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简帛数术的发现与研究:1949—2019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Overview of the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 of Shushu(数术)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1949-2019)
  • 作者:晏昌贵 ; 廉超
  • 英文作者:Yan Changgui;Lian Chao;School of History, Wuhan University;
  •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 ; 简帛 ; 数术 ; 战国秦汉 ; 《汉书·艺文志》
  • 英文关键词:bamboo and silk;;Shushu(数术);;the Warring States,Qin and Han times;;the bibliography of books in Han Shu(《汉书·艺文志》)
  • 中文刊名:HZ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7
  • 出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8;No.259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周代汉淮地区列国青铜器和历史地理综合整理与研究”(15ZDB032)
  • 语种:中文;
  • 页:HZSD201903018
  • 页数:14
  • CN:03
  • ISSN:42-1040/C
  • 分类号:134-147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简帛数术发现与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头30年为第一阶段,几座主要墓葬出土的简帛数术资料如马王堆汉墓帛书、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都发现于这一阶段,可称之为简帛数术大发现的时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第二阶段,几种主要数术著作的出版奠定了简帛数术研究的基本框架,是简帛数术研究的繁盛期;新世纪以来的20年为第三阶段,非科学发掘的简牍数量大增,简帛数术文献的再整理以及研究的细化是本阶段的特征。通过对简帛数术的研究,可以大致复原《汉书·艺文志》"数术略"的基本面貌,在文本整理、科学史、社会生活史、民间信仰与早期道教、数术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展望未来,简帛数术研究一是要加强分工协作和国际合作,二是直探本源,重构早期数术的新体系。
        The discoveries and research of Shushu(数术) written on bamboo and silk over the 70 years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Shushu, we can basically restor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bibliography of books in Han Shu(《汉书·艺文志》). The research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he fields of text collation,history of science,history of social life,folk beliefs and early Taoism,and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 addition, two points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future work:one is to strengthen the teamwork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the other is to explore the origin and reconstruct a new system of history of early Shushu.
引文
①《汉书》卷30《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01、1702页。按:先秦子书如《墨子》亦有“数术”连用的例子,但多指各种治国御下之术,与本文所说的“数术”不同。
    ②如属于“历谱”类的《大历》《梁丘藏》,属于“蓍龟”类的《易繇阴阳卦》《师春》以及“杂占”类的《璅语》等,参看(美)夏含夷:《重写中国古代文献》,周博群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07-150页。
    ③该书曾多次再版重印,此据中华书局1993年版,文中描述亦多据此书前所附“出版说明”。
    ④研究子弹库帛书的作品极多,不断有学者总结综述已有的成果,较有代表性且年代较近的有徐在国《楚帛书诂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0年)、刘信芳《出土简帛宗教神话文献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14年)、李零《子弹库帛书》上下册(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
    ⑤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高邮邵家沟汉代遗址的清理》,《考古》1960年第10期;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磨咀子6号汉墓》,《考古》1960年第5期;甘肃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武威汉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年;湖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湖北江陵三座楚墓出土大批重要文物》,《文物》1966年第5期。
    ⑥罗福颐:《临沂汉简概述》,《文物》1974年第2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定县40号汉墓发掘简报》,定县汉墓竹简整理组:《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二文并载《文物》1981年第8期。按:其中的《日书》简,是根据后来在云梦睡虎地秦简中发现“日书”书题后追认的。
    ⑦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7期;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文物》1974年第9期。
    ⑧季勋:《云梦睡虎地秦简概述》,《文物》1976年第5期;孝感地区第二期亦工亦农文物考古训练班:《湖北云梦睡虎地十一号秦墓发掘简报》,《文物》1976年第6期。
    ⑨安徽省文物工作队等:《阜阳双古堆西汉汝阴侯墓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8期。
