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陇东南地区明清以来花椒分布及使用研究——以地方志文献为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duction Bases and Usage of Chinese Peppercorn in Southeast Long Region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y——Centered Around Local Records Literature
  • 作者:蒋岚 ; 潘春辉
  • 英文作者:Jiang Lan;Pan Chunhui;
  • 关键词:花椒 ; 陇东南地区 ; 分布 ; 使用
  • 中文刊名:ZDFZ
  • 英文刊名:China Local Records
  • 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25
  • 出版单位:中国地方志
  • 年:2019
  • 期:No.313
  • 语种:中文;
  • 页:ZDFZ201902013
  • 页数:13
  • CN:02
  • ISSN:11-1395/K
  • 分类号:85-96+128
摘要
陇东南地区自明清以来一直是甘肃花椒的重要生产地。尤其是陇南地区,自然环境适宜花椒生长,花椒种植几乎分布各个县区。明清至民国,陇东南地区花椒生产开始向商业化发展。关于花椒的使用,也体现出由作为药物使用的花椒向药用与调味品共用,并普遍作为调味品使用的转变。
        The southeast Long reg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roduction base of Gansu peppercorn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south Long region,in particular,has natural environment very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Chinese peppercorn where plantations are distributed in virtually every county or district.From Ming and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an Period,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peppercorn in southeast Long region started to be commercialized. The usage of Chinese peppercorn also experienced a transformation from medicinal use to usage both as medicine and spice,and more popularly as spice.
引文
(1)主要研究成果有:林鸿荣《椒史初探》(《中国农史》1985年第2期)一文对花椒的名称、种植分布、利用栽培等方面做了研究。蓝勇《中国古代辛辣用料的嬗变、流布与农业社会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2000年第4期)一文对花椒在我国历史上的分布变迁和使用进行探讨,并着重对我国古代花椒入食谱比例进行统计分析。曾京京在《我国花椒的栽培起源和地理分布》(《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一文中对花椒的历史起源、花椒的地理分布、花椒的驯化栽培、花椒用法的变化,以及墓葬出土的花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论述研究。以上均为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古代花椒的分布、使用研究,对甘肃花椒的分布只是略有提及。江玉样《蜀椒考》(《中华文化论坛》2001年第3期)则主要介绍四川地区花椒的品种及用途,认为蜀椒为其中质量上乘者。
    (2)贾思勰:《齐民要术》卷4,“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整理本,第1459册,第80页。
    (3)刘郁芬等:民国《甘肃通志稿》卷1《舆地十三·气候》,“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本,第27册,第169页。
    (4)参见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1卷《概述》,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16页。
    (5)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20卷《林业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60页。
    (6)参见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20卷《林业志》,第30—39页。
    (7)甘肃银行经济研究室:《甘肃之特产》,出版者不详,1944年,第18页。
    (8)参见陇南市林业局:《林业局核桃、花椒、油橄榄产业主要数据》,2018年。经笔者实地考察陇南市林业局,陇南市林业局张军提供数据资料。
    (9)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20卷《林业志》,第101页。
    (10)李时珍:《本草纲目》第32卷《果之四》,商务印书馆,1930年整理本,第28页。
    (11)李时珍:《本草纲目》第32卷《果之四》,第33页。
    (12)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第2卷,第81页。
    (13)李时珍:《本草纲目》第32卷《果之四》,第30页。
    (14)李时珍:《本草纲目》第32卷《果之四》,第29页。
    (15)李时珍:《本草纲目》第32卷《果之四》,第32页。
    (16)叶恩沛修,吕震南纂:光绪《阶州直隶州续志》卷14《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第10册,第310页。
    (17)李从圆纂修:道光《镇原县志》卷11《食货下第六·药属》,“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第25册,第160页。
    (18)甘肃银行经济研究室:《甘肃省各县经济概况》,出版者不详,1944年,第145页。
    (19)刘郁芬等:民国《甘肃通志稿》卷36《财赋一·贡赋》,“中国西北文献丛书”西北稀见方志文献,兰州古籍书店,1990年影印本,第28册,第106页。
    (20)余新民修,蹇逢泰纂:万历《阶州志》卷3《贡赋》,胶卷复制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刻本。
    (21)参见曾京京:《我国花椒的栽培起源和地理分布》,《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
    (22)刘熙:《释名》卷4,“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整理本,第1151册,第64页。
    (23)《太平御览》卷958《木部七》引《风土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点校本,第8册,第684页。
    (24)贾思勰:《齐民要术》卷8,“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整理本,第1460册,第180页。
    (25)方嘉发纂:乾隆《礼县志》卷16《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第22册,第42页。
    (26)朱超纂:乾隆《清水县志》卷4《风俗·物产》,“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第33册,第126页。
    (27)黄居中修,杨淳纂:顺治《灵台县志》卷3《赋役属·物产》,顺治十五年(1658)刻本。
    (28)张东野修,王朝俊等纂:民国《重修灵台县志》卷1,“中国地方志集成”甘肃府县志辑,凤凰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第19册,第161—162页。
    (29)朱允明:民国《甘肃乡土志稿》卷6《甘肃省之林业·森林之副产物》,民国37年纂抄本,第201页。
    (30)《元和郡县图志》卷39《陇右道上》,《四部从刊》,中国书店,2016年影印本,第67册,第604页。
    (31)刘郁芬等:民国《甘肃通志稿》卷36《财赋一·贡赋》,第104页。
    (32)刘郁芬等:民国《甘肃通志稿》卷36《财赋一·贡赋》,第106页。
    (33)董兴国纂:雍正《礼县志》卷14《土产》,胶卷复制清雍正六年刻本。
    (34)陶奕曾纂:乾隆《合水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钞本。
    (35)参见甘肃银行经济研究室:《甘肃省各县经济概况》,第145页。
    (36)甘肃银行经济研究室:《甘肃省各县经济概况》,第145—147页。
    (37)参见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甘肃省志》第20卷《林业志》,第360页。
    (38)参见陇南市林业局:《林业局核桃、花椒、油橄榄产业主要数据》,2018年。经笔者实地考察陇南市林业局,陇南市林业局张军提供数据资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