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区乡村给排水基础设施配置方法研究——以长阳县沿头溪流域两河口村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基础设施对于山区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状山区乡村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民的生活、生产需求。本文通过对山区给排水基础设施发展现状及困境的梳理,提出了基于实效性的乡村给排水基础设施配置方法,通过对山区乡村主要的六大给排水基础设施的投资价格与管网投资金额进行比较,得出规划人口规模和给排水管网长度两个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在对两河口村域内的居民点进行居住斑块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对规划人口规模和给排水管网长度这两个变量的进行模拟,得出了村域内适合各类型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范围,以此来指导两河口村的给排水基础设施配置规划工作。
引文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 50188-20007镇规划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城乡建设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3]齐欣,郭威威,窦伟.庆阳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14,08:60-63.
    [4]姜磊,雷国平,张健,张怡然,李佳.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及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3,01:224-229+307.
    [5]陈令.西南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分析--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2013,11:66-69.
    [6]焦清源.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7]黄建美.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给排水规划研究[J].民营科技,2014,06:194.
    [8]王俊岭,赵辉,单彦名.北京农村基础设施配置标准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06,03:25-27.
    [9]张能,武廷海,林文棋.农村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配置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13.
    [10]戴忱.城乡统筹规划中的给排水基础设施配置方法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工程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8.
    [11]王娟.基于GIS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3.
    [12]吴忠思.丘陵山区村域农村居民点集中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