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北碚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北碚区2013年生态足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北碚区的总人均生态足迹为1.2404公顷/人,其中生物资源足迹为0.2943公顷/人,碳足迹为0.9461公顷/人。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北碚区人口对各种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需求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北碚人均生态足迹的构成中,化石燃料所占的比例最大,耕地次之,人均耕地足迹和人均能源足迹之和占总人均生态足迹的92%,可见人们日常生活的绝大部分消耗,都体现在了对化石燃料用地和耕地的需求上,所以北碚区应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力,提倡低碳的生活方式,不断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生产、消费情况。要遏制这种趋势的继续发展,北碚区必须在逐渐减少建筑用地和化石能源消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变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引文
[1]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6):776-782.
    [2]杨开忠,杨咏,陈洁.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6):630-636.
    [3]王彦彭.我国生态承载力的综合评价与比较[J].统计与决策,2012(7):114-118.
    [4]刘宁辉,彭希哲.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J].生态学报,2064,24(10):2257-2262.
    [5]伴晓淼,温洪艳,宋保华,等.基于生态足迹的石家庄市生态承载力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12):1074-1077.
    [6]梅志敏.基于生态足迹的贵州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9,37(8):198-201.
    [7]刘秀丽,张勃,昝国江,等.基于生态足迹的甘肃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情景预测①[J].ARID LAND GEOGRAPHY,2013,36(1).
    [8]郭秀锐,杨居荣,毛显强.城市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以广州为例[J].地理研究,2003,22(5):654-662.
    [9]张喜梅.基于生态足迹的重庆市生态安全动态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
    [10]王小丽.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动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11]李营刚,蒋勇军,丁馨怡.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重庆市涪陵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73-77.
    [12]吴健生,李萍,张玉清.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地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J].资源科学,2006,30(6):850-856.
    [13]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J].生态学报,2001,21(9):1484-14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