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百病源于气,治气体自健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气机调畅是生命之常,气机失调为百病之源。中医气机理论用于分析、解释病因病机、症状表现和预后转归,贯穿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疾病前、中、后的几个阶段,对于养生、保健以及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引文
[1]黄帝内经.素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张明雨.中医理论范畴中健康的本质就是气机的调畅——浅析中医学“气机”理论的科学内涵.人类健康理念国际论坛、2次学术年会,2009.
    [3]王米渠.气的当今认识——乃功能基因组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113-114.
    [4]张永忠.论中医学人体之气的实质是新陈代谢.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8-12.
    [5]李梢,张其成.中医学的“气”与熵再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5):9-11.
    [6]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7]朱向东,安耀荣.气机升降理论探析.中医研究,2006,19(9):1-3.
    [8]鞠宝兆.浅论“百病生于气”姜玉宝,吉林中医药,2008.
    [9]明.张介宾,类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10]胡慈姚.论“百病生于气”与气机理论的临床价值.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6):392-394.
    [11]黄朝忠,苏颖.气机理论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1):8-9.
    [12]帅焘,董晓明.气机升降出入理论的临床运用.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1):18-21.
    [13]孙广仁.关于中医学气的功能中的几个问题.中医药信息,2001,18(5):2-4.
    [14]吴闽枫.浅议“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康复作用.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9).
    [15]张俊杰.导引“治未病”.祝您健康,2011(8):20.
    [16]姚智聪.七情对疾病的作用与影响.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90-91.
    [17]严玉莲,王素叶.浅析气学理论对胃病论治的指导作用.福建中医药,2001,32(4):43-44.
    [18]张新海.气机升降理论在治疗胃病中的应用.国医论坛,1997(5):22-22.
    [19]张志峰.升降学说在治疗胃病中的运用举隅.陕西中医,2006,27(1):361-362.
    [20]杨成龙.从气血辩证论治颈性心绞痛经验.2013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分会第十次学术交流大会暨湖南省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第八次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2013.
    [21]杨柱,唐东昕,金亚弦.从气血辨证论治颈性心绞痛经验.中医杂志,2008.49(12):1072-1073.
    [22]张根腾,中医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在肝胆疾病中的运用.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1-2.
    [23]滕晶.从气机的升降出入理论探论失眠症.中国中医急症,2012,21(9):1406-1406.
    [24]张根.气机升降出入理论在心肾疾病中的应用.山西中医,1995(6).
    [25]殷东风.中医“调理气机”法对轻中度癌性疼痛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全国中医药肿瘤学术年会,2011.
    [26]于洁.浅谈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中医临床研究,2014(24):134-136.
    [27]章长立.中医“气”在癌症防治中作用的探讨.全国鲜药学术研讨会,2014.
    [28]张明生,王建纲,张静.理气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7(1):33-3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