    ⑩吴九龙:《银雀山汉简释文》,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编:《银雀山汉墓竹简(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裘锡圭主编:《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集成(伍)》,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数术书简论》,《出土文献》第4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11)《云梦睡虎地秦墓》编写组:《云梦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2页。
    (12)李零:《中国方术考》,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2000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修订本(本文写作即据该版本),2006年中华书局重版,改名为《中国方术正考》。
    (13)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第17页。
    (14)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占星卷(上)》,伊世同点校、何琳仪复校,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卷首“序言”。
    (15)刘国忠:《〈五行大义〉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宋会群:《中国术数文化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陈松长编著:《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品专刊之七,香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2001年;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肆)》,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李零:《北大汉简中的数术书》,《文物》2011年第6期;陈侃理:《北大秦简中的方术书》,《文物》2012年第6期;黄德宽:《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概述》,《文物》2017年第9期。
    (17)陈伟主编:《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陈伟主编:《秦简牍合集》﹝壹﹞、﹝叁﹞、﹝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
    (18)如简牍整理小组编:《居延汉简》(壹)—(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2014-2017年;张德芳主编的“甘肃简牍集释”系列等。
    (19)赵益:《古典术数文献述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刘瑛:《〈左传〉、〈国语〉方术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陈侃理:《儒学、数术与政治灾异的政治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陶磊:《〈淮南子·天文〉研究——从数术史的角度》,济南:齐鲁书社,2003年;《从巫术到数术——上古信仰的历史嬗变》,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增订本”。
    (21)李零:《说数术革命:从龟卜筮占到式法选择》,《中国文化》2017年第1期。
    (22)席泽宗:《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发现——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五星占〉》,《文物》1974年第11期;陈久金:《关于岁星纪年若干问题》,《学术研究》1980年第6期;何幼琦:《试论〈五星占〉的时代和内容》,《学术研究》1979年第1期;莫绍揆:《从〈五星占〉看我国的干支纪年的演变》,《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第1期;徐振韬:《从帛书〈五星占〉看“先秦浑仪”的创制》,《考古》1976年第2期;薮内清:《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の“五星占”について》,见《小野胜年帛书颂寿纪念:东方学论集》,(京都)龙谷大学东洋史学研究会,1982年;(美)墨子涵:《从周家台〈日书〉与马王堆〈五星占〉谈日书与秦汉天文学的互相影响》,《简帛》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问题的探讨》,《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3)顾铁符:《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内容简述》,《文物》1978年第2期;席泽宗:《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彗星图》,《文物》1978年第2期;王胜利:《帛书〈天文气象杂占〉中的彗星图占新考》,《马王堆汉墓研究文集》,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李学勤:《论帛书白虹及〈燕丹子〉》,见氏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胡文辉:《“白虹贯日”新解》,见氏著:《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刘乐贤:《马王堆天文文书考释》,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89-194页;陈松长:《帛书〈刑德〉分野说略考》,见氏著:《简帛研究文稿》,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晏昌贵:《马王堆帛书星宿分野考》,《湖南省博物馆馆刊》第8辑,长沙:岳麓书社,2012年。
    (25)(加拿大)叶山:《读银雀山阴阳文献的复原及其与道家黄老学派的关系》,刘乐贤译,《简帛研究译丛》第2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陈乃华:《从汉简〈占书〉到〈晋书·天文志〉》,《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5期;连劭名:《银雀山汉简〈占书〉述略》,《考古》2007年第8期。
    (26)邓文宽:《出土秦汉简牍“历日”正名》,《文物》2003年第4期;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增订本),第18-19页;李零:《与邓文宽先生讨论“历谱”概念书》(马克和夏德安意见附在此文中),见氏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李零:《视日、日书和叶书——三种简帛文献的区别和定名》,《文物》2008年第12期。
