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孤岛工作面微震特征参数识别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陈鹏 ; 陈学习
  • 年:2016
  • 作者机构: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 论文关键词:微震 ; 冲量 ; 频度 ; 冲击地压 ; 构造应力
  • 会议召开时间:2016-09-01
  • 会议录名称:第十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TD324
  • 学会代码:ZGMT
  • 学会名称:中国煤炭学会
  • 页数:7
  • 文件大小:2419k
  • 原文格式:O
摘要
为了研究矿山微震活动中冲击地压演化规律,预测工作面的矿震及矿震诱发冲击可能,对千秋煤矿21141孤岛工作面的微震事件进行了冲量、频度和时空强度的动态分析,分析了微震活动的相似特征。结果表明:微震冲量和频度在空间分布出现区域集中现象;构造应力场的叠加和覆岩运动影响下,造成微震冲量的积累,易出现煤岩体失稳破坏,易引发冲击地压;同时,减慢回采速度微震冲量集中区明显降低,说明降低回采扰动能降低冲击危险性;工作面微震冲量和频度在工作面前方的影响范围为200 m,可通过危险区强卸压和超前支护降低冲击地压的危险性。
引文
[1]何满潮.深部开采工程岩石力学的现状及其展望[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8-94.
    [2]李学龙.千秋煤矿冲击地压综合预警技术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3]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深部开采岩体力学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6):2803-2813.
    [4]窦林名,何学秋.冲击矿压防治理论与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5]何满潮,谢和平,彭苏萍,等.深部开采岩体力学及工程灾害控制研究[J].煤矿支护,2007,3:1-14.
    [6]潘一山,李忠华,章梦涛.我国冲击地压分布,类型,机理及防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1):1844-1851.
    [7]T.Li,M.F.Cai,M.Cai.A review of mining-induced seismicity in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Mining Sciences,2007,44(8):1149-1171.
    [8]曲效成,姜福兴,于正兴,等.基于当量钻屑法的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技术研究及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11):2343-2351.
    [9]姜福兴,杨淑华,成云海,等.煤矿冲击地压的微地震监测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6,49(5):1511-1516.
    [10]王恩元,何学秋,窦林名,等.煤矿采掘过程中煤岩体电磁辐射特征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5,48(1):216-221.
    [11]姜福兴,王存文,杨淑华,等.冲击地压及煤与瓦斯突出和透水的微震监测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7,35(1):26-28.
    [12]窦林名,何学秋.煤矿冲击矿压的分级预测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36(6):717-722.
    [13]陆菜平,窦林名,曹安业,等.深部高应力集中区域矿震活动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2302-2308.
    [14]曹安业,窦林名,秦玉红,等.高应力区微震监测信号特征分析[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7,24(2):146-149,154.
    [15]李楠.微震震源定位的关键因素作用机制及可靠性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4.
    [16]成云海,姜福兴,张兴民,等.微震监测揭示的C型采场空间结构及应力场[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26(1):102-107.
    [17]陆菜平,窦林名,吴兴荣,等.煤岩冲击前兆微震频谱演变规律的试验与实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3):519-5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