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学“湘军”的命名及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Name of “Xiang Army” in Literature and Its Significance
  • 作者:唐伟
  • 英文作者:TANG Wei;Chinese Writers Association;
  • 关键词:文学湘军 ; 文化研究 ; 地域文化 ; 当代批评
  • 英文关键词:Xiang Army of Literature;;Cultural studies;;Regional culture;;Contemporary criticism
  • 中文刊名:ZWXY
  • 英文刊名:Research of Chinese Literature
  • 机构: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30
  • 出版单位:中国文学研究
  • 年:2019
  • 期:No.132
  • 语种:中文;
  • 页:ZWXY201901024
  • 页数:7
  • CN:01
  • ISSN:43-1084/I
  • 分类号:164-170
摘要
从当代文学批评谱系的角度说,文坛地方军的涌现,最初源于"湘军"的崛起及其命名。从"湘军"到文学"湘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湖南作家群因接连斩获全国文学大奖而获别称闻名,而此后"陕军"东征、文学"豫军"等文坛造"军"运动的兴起,一方面是受文学"湘军"命名的启示,另一方面也是各地方作协极力凸显政绩的结果。在文坛地方军自我本质化、历史化的进程中,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注脚,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学的相互阐释,汇集成中国当代批评的"文化研究"潮,并与西来的"文化研究"合流,由此构成了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多维复杂面貌。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edigree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the emergence of local armies in the literary world originated from the rise of the"Xiang Army"and its naming. From the "Xiang Army"to the"Xiang Army"literature,Hunan writers groups at the turn of the 1970 s and 1980 s became famous for winning the National Literature Awards one after another,but afterwards the"Shaanxi military"expedition to the east,the literary of"Henan military"and some other army movement in the literature world had been rising,which were inspired,on the one hand,by the name "Xiang Army",on the other hand,by the result of the performance by all the local writers in trying to highlight achiev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local army's self-essentialization and historicization in the literary world,regional culture provides an important footnote,and mutual interpret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local literature brought together into the "Cultural Studies"tid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riticism,and combined with "Cultural Studies"from the west,which constituted the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lex features of Chinese cultural studies in the 1990's.
引文
(1)王伟文述何雯:《文学湘军30年回眸》,《中国文化报》2012年1月4日。
    (2)唐徽:《天下湘军》,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第1页。
    (3)张勤:《湘、淮两军军系差异浅析》,《安徽史学》1995年第2期。
    (4)据罗尔纲先生统计,湘军各级将领及幕府、帮办主要人物共183人,其可考的179人中,书生出身的104人,占总数的58%;武途出身的75人,占总数的42%。
    (5)其中,获中国作家协会优秀中篇小说奖的湖南作家、作品有:叶蔚林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芙蓉》1980年第3期,1977-1980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一等奖获奖作品)、孙健忠的《甜甜的刺莓》(《芙蓉》1980年第1期,1977-1980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获奖作品)、水运宪的《祸起萧墙》(《收获》1981年第1期,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谭谈的《山道弯弯》(《芙蓉》1981年第1期,1981-1982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获奖作品);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湖南作家、作品有:周立波的《湘江一夜》(《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叶蔚林的《蓝蓝的木兰溪》(《人民文学》第6期,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韩少功的《西望茅草地》(《人民文学》第10期,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韩少功的《飞过蓝天》(《中国青年》1981年第13期,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古华的《爬满青藤的木屋》(《十月》1981年第2期,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蔡测海的《远处的伐木声》(《民族文学》第10期,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萌芽》1983年第5期,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刘舰平的《船过青浪滩》(《萌芽》1983年第7期,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何立伟的《白色鸟》(《人民文学》1984年第10期,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获奖作品)。
    (6)(10)(15)(37)叶蔚林:《“重振”口号之置疑》,《文学自由谈》2002年第2期。
    (7)海顺:《湘军雄风今犹在》,《理论与创作》1993年第2期。
    (8)柏定国:《关于“重振文学湘军”问题的综述》,《云梦学刊》2003年第1期。
    (9)余开伟:《反思文学湘军》,《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年4月。
    (11)张厚余:《我省农村题材小说的症结》,《晋阳学刊》1985年第1期。
    (12)程德培:《小说创作中的阳刚之美》,《文艺评论》1985年第2期。
    (13)魏丁:《正在形成中的浙江乡土文学》,《探索》1985年第3期。
    (14)孙荪:《文学豫军论》,《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6)余开伟:《反思文学湘军》,《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年4月。
    (17)1991年,湖南作家连续的评奖失利和文学队伍的严重分化,令讲求功利的湖南文艺界再也坐不住了,大型文学丛刊《芙蓉》率先开辟专栏,邀约作家、编辑家和评论家参与“重振湘军雄风”笔谈;《理论与创作》杂志1992年第1至第3期连续开辟专栏,共刊登了9篇文章参与“重振湘军雄风”的讨论文章。
    (18)胡宗健:《湖南小说家论-关于地域空间意识和艺术变革意识》,《当代作家评论》1987年第3期。
    (19)李丹梦:《文学“乡土”的历史书写与地方意志---以“文学豫军”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创作为中心》,《文艺研究》2013年第10期。
    (20)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由《人民文学》主办,事实上也是在中国作协的领导下开展相关工作的。
    (21)(22)本刊记者:《报春花开时节---记一九七八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活动》,《人民文学》1979年第5期。
    (23)(24)余开伟:“文学湘军”出路何在?《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5期。
    (25)以“东北作家群”为例,除了广为熟知的萧红、萧军、端木蕻良等外,在“东北作家群”的名义下,其他一些并不知名的东北作家也由此登上了文坛,1936年,由汇文书店出版的《东北作家近作集》收录了陈凝秋的《东路线上》、白朗的《沦陷前后》、宇飞的《土龙山》等作家作品。
    (26)查询时间截止2013年10月7日。
    (27)胡宗健:《文坛湘军》自序,《文坛湘军》,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
    (28)刘起林:《地域文化美质:“文学湘军”兴盛的根本优势》,《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4期。
    (29)樊星:《1990年代文学的神秘文化思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第8期。
    (30)任孚先,王光东:《山东新时期小说论稿》,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96页。
    (31)“文化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CCCS)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此即“伯明翰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德·威廉斯、斯图亚特·霍尔等。
    (3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2页。
    (33)白烨:《作为文学、文化现象的“陕军东征”》,《小说评论》1994年第4期。
    (34)不少人认为“陕军东征”是一种商业炒作,相关代表性文章有:五湖的《也炒“陕军东征”》(《小说评论》1994年第1期)、旻乐的《赝品时代---关于“陕军东征”及当代文化的笔记》(《文艺评论》1994年第3期)、张志忠的《陕军东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1993:众语喧哗〉选四》(《文艺评论》1998年第3期)、何璐的“陕军东征”现象研究之一-文学与传媒的联袂自救(《南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等。
    (35)宋剑华、陈丽红:《现代文学的“地方味”》,《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3期。
    (36)严家炎:《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总序,《理论与创作》1995年第1期。
    (38)梁鸿:《所谓“中原突破”---当代河南作家批判分析》,《文艺争鸣》2004年第2期。
    (39)冯肖华:《劲旅的换代与强势的消长--文学陕军创作流变的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2期。(责任编辑:周仁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