    (27)程少轩:《肩水金关汉简“元始六年(居摄元年)历日”复原》,《出土文献》第5辑,上海:中西书局,2014年;何茂活:《肩水金关出土〈汉居摄元年历谱〉缀合与考释》,《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2期;许名玱:《敦煌汉简2263〈永始四年〉复原试拟》,《出土文献》第7辑,上海:中西书局,2015年;杨小亮:《西汉〈居摄元年历日〉缀合复原研究》,《文物》2015年第3期;晏昌贵:《读〈肩水金关汉简(贰)〉札记二则》,见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六)》,长沙:岳麓书社,2015年;张存良等:《甘肃永昌县水泉子汉简“五凤二年历日”整理与研究》,《考古》2018年第3期。
    (28)刘乐贤:《秦汉历日的内容及功用》,《法国汉学》第14辑,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
    (29)陈侃理:《出土秦汉历书综论》,《简帛研究2016(秋冬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利用历书考订年代的研究极多,如陈久金、陈美东:《临沂出土汉初古历初探》,《文物》1974年第3期;殷光明:《从敦煌汉简历谱看太初历的科学性和进步性》,《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2期;罗见今:《敦煌汉简中历谱年代之再研究》,《敦煌研究》1999年第3期;黄一农:《秦汉之际(前220~前202年)朔润表》,《文物》2001年第5期;张培瑜:《根据新出历日简牍试论秦和汉初的历法》,《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李忠林:《秦至汉初(前246至前104)历法研究》,《中国史研究》2012年第2期。
    (30)陈侃理:《秦汉的颁朔与改正朔》,见余欣主编:《中古时代的礼仪、宗教与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类似的研究可参看(韩)金秉骏:《汉代伏日及腊日:节日与地方统治》,《简帛研究2016春夏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31)苏俊林:《关于“质日”简的名称和性质》,《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日)工藤元男:《具注历的渊源——“日书”·“视日”·“质日”》,薛梦潇译,《简帛》第9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2)彭浩:《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注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郭书春:《试论〈算数书〉的理论贡献与编纂》,《法国汉学》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洪万生等:《数之起源——中国数学史开章〈算数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2006年。
    (33)朱汉民、陈松长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贰)》,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肖灿:《岳麓书院藏秦简〈数〉研究》,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4)李均明:《清华简〈算表〉的文本形态与复原依据》,《出土文献研究》第12辑,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
    (35)韩巍:《北大秦简中的数学文献》,《文物》2012年第6期;《北大秦简〈算书〉土地面积类算题初识》,《简帛》第8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36)参看《云梦睡虎地秦墓》,第12、21-22页;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云梦县博物馆:《湖北云梦睡虎地M77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第4期;陈侃理:《北大汉简数术类〈六博〉、〈荆决〉等篇略述》,《文物》2011年第6期。曾有多位学者提及孔家坡“日书”标题,但均未有照片证实,2018年11月9-10日在武汉东湖召开的“湖北出土简帛日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刘国胜曾展示该简的幻灯照片,证实孔家坡汉简确有“日书”标题。又,我们在文中将具体的《日书》加书引号,如“睡虎地秦简《日书》”,一般泛称则不加。
    (37)刘信芳:《秦简中的楚国〈日书〉试析》,《文博》1992年第4期;林剑鸣:《〈睡〉简与〈放〉简〈日书〉比较研究》,《文博》1993年第5期;胡文辉:《睡虎地秦简中的楚〈日书〉》,《华学》第4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年;刘乐贤:《楚秦选择术的异同及影响——以出土文献为中心》,《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
    (38)晏昌贵:《略论睡虎地秦简〈日书〉对楚〈日书〉的继承与改造》,见丁四新主编:《楚地简帛思想研究(三)》,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放马滩、睡虎地、孔家坡三种〈日书〉之比较》,见张德芳主编:《甘肃省第二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9)陈炫玮:《孔家坡汉简日书研究》,(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Harkness,Ethan Richard(郝益森).“Cosmology and the Quotidian:Day Books in the Early China.” PhD.diss.,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University of Chicago,2011;王强:《孔家坡汉墓简牍校释》,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刘乐贤:《孔家坡汉简〈日书〉“岁”篇初探》,《简帛》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晏昌贵:《孔家坡汉简〈日书·岁〉篇五行配音及相关问题》,《简帛》第2辑;陈斯鹏:《孔家坡汉简补释》,《中国历史文物》2007年第6期;王强:《孔家坡汉简校释丛札》,《出土文献研究》第12辑,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李天虹、蔡丹:《读孔家坡汉简〈日书〉杂记》,《简帛》第11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刘国胜、凡国栋、杨芬:《孔家坡汉简日书释文补正》,《简帛》第1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40)张国艳:《简牍日书研究论著目录》,简帛网2017年1月17日,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2699.
