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孔子先秦儒家命运观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赵婉懿
  • 关键词:先秦儒家 ; 命运观 ; 孔子 ; 知天命 ; 畏天命
  • 中文刊名:MZBL
  • 英文刊名:China National Exhibition
  • 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中国民族博览
  • 年:2019
  • 语种:中文;
  • 页:MZBL201902051
  • 页数:3
  • CN:02
  • ISSN:10-1220/G0
  • 分类号:105-107
摘要
孔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围绕"命"这一话题展开过一系列的探讨。孔子对待"命"的态度与他对仁、义、礼、智、信的见解交织在一起,可概括为"知天命"和"畏天命"两点。孔子的命运观来自于他对人生遭遇和社会发展现实的体悟,是他对生命有限性与时间永恒性做出的追问和探求,是他面对制约时寻求突破、为自由解放而做出的理论与实践的努力。这种命运观体现着儒家对人的终极关怀,彰显着儒家学说精神深处的高度自律意识和主体道德意识,对现代社会来说仍然具有鼓舞斗志、慰藉心灵、重塑道德追求、实现价值目标的积极意义。
        
引文
[1]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9.
    [2]阳淼.《论语》中的天命观[OL].[2013,09,10].http://www.rwwhw.com/Kzjl/Kzsx/2013-09-10/10949.html.
    [3]林存光.与命与仁:试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J].孔子研究,2014(6):25-39.
    [4]陈开先.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1,(2):47-55.
    [5]李文义.孔子“礼”“命”“仁”概念及其意义[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384-387.
    [6]张英.儒家生死观的现代解读[J].学术交流,2008(12).
    [7]岳国强.孔子天命思想的现代意义[J].枣庄学院学报,2008(4).
    [8]杨桂森.以天观命与以命观天——东西方天命观之比较孔子天命思想的现代意义[J].江淮论坛,2006(6).
    [9]王恩旭,丁崇明“.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语义解析[J].齐鲁学刊,2015(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