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鲁迅《朝花夕拾》的创作心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立斌
  • 关键词:《朝花夕拾》 ; 创作心态 ; 精神家园 ; 自我超越
  • 中文刊名:FJXB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25
  • 出版单位: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 年:2018
  • 期:v.19;No.204
  • 语种:中文;
  • 页:FJXB201807030
  • 页数:5
  • CN:07
  • ISSN:35-1240/G4
  • 分类号:112-116
摘要
《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回忆性散文集,是鲁迅用温馨柔情的笔调所构建出的一个"精神家园",表现出与其他创作不同的心态。在又一次面临精神危机时,鲁迅选择从记忆中寻找力量来反抗绝望。探讨《朝花夕拾》的创作心态,反映出鲁迅在面对压抑的时代环境和精神危机时内心的精神诉求,也展现了鲁迅从精神危机中走出而完成自我超越的追求。
        
引文
[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37.
    [2]薛绥之.鲁迅生平资料汇编(第四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359.
    [3]俞芳.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
    [4]王得后.《两地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270.
    [5]薛绥之.鲁迅生平资料汇编(第三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373.
    [6]鲁迅.鲁迅著译编年全集(柒)[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9.
    [7]林志浩.鲁迅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257.
    [8]鲁迅.两地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9]鲁迅.鲁迅全集(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9-230.
    [10]竹内好.鲁迅[M].李心峰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65.
    [11]丸尾常喜.耻辱与恢复——《呐喊》与《野草》[M].秦弓,孙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2]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48.
    [13]汪晖.呐喊·自序讲稿[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14]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22.
    [15]钱理群.与鲁迅相遇[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267.
    [16]王瑶.论鲁迅的《朝花夕拾》[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3-16.
    [17]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222.
    [18]鲁迅.鲁迅散文诗歌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9.
    [19]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2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