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围产期是奶牛泌乳周期中十分重要的时期,该时期由于奶牛经历生理、日粮、环境和管理等变化,干物质采食量急剧下降,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是奶牛多种能量代谢紊乱性疾病发生时期。本文拟从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的产生、改善能量负平衡的管理和营养调控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调控研究和奶牛健康养殖提供参考。围产期奶牛生理变化巨大,机体需要大量营养物质驱动。而此阶段由于产前胎儿对瘤胃的物理性压迫,同时受到营养素及瘦素等激素的影响,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ry matter intake,DMI)下降明显,营养素的摄入量低于机体消耗量,奶牛处于能量负平衡(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状态,此时奶牛易出现多种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如乳房炎等。目前,调控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的方法主要包括管理措施调控和营养手段调控。管理措施主要为利用奶牛的生理特点合理规划和建造牛舍,为奶牛提供良好的舍饲环境,减少奶牛冷热应激等产生;同时根据奶牛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控制奶牛体况,合理调整奶牛饲粮营养,特别是干奶期,其时间长短和营养状况对后期奶牛能量平衡和生产性能均有显著影响。除此之外,借助营养调控手段有助于奶牛顺利度过围产期。利用围产前期和后期奶牛对饲粮能量需要和摄取不同,在保证日粮组成原料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日粮营养成分,不仅有助于节约饲粮成本,更有利于奶牛产后快速恢复。葡萄糖作为反刍动物重要的快速能量物质,研究显示,增加后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以及肝糖输出均能缓解NEB。而奶牛处于NEB状态时,奶牛通过脂肪动员以缓解NEB,因此,大多数奶牛在围产期均经历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和酮病,可通过降低脂肪动员和增加肝脏脂肪酸转运出肝脏等,减少肝脂蓄积大大降低围产期奶牛脂肪肝和酮病的产生,保障肝脏健康。目前,围产期奶牛营养调控主要集中在能量和肝脏代谢等方面,而围产期奶牛瘤胃、小肠微生物区系变化及其与宿主养分代谢、健康等相互关系的研究很少,有待进一步研究。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