泥沙入海,河口三角洲覆盖了20-50米厚的沉积层。沉积层的自然压实导致了该地区的地表沉降。此外,黄河三角洲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地下水的开采也加速了地表的下陷。InSAR作为一种有效的空间大地测量工具,可以提供几十公里范围内的高精度地表形变场。时序InSAR技术在多幅雷达影像组成的干涉网络基础上,识别雷达回波信噪比高的像素。与传统的InSAR技术相比,时序InSAR技术削弱了雷达影像去相干效应的影响,实现了长期的形变序列提取。本研究利用两组雷达影像在黄河三角洲孤岛油田(镇)、孤东油田和仙河镇观测到了每年30毫米以上的不均匀地表沉降。野外调研显示了沉降区域与石油开采之间的耦合。油田周边区域的沉降主要由流体抽取引起,本研究利用椭圆盘孔隙弹性模型反演了孤岛油田的地表沉降,观测与模拟的形变具有一致性。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