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农业组合措施与化学措施对加工型马铃薯晚疫病防效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以甘肃河西走廊加工型马铃薯晚疫病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处理、种薯处理、栽培方式、灌水次数和NPK配合等5种农业组合措施与化学防治配套措施的田间小区试验,旨在研究自然条件下,西北干旱区加工型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农业组合措施应选择最佳的密度为6 000株/667 m~2,种薯处理选择整薯消毒、切块消毒2种方式,防效增产率分别高于对照38.7%、26.1%,防效分别达93.0%、57.4%。栽培方式以垄作覆膜压土、垄作覆膜为主,防效增产率分别高于对照24.2%、15.4%,防效分别达63.3%、81.3%。适宜的灌水次数2~3次,并有利于控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N 50 kg/hm~2、P2O5 135 kg/hm~2、K2O 175 kg/hm~2防效高,且增产幅度大。采用687.5 g/L银法利SE、70%安泰生WP和50%瑞毒锰锌WP进行土壤处理、灌根处理、叶面喷雾是防治晚疫病较好的药剂和施药方法。故在西北干旱地区自然条件下,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以农业组合措施和化学防控配套是防治加工型马铃薯晚疫病的最佳综合防治技术。
引文
[1]达存莹,岳云,贾秀苹.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主粮化发展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3):38-42.
    [2]姚玉璧,万信,张存杰,等.甘肃省马铃薯晚疫病气象条件等级预报[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445-448.
    [3]姚玉璧,张存杰,万信,等.黄土高原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发展与气象条件关系的研究—以甘肃定西市为例[J].植物保护,2008,34(4):90-92.
    [4]李继平.甘肃马铃薯晚疫病菌群体结构及病害治理技术研究[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3.
    [5]雷玉明,张建朝,费永祥,等.马铃薯种薯病原菌分离与区系研究[J].种子,2010,29(5):25-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