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嘉陵江浮游植物群落及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嘉陵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支流之一,其下游为重庆市集中饮用水源区,研究嘉陵江的水生态环境对保障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和嘉陵江下游饮用水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于20ll-2015年对嘉陵江的浮游植物群落及水体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嘉陵江水生态环境变化明显,草街水库蓄水后对嘉陵江浮游植物和水质的影响作用已初步显现。研究期间浮游植物密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细胞密度较2011年上升了一个数量级;群落结构为硅藻-隐藻-甲藻格局,但较2011年,隐藻和甲藻相对密度逐年上升,硅藻门相对密度显著下降。多样性指数表明嘉陵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复杂性相对较好,但浮游植物分布格局差异逐渐增大。嘉陵江水体富营养化指数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富营养化程度增加,从2011年的贫-中营养水平演变到现在的整体上中营养,个别断面出现重度富营养化。
引文
[1]邓洪平,陈锋,王明书,等.嘉陵江下游硅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10,34(2):330-335.
    [2]郭蔚华,王柱,贺栋才,等.三峡175米蓄水期间春季嘉陵江出口段藻类变化[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3):69-73.
    [3]郭春燕,冯佳,谢树莲.山西晋阳湖浮游藻类分布的时空格局及水质分析.湖泊科学,2010,22(2):251-255.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5]胡鸿钧,魏印心.中国淡水藻类—系统、分类及生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6]龙天渝,刘腊美,郭蔚华,等.流量对三峡库区嘉陵江重庆主城段藻类生长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4):104-108.
    [7]沈韫芬,章宗涉,龚循矩,等.微型生物监测新技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119-139.
    [8]周谐,郑坚,黄书铭,等.三峡库区重庆段浮游藻类调查及水质评价.中国环境监测,2006,22(4):70-73.
    [9]张智,宋丽娟,郭蔚华,等.重庆长江嘉陵江交汇段浮游藻类组成及变化[J].中国环境科学,2005,25(6):695-699.
    [10]章宗涉,黄祥飞.淡水浮游生物研究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