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风险社会下侵权法的功能变迁与制度建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unctional Changes and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Tort Law in Risk Society
  • 作者:何国强
  • 英文作者:He Guoqiang;
  • 关键词:风险社会 ; 侵权责任法 ; 权利救济功能 ; 风险控制功能 ; 风险分配功能
  • 英文关键词:Risk Society;;Tort Liability Law;;Right Relief Function;;Risk Control Function;;Risk Allocation Function
  • 中文刊名:ZHEN
  • 英文刊名: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 机构:广东警官学院法律系;
  • 出版日期:2019-07-05
  • 出版单位:政治与法律
  • 年:2019
  • 期:No.290
  • 语种:中文;
  • 页:ZHEN201907009
  • 页数:12
  • CN:07
  • ISSN:31-1106/D
  • 分类号:95-106
摘要
风险社会下侵权法的功能发生重大变迁,形成以救济为首要功能,以风险控制与风险分配为次级功能的体系。作为风险社会治理的基本法,我国《侵权责任法》为适应侵权法功能的现代转变趋势,在面向个人权利救济和面向社会风险应对方面作了制度回应,该法也存在对风险社会视角需进一步明确、个人救济功能仍局限于固有赔付结构、针对社会的风险控制与风险分配功能需进一步建构等问题。依据风险社会治理的需求,我国民典法侵权责任编应在整体上确立侵权法功能的适应风险社会的指导思想,以此明确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三功能体系",与此同时,要进行相应的支撑元素完善,即突破固有的赔付结构,加强风险控制功能的作用力,强化风险分配功能的显现力。
        The functions of tort law have changed greatly in the risk society,forming a system in which relief is the primary function and risk control and risk allocation are the secondary functions. As the basic law on governance in risk society,China's Tort Liability Law has made an institutional response to individual right relief and social risk treatment for keeping up with the trend of modernized transform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the tort law. The Tort Liability Law also has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clear adoption of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society,the individual relief function limited to the inherent compensation structure,and the lack of sufficient construc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risk control and risk allocation for the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governance in risk society,the Tort Liability Law should adopt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society in determining the functions of tort law as a whole,so as to clarify the " three-function system" of Tort Liability Law. At the same time,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elements should be improved,that is to say,the inherent compensation structure should be broken through,the acting force of risk control function should be enhanced and the displaying force of risk allocation func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引文
(1)参见于敏、李昊:《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编规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2)参见劳东燕:《风险社会与变动中的刑法理论》,《中外法学》2014年第1期。
    (3)参见王利明:《论我国侵权责任法分则的体系及其完善》,《清华法学》2016年第1期。
    (4)参见赵震江:《法律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4页。
    (5)参见刘凯湘等:《论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政法论丛》2009年第6期。
    (6)参见许传玺:《中国侵权法现状:考察与评论》,《政法论坛》2002年第1期。
    (7)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8)参见杨立新:《侵权法论》(第三版),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江平《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王利明:《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当代法学》2008年第5期。
    (9)参见张新宝:《中国侵权责任法》(第二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10)参见胡伟强:《<侵权责任法>中公平责任的适用》,《清华法学》2010年第5期。
    (11)参见前注(10),胡伟强文。
    (12)大规模侵权不是作为法律概念提出的,只是其关系到大量受害人权利及法益的损害事实发生。参见[德]冯·巴尔《大规模侵权损害责任法的改革》,贺栩栩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13)“卡尔多-希克斯原则”(Karldor-Hicks Principle),由英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卡尔多(Nicholas Kaldor)和约翰·希克斯(John R.Hicks)提出的学说形成,依据该原则,如果社会成员的境况因社会变革而受益,且这种利益在对其他社会成员的损失进行补偿后仍有剩余,则该项社会变革增进了社会整体福利。参见井润生:《西方福利经济学的演变》,《学术研究》2002年第8期。
    (14)参见[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5)See Guido Calabresi,Some Thoughts on Risk Distribution and the Law of Torts,Yale Law Journal,Vo 1.70,No.4(1961),pp.499.
    (16)参见[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17)参见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18)参见[德]克里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下册)》,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98页。
    (19)参见李劲:《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新探》,《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2期。
    (20)参见[日]出云谕明:《毁灭的繁衍:论现代高科技与遗传工程的阴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21)参见张民安、梅伟《侵权法》,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22)See George P.Fletcher,Fairness and Utility in Tort Tlheory,Harvard Law Review,Vol.85,No.3,1972,pp.537~573.
    (23)参见王利明:《我国侵权责任法的体系构建——以救济法为中心的思考》,《中国法学》2008年第4期。
    (24)参见张新宝:《设立大规模侵权损害救济(赔偿)基金的制度构想》,《法商研究》2010年第6期。
    (25)参见桑本谦:《“向前看”:一种真正负责任的司法态度》,《中国法律评论》2014年第3期。
    (26)参见前注(8),江平书,第749页。
    (27)[美]戴维·莫斯《别无他法:作为终极风险管理者的政府》,何平译,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52页。
    (28)参见[美]G·爱德华·怀特:《美国侵权行为法:一个知识史》,王晓明、李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9~20页。
    (29) See George P.Fletcher,Fairness and Utility in Tort Theory,Harvard Law Review,Vol.85,No.3,1972,pp.537~573.
    (30) See George P.Fletcher,Fairness and Utility in Tort Theory,Harvard Law Review,Vol.85,No.3,1972,pp.540~542.
    (31)参见[美]H.L.A·哈特、托尼·奥诺尔:《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张绍谦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