    (41)沈颂金:《中日两国学者研究秦简〈日书〉评述》,《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9期;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二十年》,《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10期;晏昌贵:《简帛数术史料的发现与研究三十年》,见冯天瑜主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简帛〈日书〉的发现与研究》,见陈锋主编:《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2011年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42)曾宪通:《楚月名初探——兼谈昭固墓竹简的年代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于豪亮:《秦简〈日书〉记时记月诸问题》,见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43)杨巨中:《〈日书·星〉释议》,《文博》1988年第4期;(日)成家彻郎:《中国古代的占星术和古星盘》,苌岗译,《文博》1989年第6期;王志平:《睡虎地〈日书·玄戈篇〉探源》,《文博》1999年第5期;尚民杰:《云梦〈日书〉十二时名称考辨》,《华夏考古》1997年第3期;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二十八宿纪日法补证》,见氏著:《简帛数术文献探论(增订版)》,第53-63页。关于《日书》与历法研究的综合讨论可参看陶磊:《〈日书〉与古历法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9期。
    (44)李学勤:《〈日书〉与楚、秦社会》,《江汉考古》1985年第4期。
    (45)《日书》研读班:《日书:秦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文博》1986年第5期。
    (46)林剑鸣:《从秦人价值观看秦文化特点》,《历史研究》1987年第3期;《秦汉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义》,《历史研究》1991年第4期。
    (47)张铭洽:《云梦秦简〈日书〉占卜术初探》,《文博》1988年第3期;《秦简〈日书〉之“建除法”试析》,《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7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
    (48)吴小强:《秦人婚姻家庭生育观念新探》,《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秦人生育意愿初探》,《江汉论坛》1989年第11期;《从云梦秦简看战国秦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2期。吴小强另有《秦简日书集释》一书,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49)贺润坤:《从〈日书〉看秦国的谷物种植》,《文博》1988年第3期;《从云梦秦简〈日书〉看秦国的农业水利等有关状况》,《江汉考古》1992年第4期;《从云梦秦简看秦社会有关捕盗概况》,《简帛研究》第3辑,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50)李晓东、黄晓芬:《从〈日书〉看秦人鬼神观及秦文化特征》,《历史研究》1987年第4期;《秦人鬼神观与殷周鬼神观比较》,《人文杂志》1989年第5期。
    (51)(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广濑薰雄、曹峰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52)李零:《中国方术续考》,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刘增贵:《睡虎地秦简〈日书〉〈土忌〉篇数术考释》,《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8本第4分(2007年12月);胡文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年;刘道超:《择吉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53)程少轩:《放马滩简式占古佚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其精要部分曾以《放马滩简所见式占古佚书的初步研究》为题,刊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3本第2分(2012年6月),全书于2018年由中西书局出版。
    (54)黄儒宣:《〈日书〉图像学研究》,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
    (55)王强:《出土战国秦汉选择数术文献神煞研究——以日书为中心》,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8年。
    (56)蒲慕州:《睡虎地秦简〈日书〉的世界》,《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2本第4分(1993年4月);《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7)(美)夏德安:《战国民间宗教中的复活问题》,陈松长、熊建国译,《简帛研究译丛》第1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战国时代兵死者的祷辞》,陈松长译,《简帛研究译丛》第2辑,长沙:湖南出版社,1998年;《周家台的数术书》,《简帛》第2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Harper,Donald.“Warring States Natural Philosophy and Occult Thought.”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813-884.
    (58)刘道超:《秦简〈日书〉择吉民俗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晏昌贵、梅莉:《楚秦〈日书〉所见的居住习俗》,《民俗研究》2002年第2期;刘增贵:《秦简〈日书〉中的出行礼俗与信仰》,《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3分(2001年9月);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杨英:《祈望和谐——周秦两汉王朝祭礼的演进及其规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59)Harper,Donald,and Marc Kalinowski,eds.,Books of Fat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Early China:The Daybook Manuscripts of the Warring States,Qin,and Han.Leiden and Boston:Brill,2017.
