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钢铁钒钛》交互出版实践与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钢铁钒钛》基于开放科学计划,通过开放科学标识码(open science identity, OSID)开展了交互出版。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了应对措施。首先,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编辑自身需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勇于创新,接受挑战;其次,在保证文章内容质量的前提下,对作者做好OSID创建的宣传和推介工作,促使其积极配合,深度挖掘论文开放数据资源,进一步丰富OSID的服务功能;然后,积极引入直播课程等服务内容,引导读者圈建设及健康发展,活跃问答环节。通过这些措施,《钢铁钒钛》将会进一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更好地促进期刊出版的融合发展。
        
引文
[1]王思齐.国家软实力的模式建构——从传播视角进行的战略思考[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罗章莉.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重构[J].科技传播,2018,10(23):3-5.
    [3]王海涛.论传统媒体转型的方向和途径[J].中国传媒科技,2018(10):111-112.
    [4]周巧妹.媒体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的发展思路[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12):198-200.
    [5]李婷,施其明,刘琦.“OSID开放科学计划”助力学术期刊融合创新发展[J].出版与印刷,2018(3):11-17.
    [6]王妍,李冉,陈银洲.开放服务:学术期刊知识服务转型发展的突破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8,29(11):1072-107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