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青藏两地制盐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特征——兼论制盐传统村落的利用与保护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何春 ; 黄敏玲
  • 关键词:青藏两地 ; 传统晒盐村落 ; 利用 ; 保护
  • 中文刊名:QZLT
  • 英文刊名:Tibetan Plateau Forum
  • 机构:云南民族大学;南宁师范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青藏高原论坛
  • 年:2019
  • 期:v.7;No.25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清代以来川滇藏交界区盐税改革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项目号:15XMZ01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QZLT201901003
  • 页数:8
  • CN:01
  • ISSN:63-1077/C
  • 分类号:13-20
摘要
澜沧江流域的上游和源头,均分布有盐场或盐田,其中青海省囊谦县境内有8个盐场,西藏自治区芒康县境内有盐井盐田,两地直线距离400公里,但是均采用晒盐技术。围绕盐的生产、运销和贸易,两个地区均形成了重要的晒盐村落,其中囊谦县境内的多伦多村和芒康县境内的上盐井村,依次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而这两个村落的入选均和当地有重要的盐场直接相关。作为传统古村落,历史上因盐而兴,如今在工业化背景下,多数地方的盐业生产早已不需要靠传统的方式进行生产,低效率、质量差、产量低的制盐技术自然被淘汰。如今,上述盐区已经停止产盐,只有少部分的盐场还在继承传统技术,以盐为生。当下,传统村落的利用和保护不断受到重视,作为特殊的传统村落类型之一,晒盐村落同样应该受到重视,利用这类村落特有的文化特征,对其加以利用,这样可以通过利用来促进保护。
        
引文
[1]王小明.传统村落价值认定与整体性保护的实践和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2).
    [2]陈胜尧.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价及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D].福建农林大学,2014.
    [3]潘鲁生,李文华.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发展探析——基于八省一区田野调查的实证研究[J].装饰,2017,(11).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2-04/24/content_21 21340.htm[OB/OL],(2012-04-24)[2018-12-25].
    [5]贾鸿键,索南旦周.青海玉树州囊谦县两处盐场调查概况[J].南方文物,2015,(01).
    [6]陈小燕.囊谦县降水气候特征及气象服务对策[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
    [7]坚赞才旦,王霞.百味之首在澜沧江源头——青海囊谦泉盐产销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18,(01).
    [8]坚赞才旦,王霞.百味之首在澜沧江源头——青海囊谦泉盐产销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18,(01).
    [9]俞长海.青海玉树多伦多盐场传承藏族传统工艺的古盐场[J].中国文化遗产,2010,(05).
    [10]贾鸿键,索南旦周.青海玉树州囊谦县两处盐场调查概况[J].南方文物,2015,(01).
    [11]贾鸿键,索南旦周.青海玉树州囊谦县两处盐场调查概况[J].南方文物,2015,(01).
    [12]李水城.大力加强对民族盐业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盐业考古”专栏导读[J].南方文物,2010,(01).
    [13]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01).
    [14]冀婷婷.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居业,2018,(02).
    [15]冀婷婷.传统村落的概念和文化内涵[J].居业,2018,(02).
    [16]邵秀英,李静.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评价及案例研究——以碛口古镇为例[J].旅游科学,2007,(06).
    [17]曾大兴.文学地理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30.
    [18]周尚意,孔翔.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301.
    [19]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417.
    [20]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R].张娟.环境科学知识[M].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172.
    [21]宿白.宿白先生呼吁保护芒康盐井的信.单霁翔.单霁翔回复宿白先生的信[N].中国文物报,2009-9-9,第2版.
    [22]芒康县旅游收入破千万元大关[N].西藏日报,2010-2-2,第5版.
    [23]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travel/2012/0921/922095.shtml.
    (1)见李何春:《西藏芒康县和青海囊谦县两地传统晒盐技术的比较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2)见李何春:《西藏芒康县和青海囊谦县两地传统晒盐技术的比较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