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增加值贸易的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玉晶 ; 梁辉
  • 关键词:增加值贸易 ; 中国制造业 ; 国际分工地位
  • 中文刊名:JLJH
  • 英文刊名:Economic Vision
  • 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7-09-10
  • 出版单位:经济视角
  • 年:2017
  • 期:No.266
  •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HEUCF170902)支持
  • 语种:中文;
  • 页:JLJH201705014
  • 页数:12
  • CN:05
  • ISSN:22-1225/F
  • 分类号:103-114
摘要
近几年来,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愈发频繁,这导致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出现偏差,而增加值贸易法能消除对出口额的虚高统计。本文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使用KWW方法和WIOD数据,应用三国三层次制造业的国际投入产出模型,得到了增加值贸易统计方法下2001-2014年这14年间中国制造业的出口。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下的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增加值贸易法测算的出口远远小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测算的出口。然后使用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衡量中国各技术层次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且没有明显的提升,存在低端锁定现象,并且高技术层次部门的国际分工地位在制造业整体中最低。从劳动、资本、技术、贸易和规模五个方面分析影响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因素,结果表明只有技术因素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引文
[1]柴静玉.基于增加值贸易的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2):131-133.
    [2]陈锴辉.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对外贸易的真实利益测度及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3]李金昌,项莹.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值份额及其国别(地区)来源——基SNA-08框架下《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测度与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8):84-96.
    [4]李铭.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成因及其突破策略[J].商,2015(38):101.
    [5]林发彬.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提高出口依存度与其经济风险的防范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5(10):35-39.
    [6]刘琴.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6.
    [7]卢福财,罗瑞荣.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产业高度与人力资源的关系——以中国第二产业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2010(8):76-86.
    [8]牛华,马艳昕.中国实际有效汇率新判:基于KWW方法[J].上海金融,2016(1):14-19.
    [9]潘文卿,王丰国,李根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增加值贸易核算理论综述[J].统计研究,2015(3):69-75.
    [10]尚涛.全球价值链与我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增加值贸易与Koopman分工地位指数的比较分析[J].经济学家,2015(4):91-100.
    [11]沈梓鑫,贾根良.增加值贸易与中国面临的国际分工陷阱[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4(4):165-179.
    [12]施炳展,李坤望.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形态的跨国比较[J].世界经济研究,2008(10):3-8,87.
    [13]苏灿.中国制造业在亚太地区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及提升战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14]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5):17-23.
    [15]夏明,张红霞.增加值贸易测算:概念与方法辨析[J].统计研究,2015(6):28-35.
    [16]夏玉收.基于增加值贸易的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17]幸炜.垂直专业化分工背景下增加值贸易与产品竞争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5.
    [18]余学军.全球价值链研究述评[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7-52.
    [19]袁嘉欣.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6.
    [20]张晓攀,黄卫平.增加值贸易视角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再考量[J].现代管理科学,2017(3):30-32.
    [21]郑丹青,于津平.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双边贸易利益再分解——以中美贸易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16(5):52-63,135.
    [22]周升起,兰珍先,付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国际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数”[J].国际贸易问题,2014(2):3-12.
    [23]朱碧薇.增加值贸易视角的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
    [24]Amiti,M.,Wei,S.J.Fear of Service Outsourcing:It is Justified?[J].IMF Working Paper,2004.
    [25]Chu-Shore,J.Homogenization and Specialization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Are Cultural Goods Exceptional?[J].World Development,2010(1):37-47
    [26]Johnson,R.C.,Noguera G.Accounting for Intermediates:Production Sharing and Trade in Value Added[J].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12(2):224-236.
    [27]Koopman,R.,Wang,Z.and Wei S.J.Estimating Domestic Concent in Exports When 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J].Development Economics,2012(1):178-189.
    [28]Koopman,R.,Wang,Z.and Wei S.J.Tracing Value Added and Double Counting in Gross Exports[J].The American Economist,20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