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 四、结构篇 第7章 城市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王小鲁 ; 夏小林
  • 年:2000
  • 会议召开时间:2000-12-01
  • 会议录名称: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跨世纪的回顾与展望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F124;F299.2
  • 学会代码:JJYJ
  • 学会名称: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 页数:37
  • 文件大小:1821k
  • 原文格式:O
摘要
<正>我国的城市发展政策和舆论主流强调限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中国的大城市真的太多了吗?从50年代初到90年代末,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直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同时也远远低于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其他国家。目前我国有12亿人口,城市人口只占30%。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只有34座,总共拥有7300万非农业人口,仅仅占全国人口数的6%(1996年数;见国家统计局,1998;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1997,以下简称统计局城调队)。目前,城市化发展不足对经济
引文
邓英陶、姚钢:《产业就业重组与城镇化进程》,载《未来与选择》,1998年5月4日。
    公安部:《关于改革、完善小城镇和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有关问题的说明》,载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培训班教材》,1998年10月。
    郭书田:《农村劳动力分化》,载《经济日报》,1998年8月10日,第5版。
    国家计委长期规划和产业政策司:《加强小城镇规划,促进小城镇有序健康发展》,载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培训班教材》,1998年10月。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历年。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1999。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85,1986。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0~1997。
    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78。
    建设部课题组:《小城镇的城市规划与管理研究》,载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培训班教材》,1998年10月。
    刘国光等编:《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年鉴》,1986。
    马洪、下河边淳主编:《现代日本经济事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日本总研出版股份公司,1982。
    民政部:《中国小城镇发展与规划》,1998年10月。
    聂世闻等:《呼和浩特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市述评》,载《经济日报》,1998年12月27日,第1版。
    钱纳里:《发展型式(1950~1970)》,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1997。
    王小鲁:《农村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国民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研究课题专题报告,1999。
    温铁军:《农村劳动力和过剩人口向小城镇转移中的产权问题》,载《产业论坛》,1998(12)。
    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美国农业》,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愈敬志:《经济持续增长需要城镇化牵弓}》,载《人民日报》,1998年10月26日。
    赵津:《城市的“天然规划师”——论地价变动在近代中国城市发育中的作用》,载《改革》,第113页,1999(1)。
    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编:《国土经济研究》,1982。
    中国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城乡经济关系》研究组:《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流动》,载《未来与选择》,1996年12月13日。
    中国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中国农村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体制变革》,载《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培训班(教材)》,1998年10月。
    赵津:《城市的“天然规划师”——论地价变动在近代中国城市发育中的作用》,载《改革》,第113页,1999(1)。
    Button,K.J.,1976,Urban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The MacMillan Press Ltd,London.
    Lewis,W.A.,1954,"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XXII,May,139-91.
    Lucas,R.E.,1988,"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3-42.
    Romer,P.M.,1986,"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1002-37.
    Solow,R.M.,1956,"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70,February,65-94.
    (1)如果与钱纳里的世界标准模型比较,中国城市水平之低更显得突出。例如,在这个模型中,工业化率为37.9%时,城市化率应为65.8%。中国在1971年工业化率已达到38.2%,但城市化率仅为17.3%,落后于钱纳里模型约48个百分点。改革以来,城市化步伐也有所加快。1992年工业化率与1971年相似,而城市化率提高到27.6%,使两者的差距缩小了10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钱纳里模型38个百分点。
    (2)需要指出,中国城市化率指标中包含有部分高估和低估的成分。主要是:(1)按照1997年统计,全国市镇总人口3.7亿中,建制镇人口至少占1.6亿。而全国建制镇平均规模只有1.04万人,有相当部分建制镇只有几千人。严格说来不能算城市人口。(2)在上述市镇人口中未包括长时间居住在城镇的农村劳动力。以1993年为例,这部分人口约为3904万人,每人平均打工时间为6.75个月(《城乡经济关系》研究组,1996)。两种偏差相抵,并不改变中国城市化率低下的结论。
    (3)图7-7中的x_u曲线不向上弯曲,是由于函数因变量使用了相对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占GDP的比重)。为了观察由政府负担的边际外部成本是否有递增的趋势,我们又将函数(4)的因变量由政府财政开支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之比(lng)换成了财政开支(1nG)。估计结果如下:lnG=0.365lnU+0.076(lnU)~2+7.781。这一结果明白无误地显示了边际外部成本递增的趋势(详见附录)。
    (4)注意:由于使用对数函数,U不能等于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