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愁的滋味”——探讨湖南传统村落的特征与类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传统村落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是传承乡愁的重要方式,也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背景下城乡规划学科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湖南省传统村落数量众多、特色鲜明,承载着湖湘文化的根基和灵魂。本文在对湖南省传统村落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了其保护发展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建设格局与风貌、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地域文化等特征进行了归纳,并品尝出乡愁的民族、血统、文化、历史等味道。
引文
[1]湖南省传统村落档案数据库资料
    [2]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2015—2030)
    [3]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技术导引
    [4]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6(1):102-107;
    [5]伍国正,吴越.传统村落形态与里坊、坊巷、街巷——以湖南省传统村落为例[J].华中建筑,2007,04:90-92.
    [6]何峰.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
    [7]张小辉.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探究[J].中华民居,2014(4):1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