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儿童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及培育策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Discussion of the Core Competences of the Children Social Worker and its Training Strategies
  • 作者:刘斌志 ; 梁谨恋
  • 英文作者:Liu Binzhi;Liang Jinlian;
  • 关键词:儿童社会工作者 ; 核心能力 ; 儿童中心 ; 亲职辅导
  • 中文刊名:QLTS
  • 英文刊名:Youth Exploration
  • 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系;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工作系;
  • 出版日期:2018-07-17 10:56
  • 出版单位:青年探索
  • 年:2018
  • 期:No.216
  • 基金:2016年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指标构建及其主干课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编号:163051)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QLTS201804004
  • 页数:13
  • CN:04
  • ISSN:44-1022/D
  • 分类号:26-38
摘要
"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儿童社会服务的持续增长,对儿童社会工作者的数量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在不断拓展其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面临着政策支持、制度建设、职业通道、专业水平和社会认可方面的限制。尤其是核心能力的欠缺制约了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专业化的儿童服务中,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体现为价值、知识及技巧三个维度,具体包括儿童中心、儿童权利、增能赋权、儿童全人发展、儿童福利政策、儿童照顾保护、游戏辅导和艺术治疗、亲子沟通与亲职辅导、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儿童保护与生命教育等十个方面。根据我国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发展的基本方略,可以分别通过专业教育、社会教育、政策倡导来培养、提升和夯实儿童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引文
陈世海、黄春梅、张义烈,2016.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及启示[J].青年探索(5):71-79.
    杜培培、周镇忠,2017.美国社会工作教育中跨学科合作的研究及启示[J].甘肃社会科学(3):130-137.
    方舒、陈晨,2017.论我国儿童福利服务的社会工作介入模式--基于多地儿童福利院的实证分析[J].社会工作(03):66-73+111.
    冯元、彭华民,2012.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流浪儿童救助困境探析[J].前沿(9):103-106.
    顾朝曦,2017.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夯实社会工作人才基础[J].社会治理(3):15-17.
    关信平,2017.当前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内在能力建设及其对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J].社会建设(4):12-15.
    何雪松,2015.社会工作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学海(3):41-46.
    黄红,2017.发挥优势提高成效--解读《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意见》[J].中国社会工作(25):23-24.
    季庆英、陆杨等,2017.中国本土化儿童临终关怀社会工作实务体系探索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5-30.
    雷杰、邓云,2016.“社区为本”的儿童保护服务本土化模式创新--以佛山市里水镇“事实孤儿”保护项目为例[J].青年探索(3):41-49.
    刘斌志,2012.社会工作视域下震后灾区儿童的生命教育[J].青年探索(6):49-53.
    刘斌志,2013.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能力及其培养[J].教育评论(5):33-35.
    刘华丽,2010.社会工作视野下的亲职辅导[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16-20+28.
    刘璐婵,2015.儿童照料社会服务:“工作母亲”的福利--以北欧和日韩为例[J].人口与社会(4):97-105.
    刘晓倩,周红缨,蒋兢等,2015.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分类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6):114-117+125.
    刘玉兰、彭华民,2014.嵌入文化的流动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理论与实践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15-22.
    刘玉兰、彭华民,2016.家庭抗逆力视角下流动儿童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实践重构[J].中州学刊(11):67-72.
    刘玉兰、彭华民,2017.西方儿童保护社会工作的理论转型与实践重构[J].社会工作与管理(3):5-11.
    刘云香、朱亚鹏,2017.向儿童投资: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新转向[J].中国行政管理(6):127-134.
    陆士桢,2013.发展儿童社会工作[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14.
    马凤芝,2015.社会工作实务(初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62-63.
    孟现录,2017.儿童体适能发展需注重“点线面”结合[J].中国教育学刊(11):101
    民政部等,2017.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指导意见[J].中国民政(17):51-52.
    沈黎、吕静淑,2014.台湾儿童保护服务的实践与启示[J].当代青年研究(5):79-84.
    孙晓玲,2009.美国儿童社会工作的职业伦理本位[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4):7-11+74.
    孙艳艳,2013.“家庭为本”的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政策理念与设计[J].东岳论丛(5):75-79.
    孙艳艳,2016.政府购买孤残儿童社会工作服务的成效分析与优化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48-154.
    王才章、李梦伟,2016.基于社会服务项目的儿童福利资源整合[J].当代青年研究(5):61-66.
    王思斌,2013.走向承认:中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J].河北学刊(6):108-113.
    吴鹏飞、余鹏峰,2015.中国儿童福利权实现的路径[J].青年探索(4):99-105.
    向荣,2017.创新、共融、整合:突破当下社会工作教育困境的路径探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79-89.
    徐云、何红梅,2012.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J].社会工作(11):57-60.
    詹晗、周红缨、蒋兢等,2015.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教育支持服务标准研究[J].中国标准化(2):59-62.
    张威,2017.社会工作者的“反思性专业性”与核心职业能力--对“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的解读和思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3-34.
    赵川芳,2017.近年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的演变、问题与对策[J].青年探索(6):27-32.
    BOURKE M L,PRESTRIDGE D&MALTERER M B,2016.Interdic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Preventing sexual exploitation one traffic stop at a time[J].Aggression&Violent Behavior,30(3):68-75.
    GARDE A,2011.Advertising Regulation and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Consumers in the European Union:In the Best Interests of.Commercial Operator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hildren S Rights,19(3):523-545.
    MCALLISTER C,2009.Child friendly cities and land use planning:Implications for children's health[J].Environments A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34(4):451-469.
    WATSON D&WEST J,2003.The role of the tutor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building an emancipatory tutorial relationship[J].Social Work Education,22(2):139-149.
    YEON J,LEE,2017.Food Art Therapy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J].Journal of Living Science Research,43(1):224-23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