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析中国古代测绘历史在博物馆中的展陈框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针对目前对中国古代测绘历史的研究没有与博物馆学科相结合,难以在博物馆中展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国古代测绘历史框架。文章基于对中国古代测绘历史的分析研究,按照博物馆展陈的规律,将历史按时间顺序分成萌芽、奠基、发展与繁荣、衰弱与转折4个阶段,每个阶段归纳为若干问题,并结合这些问题梳理测绘历史。这种方法较好地平衡了历史的严谨性和展览的趣味性之间的矛盾。文章所提的中国古代测绘历史框架,不仅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中国古代测绘历史,而且能够保证展陈历史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有利于让社会大众认识测绘、了解测绘,宣传测绘历史和文化。
引文
[1]齐玟.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策划与实施[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97-105.
    [2]顾音海.城市历史博物馆的展项提炼[J].都会遗踪,2012,(3):142-145.
    [3]赵明远.博物馆陈列内容设计的一些思考[J].博物馆研究,2000,(3):16-17.
    [4]《中国测绘史》编辑委员会.中国测绘史(第一卷)(第二卷)[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2:4-5.
    [5]潘晟.地图的作者及其阅读[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10-14.
    [6]《地图的见证》编辑委员会.地图的见证[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12:6-7.
    [7]王廷述.中国古代测绘[J].西部资源,2012,(5):52-53.
    [8]廖克,喻沧.中国地图学史[M].北京:测绘出版社,2010:39-42.
    [9]牛汝辰.自秦至元中国地图测绘的辉煌及其遗憾[J].测绘科学.2007,(6):202-203.
    [10]蓝勇.中国历史地图集编绘的历史轨迹和理论思考[J].史学史研究,2013,(2):57-63.
    [11]余定国.中国地图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52-157.
    [12]万邦.建立国家地图博物馆势在必行[J].中国测绘,2016,(1):28-29.
    [13]解旭东.中国古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J].机械管理开发,2012,(3):131-132.
    [14]杰里米·布莱克.地图的历史[M].山西:希望出版社,2006:200-202.
    [15]宋鸿德,张儒杰.中国古代测绘史话[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132-134.
    [16]张佳静.西方等高线法在晚清时期的传入与发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15,36(4):424-44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