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社会公平的社区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研究——以《太原市城市社区服务设施规划导则》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全国各个城市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基本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出台了地方标准,大部分地方标准仍然按照居住区-小区-组团的模式进行配建,同时按照上下限确定了各类设施的千人指标。由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中对居住区、小区和组团的规模是按照区间值的人口规模确定,以居住小区为例1万人到1.5万人均属于居住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均可按照小区进行配建,而实际服务人口却相差甚远,同时上下限的千人指标都造成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人均建筑面积的"不确定性"和"不公平性"。《太原市城市社区服务设施规划导则》的研究成果解决了不同规模的住宅小区其人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是一致的,随着小区人口规模的翻倍其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同样翻倍,实现"无极变换",保证小区居民享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公平性"。本文结合太原市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其他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引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2]胡畔,王兴平,张建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问题解读及优化策略探讨——居民需求视角下基于南京市边缘区的个案分析[J].城市规划,2013,10:77~83.
    [3]张大维,陈伟东,李雪萍,孔娜娜.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6,3:99~105.
    [4]周岚,叶斌,徐明尧.探索住区公共设施配套规划新思路:《南京城市新建地区配套公共设施规划指引》介绍[J].城市规划,2006(4):33-37.
    [5]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京政发[2002]22号)[R].2002.1-7.
    [6]上海市建设委员会.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55—2002)[R].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