    (60)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见艾兰、邢文主编:《新出简帛研究: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连劭名:《江陵王家台秦简与〈归藏〉》,《江汉考古》1996年第4期;王宁:《秦墓“易占”与〈归藏〉之关系》,《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1期。
    (61)朱渊清:《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程二行、彭公濮:《〈归藏〉非殷人之易考》,《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2期;蔡运章:《秦简〈寡〉、〈天〉、〈〉诸卦解诂——兼论〈归藏易〉的若干问题》,《中原文物》2005年第1期;李尚信:《读王家台秦墓竹简“易占”札记》,《周易研究》2008年第2期。
    (62)邢文:《秦简〈归藏〉与〈周易〉用商》,《文物》2000年第2期;林忠军:《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宋镇豪:《谈谈〈连山〉和〈归藏〉》,《文物》2010年第2期。
    (63)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第1期;辛亚民:《略论王家台秦简〈归藏〉的风格特征》,《船山学刊》2014年第3期;李学勤:《〈归藏〉与清华简〈筮法〉、〈别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64)韩自强:《阜阳汉简〈周易〉研究:附〈儒家者言〉、〈春秋事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美)夏含夷:《阜阳汉简〈周易〉简册形制及书写格式之蠡测》,《简帛》第6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黄儒宣:《阜阳汉简〈周易〉卜辞试探》,《周易研究》2008年第5期。
    (65)刘大钧:《读清华简〈筮法〉》,《周易研究》2015年第2期;李学勤:《清华简〈筮法〉与数字卦问题》,《文物》2013年第8期;(美)夏含夷:《是筮法还是释法——由清华简〈筮法〉重新考虑〈左传〉释例》,《周易研究》2015年第3期;(美)柯鹤立:《试用清华简〈筮法〉解读包山占卜记录中的卦义》,《简帛研究2016年(春夏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106年;刘光胜:《从清华简〈筮法〉看早期易学转进》,《历史研究》2015年第5期。
    (66)周小钰:《试论北大汉简〈荆决〉与敦煌〈周公卜法〉、〈管公明卜法〉的关系》,《出土文献》2016年第2期。
    (67)王勇:《五行与梦占——岳麓书院藏秦简〈占梦书〉的占梦术》,《史学集刊》2010年第4期;孙占宇、鲁家亮:《放马滩秦简及岳麓秦简〈梦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7年。
    (68)陈苏镇:《北大汉简中的〈雨书〉》,《文物》2011年第6期。
    (69)方勇:《读北大汉简札记》,《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张传官:《读北大汉简〈仓颉〉、〈节〉、〈雨书〉等篇丛札》,《出土文献研究》第15辑,上海:中西书局,2016年;王挺斌:《读北大汉简零拾》,《出土文献》第8辑,上海:中西书局,2016年;高一致:《秦汉简帛农事类资料分类汇释及相关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
    (70)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考古》2016年第7期;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71)马王堆汉墓整理小组:《马王堆汉墓〈相马经〉释文》,《文物》1977年第8期;谢成侠:《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的探讨》,《文物》1977年第8期;赵逵夫:《马王堆汉墓帛书〈相马经〉发微》,《文献》1989年第4期;顾铁符:《奔马·袭乌·马式》,《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2期;何清谷:《伯乐相马考》,《人文杂志》1983年第6期;胡平生:《“马踏飞鸟”是相马法式》,《文物》1989年第6期;余欣:《出土文献所见汉唐马术考》,《学术月刊》2014年第2期。
    (72)高一致:《秦汉简帛农事资料分类汇释及相关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
    (73)甘肃省博物馆汉简整理组:《居延汉简〈相刀剑〉册释文》,《敦煌学辑刊》1982年第3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居延新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简牍集成》第九册,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
    (74)马明达:《居延汉简〈相刀剑〉册初探》,《敦煌县辑刊》1982第3期;钟少异:《古相剑术刍论》,《考古》1994年第4期;何茂活:《居延汉简〈相刀剑〉册释读析疑》,《简牍学研究》第5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