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形式先导的广告创意——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平面广告设计源流初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orm-oriented Advertising Creativity: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Chinese Graphic Advertising Design Origin in 1980s
  • 作者:魏东
  • 英文作者:Wei Dong;
  • 关键词:广告设计 ; 广告创意
  • 英文关键词:Advertising design;;Advertising creativity
  • 中文刊名:GGDL
  • 英文刊名:Advertising Panorama
  • 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0
  • 出版单位:广告大观(理论版)
  • 年:2019
  • 期:No.605
  • 语种:中文;
  • 页:GGDL201902013
  • 页数:4
  • CN:02
  • ISSN:32-1730/F
  • 分类号:87-90
摘要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在历史的巨大变革中,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中国广告业也开始复苏。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当时刚刚具有销售意识的厂家没有考虑更多广告创意方面的知识,尽管在学界已经有了对广告创意的探索,但是在广告实践中,真正意义上的广告创意并没有被普遍看到,广告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历史的延续和外来新思想的碰撞形成二十世纪80年代特殊的中国广告设计现象。本文试图从二十世纪80年代社会、历史、教育中发现那一时期广告创意独有的特征及其背后原因。
        In the 1980 s, China was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s in history. With the star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hina's advertising industry began to recover. At that time, facing with huge marketing demands, the manufacture's with original sales consciousness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on advertising creativity. Although there had been relevant explorations in the academic world, in practice, a true sense of creative idea was still rare to see. Therefore, the graphic advertisement in the 1980 s became a mixture of that era's characteristics, traces of history and new foreign thought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tries to find out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aphic advertisements at that time, and explain the reasons from the society, history and education environments.
引文
1丁俊杰、康谨,《现代广告通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72页
    2 黄艳秋、杨栋杰,《中国当代商业广告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2006年11月,第68页
    3 于才,《广告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国际贸易问题》,1981年第5期,第55页
    4 黄艳秋、杨栋杰,《中国当代商业广告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2006年11月,第43页
    5 范鲁宾,《中国广告25年》,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9月
    [1]丁俊杰、康谨,《现代广告通论》,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第272页
    [2]黄艳秋、杨栋杰,《中国当代商业广告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2006年11月,第68页
    [3]于才,《广告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国际贸易问题》,1981年第5期,第55页
    [4]黄艳秋、杨栋杰,《中国当代商业广告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2006年11月,第4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