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与中非关系的全面提升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是当前中非合作的亮点,是中非关系大有可为的新的"增长点"。如果说21世纪以来中非关系正在全面升级,那么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则是这种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中非双方秉持相互平等、互学互鉴、超越意识形态的原则,在经济发展、政府治理能力、政党建设等领域开展务实而坦诚的经验交流,必将有助于非洲国家探寻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并提升治理能力,有助于中非关系的提质增效和全面推进,也有助于中国提升国际形象和话语权并由此增进自身的软实力。
China-Africa governance experience exchanges is a new and promising "growth point" for China-African cooperation,and it is also a full demonstration of the comprehensive upgrading of China-Africa relations since21 st century.China and African countries can have candid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of lessons in the area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governance capacity and party building.Such kind of governance experience exchanges will not only help African countries to explore their own development road and improve their governance capacity,but also benefit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China-Africa relations and its quality,and help China to raise its international voice,national image and soft power.
引文
(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年版,第1—58页。
    (1)对非人力资源培训的规模不断扩大,2000年首届论坛会议提出此后三年共计培训非洲各类人才7千人次,2003年第二届、2006年第三届、2009年第四届、2012年第五届、2015年第六届会议提出的培训人数规模分别达到1万人次、1.5万人次、2万人次、3万人次和4万人次。
    (1)2000年,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称非洲为“绝望的大陆”;十年后的2011年,同样是该杂志的封面文章,则把非洲描绘为一个冉冉升起、充满机遇的“希望的大陆”。
    (2)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崛起非洲的贫困》显示,非洲人均每日消费低于1.9美元的人口比熏从1990年的56%减少到2012年43%,但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及发展不均衡等原因,非洲的贫困人口总数反而增加了1亿,即从2.84亿增至3.84亿。Kathleen Beegle,Luc Christiaensen,Andrew Dabalen&Isis Gaddis,"Poverty in rising Africa",World Band Group,Washington DC,2016,pp.3-4.
    (3)African Union Commission,Agenda 2063:The Africa We Want,final edition,Popular Version,January 2015,pp.2-10.
    (4)《“中国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载《人民日报》2015年12月7日,第15版。
    (1)在2016年4月召开的第五届中非智库论坛会议上,卢旺达基加利大学校长、总统高级顾问马纳塞·恩许蒂(Manasseh Nshuti)和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经济学教授哈弗莱·莫西(Humphrey Moshi)等人在发言中,均问及中国经济发展奇迹的“秘密”(secrets)。
    (1)何为国家治理能力?它指国家或政府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基本社会秩序,并为民众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的能力。王绍光、胡鞍钢等人认为,国家职能与相应的能力包含八个基本方面:维护国家安全与公共秩序的能力(强制能力);动员与调度社会资源的能力(汲取能力);培育与巩固国家认同和社会核心价值的能力(濡化能力);维护经济与社会生活秩序的能力(监管能力);确保国家机构内部的控制、监督与协调的能力(统领能力);维护社会分配正义的能力(再分配能力);将民众参与需求纳入制度化管道的能力(吸纳能力);协调不同利益、形成公共政策的能力(整合能力)。(壬绍光、胡鞍钢、周建明:《第二代改革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制度建设》,载《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2期,第90—95页)
    (2)Anjali Thomas Bohlken,"Coups,Elections and the Predatory State",New York Universi ty,August 10,2009,https://files,nyu.edu/at697/public/JoTP_08072009_identified.pdf;Boaz Moselle&Ben Polak,"A Model of a Predatory State",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Organiza tion,Vol.17,2001,pp.1-33.
    (3)《易卜拉欣非洲国家治理指数》旨在为非洲国家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增强政府执政能力,推动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进程。该指数通过综合衡量各国的“安全与法治”、“公民参与和人权”、“可持续的经济机会”、“人类发展”等指标计算而成。按治理绩效由高到低的顺序,2014年排在前十的国家是:毛里求斯、佛得角、博茨瓦纳、南非、纳米比亚、塞舌尔、加纳、突尼斯、塞内加尔、莱索托;排在后十位的国家是: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利比亚、刚果(金)、乍得、厄立特里亚、苏丹、中非、南苏丹、索马里。(“2015 Ibrahim Index of African Govemance
    (1)African Union,Agenda 2063:The Africa We Want,Popular Version,3rd Edition,Addis Ababa,Ethiopia,January 2015,p.19.
    (2)[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黄胜强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3)刘鸿武:《非洲治理与发展难题之破解:中国的视角》,载《新战略研究》2013年第1期,第28—42页。
    (4)所谓“法理国家”是指在西方殖民者的分割占领下根据相关国际法或实践的要求人为创造出来的,“经验国家”则是历史上各族群通过相互交流与融合而历史地形成的,如亚洲和欧洲的一些民族国家。(郝时远:《关于中华民族建构问题的几点思考》,载《中国民族报》2012年4月20日)
    (1)亨廷顿提醒到,在发展中国家开启现代化进程的初始时期,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往往不是促进政治稳定,反而成为政治动荡的诱因,成为革命的“催化剂”而非“替代物”。因此,作为西方民主的最忠诚的拥护者之一,亨廷顿曾断言,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政治秩序较之经济发展和民主化更为首要,([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6页)
    (2)罗建波:《非洲国家治理难题与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载《西亚非洲》2015年第3期,第74—97页。
    (1)福山曾仔细地分辨过国家权力范围与国家能力大小的关系。“前者主要指政府所承担的各种职能和追求的目标,后者指国家制定并实施政策和执法的能力特别是干净的、透明的执法能力——现在通常指国家能力或制度能力。”([美]弗朗西斯·福山:《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1)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5—14页。
    (2)罗建波:《非洲国家治理难题与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载《西亚非洲》2015年第3期,第74—97页。
    (1)刘鸿武:《非洲治理与发展难题之破解:中国的视角》,载《新战略研究》2013年第1期,第28—42页。
    (2)林尚立:《政党、政党制度与现代国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理论反思》,载《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9期,第5—14页。
    (1)习近平:《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载《人民日报》2013年3月26日,第2版。
    (2)谢益显主编:《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85—390页。
    (3)《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载《人民日报》2015年12月5日,第5版。
    (1)张宏明:《如何辩证地看待中国在非洲的国际处境——兼论中国何以在大国在非洲新一轮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载《西亚非洲》2014年第4期,第4—24页。
    (2)罗建波:《非洲国家治理难题与中非治国理政经验交流》,载《西亚非洲》2015年第3期,第74—97页。
    (3)[美]乔舒亚·库珀·雷默:《附录:北京共识》,载乔舒亚·库珀·雷默等编《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333页。
    (1)罗建波、刘鸿武:《中国在世界的角色》,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1月29日,第22版。
    (2)刘鸿武:《中非关系30年:撬动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结构的支点》,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1期,第80-88页。
    (3)罗建波:《亚非复兴进程与世界地缘政治转变》,载《西亚非洲》2009年第5期,第12-1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