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灾毁土地作物生长状况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引言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大量耕地损毁甚至灭失,如何恢复利用受损的土地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灾毁土地复垦、修复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多,如彭轩明等、谷庆宝等、杨尽等对灾害损毁土地恢复利用提出了相应复垦措施,对灾区耕地在数量上进行极大的补充~([1-3])。但是,恢复后的土地在质量上能否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目前还难以快速、实时、动态地判别,其原因是灾毁土地具有
引文
[1]彭轩明,李会中,林晓.三峡库区基于滑坡治理的土地整理模式探讨.人民长江,2006,7(4):89-92.
    [2]谷庆宝,林玉锁,王金生,等.地震灾区城乡土壤环境保护应急对策与建议.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4):6-7.
    [3]杨尽,杨继伦,杨波,等.汶川地震损毁土地整理复垦模式研究.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2009)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
    [4]宋晓宇,王纪华,刘良云,等.利用航空成像光谱数据进行冬小麦产量预测.遥感技术与应用,2004,19(3):168-172.
    [5]宋晓宇,王纪华,薛绪掌,等.利用航空成像光谱数据研究土壤供氮量及变量施肥对冬小麦长势影响.农业工程学报,2004,20(4):45-49.
    [6]Jarmer T.Spectroscopy and hyperspectral imagery for monitoring summer barle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13,34(17):6067-6078.
    [7]张东彦,刘镕源,宋晓宇,等.应用近地成像高光谱估算玉米叶绿素含量.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3):771-7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