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设主体视角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研究——基于南京市江宁区的实证观察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本文以江宁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为例,分析大都市近郊地区的乡村建设和复兴模式。本文首先回顾了江宁三代"美丽乡村"的建设历程,从"主体变迁"的视角重点分析了各个建设阶段的乡村其建设模式和治理机制。研究总结江宁三代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演变规律,即建设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政府主导"走向"多样综合"的过程,并剖析其对近乡村复兴的启示和意义。
引文
[1]吴祖泉.建设主体视角的乡村建设思考[J].城市规划,2015,11:85-91.
    [2]王双喜.乡村治理主体行为有效性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3]彭德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NGO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数据来源:2014江宁统计年鉴
    (2) 数据来源:石塘村村民委员会访谈(2015.6.30)
    (3) 数据来源:马场山访谈(2015.6.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