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谈我国城市地质灾害及防治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的加速,人们的工程、经济活动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强大力量改变着我们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改变着地质环境。这种改变一旦恶化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城市地质灾害是一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人为和自然的共同作用下的新型地质灾害。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的几种主要类型、成因及危害,分析了我国城市地质的研究方向,探计性的提出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治理建议。
引文
[1]董青,苏明伟.浅谈我国地质灾害与防治[J].工业技术,2012,(4):6.
    [2]苏涛.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防治措施[J].决策管理,2009,(9):17-18.
    [3]赵安文.城市地质灾害的特征及防治建议[J].华北国土资源,2004(2):21-23.
    [4]陈燕,孟凡熙.浅谈我国地质灾害与防治[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139-140.
    [5]马晓龙.对我国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J].中国化工贸易,2011,(6):7-9.
    [6]楚占昌,柳源.我国城市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1991,(2):17-19.
    [7]彭珂珊.我国城市地质灾害之危害及防治对策[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2):92-97.
    [8]孙建华,王建华.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1998,(3):60-65.
    [9]徐怀礼.可持续发展思想与灾害治理模式创新[J].现代商业,2016,(3):185-186.
    [10]唐川,许强.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探讨[J].工程地质学报,2009,(1):56-61.
    [11]高亚峰,高亚伟.中国城市灾害的类型及防治[J].城市地质,2008,3(2):8-10.
    [12]毕明丽.城市地质灾害勘察中地球物理方法的应用效果[J].价值工程,2014,30(1):40-43.
    [13]王庚纲.城市规划与地质灾害[J].防灾博览,2011,(1):40-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