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工具与房子 关于建筑师工具自觉性的一次对谈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ools and Buildings A Dialogue on Architect's Tool Consciousness
  • 作者:金秋野 ; 于岛 ; 王丹旸 ; 杨锦涛
  • 英文作者:JIN Qiuye;YU Dao;WANG Danyang;YANG Jintao;
  • 关键词:建筑工房 ; 工具 ; 建筑设计 ; 建筑模型 ; 笛卡尔坐标系 ; 场景 ; 透视法 ; 草图
  • 英文关键词:Architectool;;Tools;;Architectural Design;;Building Model;;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Scene;;Perspective Method;;Sketch
  • 中文刊名:SDJZ
  • 英文刊名:Time + Architecture
  • 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丘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工房;
  • 出版日期:2019-03-18
  • 出版单位:时代建筑
  • 年:2019
  • 期:No.166
  • 语种:中文;
  • 页:SDJZ201902015
  • 页数:4
  • CN:02
  • ISSN:31-1359/TU
  • 分类号:62-65
摘要
访谈围绕"工具"话题展开。从金秋野老师求学时代的工具使用开始,谈论了作为实操工具的实物模型、计算机模型、计算机渲染以及VR技术,进而引出了另一类往往匿于幕后的工具——观念工具,包括透视法、笛卡尔坐标系、建筑三视图,最后谈到了草图工具,以及使用工具过程中的"终点视野"。
        The interview is organized around the topic of "tools". Beginning with the use of tools when Jin Qiuye was still at university, it discusses physical model, computer model, computer rendering and VR technology as practical tools of architects. It then moves on to the topic of another kind of tools that are often hidden behind the scene-the conceptual tools, including perspective method,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and three views of architecture. Finally, it gets to the sketch tool and the "ultimate vision"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tools.
引文
(1)建筑工房是成立于2016年,围绕建筑设计教学方法,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师的工具等话题,开展教学实验及相关学术讨论的教学研究组织。于2016-2018年先后于广州、上海、深圳组织题为"工作模型"的工作坊形式教学活动,期间围绕课程设计、课程过程及成果.在高校、社会文化场所、主题论坛等场合进行了广泛的演讲讨论、展览、访谈、出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