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联苯、咔唑三苯胺空穴传输材料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解决日益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几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成为光伏领域的研究热点[1]。在钙钛矿电池中,空穴传输层具有优化界面、调节能级匹配性等作用,有助于获得更高的能量转化效率[2]。目前,基于spiro-OMeTAD作为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电池的PCE已经提高到22.1%[3],显示极具潜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spiro-OMeTAD相对较低的空穴迁移率且合成条件苛刻,纯化困难,导致价格很高。因此设计和合成更加经济高效的空穴传输材料是使钙钛矿太阳电池走向商业化的重要一步。本研究中,利用C-N偶联的方法一步制备分别以联苯和咔唑为核心的三芳胺化合物(TDAB和TDAC)。这个合成过程步骤简单、产率高且产物纯度高。其中TDAB得到了单晶结构的证实,它呈现了一个扭曲的三维结构。图1是两个分子的结构示意图以及钙钛矿电池I-V曲线。化合物TDAB和TDAC都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且能级匹配,基于它们的FA_xMA_(1-x)PbI_(3-y)Br_y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分别为13.6%和11.5%。
引文
[1]Yang,W.S.;Noh,J.H.;Jeon,N.J.;Kim,Y.C.;Ryu,S.;Seo,J.;Seok,S.I.Science 2015,348,1234.
    [2]Calil,L.;Kazim,S.;Gratzel,M.;Ahmad,S.Angew.Chem.Int.Ed.2016,55,14522.
    [3]https://www.nrel.gov/pv/assets/images/efficiency-chart.pn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