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东南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年代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华东南热液型铀矿主要分布在赣杭、桃诸、武夷山三个成矿带,包括花岗岩型、火山岩型两类铀成矿类型(陈肇博等,1982)。该地区围岩蚀变作用与成矿关系密切,是铀矿重要的找矿标志(李子颖,2004;闵茂中等,1993)。根据划分蚀变围岩的类型、期次、顺序,进行同位素年代化学研究,对得出铀矿床化的年龄有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对三个成矿带内铀矿田、重点矿床的成矿年龄进行
引文
陈肇博,谢佑新,万国良,季树藩,王灿林,方锡珩.1982.华东南中生代火山岩中的铀矿床.地质学报,(3):235~242.
    陈培荣.2004.华南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的动力学背景及其与铀成矿关系.铀矿地质,(5):266~270.
    李子颖,黄志章,李秀珍,林锦荣.2004.华南铀矿成矿区域特征标志.世界核地质科学,(1):1~4.
    毛景文,谢桂青,李晓峰,张长青,梅燕雄.2004.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与岩石圈多阶段伸展.地学前缘,(1):45~55.
    闵茂中,张祖还,章邦桐.1993.华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矿特征.核科学与工程,(1):67~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