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基因棉花三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alysis on the Heterosis and Combining Ability Among Transgenic Three Series Matching of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 作者:纪莲莲 ; 张玉霞 ; 纪家华 ; 赵永民 ; 翟云明
  • 英文作者:JI Lianlian;ZHANG Yuxia;JI Jiahua;ZHAO Yongmin;ZHAI Yunming;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 ; 不育系 ; 恢复系 ; 杂种优势 ; 配合力
  • 中文刊名:ZHZI
  • 英文刊名:Seed
  • 机构:山东滨州职业学院;山东农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 出版日期:2019-02-25
  • 出版单位:种子
  • 年:2019
  • 期:v.38;No.314
  • 基金: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创新团队(SDAIT-03-13)
  • 语种:中文;
  • 页:ZHZI201902025
  • 页数:4
  • CN:02
  • ISSN:52-1066/S
  • 分类号:112-115
摘要
为了分析转基因棉三系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采用5×4NCⅡ交配设计,分析了5份胞质不育系与4份恢复系杂交后,14个性状杂种F_1的竞争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皮棉产量CH的平均值为-9.9%,有7个组合具有正向的竞争优势。主要品质性状中,2.5%跨长CH的平均值为2.1%,有16个组合具有正向的竞争优势,比强度CH的平均值为5.0%,有17个组合具有正向的竞争优势,马克隆值CH的平均值为-9.5%,20个组合均具有负向的竞争优势。2.5%跨长和比强度同时为正向竞争优势的组合14个。经配合力分析,A1、A3、A4、B1、B2、B4等亲本的GCA较好;SCA效应显著的10个性状中,A4B1、A2B2、A3B3等组合的SCA效应多数为正值。
        
引文
[1]邢朝柱,靖深蓉,邢以华.中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回顾和展望[J].棉花学报,2007,19(5):337-345.
    [2]冯雪梅,刘峰,刘玉栋,等.陆地棉新型核雄性不育系21A的初步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4):433-438.
    [3]石雅丽,张锐,任茂智,等.棉花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进展,2013,3(5):328-335.
    [4]陈全求,蓝家样,韩光明,等.三系杂交棉品种的现状和发展建议[J].棉花科学,2017,39(5):2-6.
    [5]李汝忠,韩宗福,王宗文.转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新品种-鲁杂2138.[J]中国棉花,2017,44(12):25-26.
    [6]纪家华,李红芹,李朝晖,等.标记型棉花杂交种选育研究[J].种子,2005,24(9):96.
    [7]赵军胜,高明伟,张兴居,等.HB红花性状对陆地棉杂种优势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1(3):11-14.
    [8]朱伟,王学德,华水金,等.鸡脚叶标记的三系杂交棉杂种优势的表现[J].棉花学报,2006,18(3):190-192.
    [9]纪家华,李红芹,杨秀风.标记型转基因抗虫棉滨职棉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种子,2009,28(9):95-96.
    [10]王家宝,王留明,赵军胜,等.腺体标记杂交棉鲁棉研39号的选育[J].中国棉花,2011,38(2):24-25.
    [11]王家宝,高明伟,赵军胜,等.优质抗虫红花标记杂交棉鲁HB标杂-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山东农业科学,2013,45(4):109-110.
    [12]刘来福.作物数量遗传[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
    [13]崔艳利,郭立平,邢朝柱,等.棉花三系杂交种不同生态区遗传效应及优势表现[J].棉花学报,2014,26(1):1-9.
    [14]朱华国,耿卫东,韩亚东,等.新疆棉花三系杂交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4(2):213-219.
    [15]赵晓雁,何良荣,戴翠荣,等.新疆哈克尼西棉新不育系和恢复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分析[J].中国棉花,2017,44(12):20-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