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国内花生机械化播种技术的研究现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status of domestic peanut mechanized seeding technology
  • 作者:刘昊 ; 赵军 ; 李维华 ; 荐世春 ; 宋伟田
  • 英文作者:Liu Hao;
  • 关键词:中国 ; 花生 ; 机械化播种 ; 播种机械 ; 研究现状
  • 中文刊名:JSNY
  • 英文刊名: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3-08 15:02
  • 出版单位:江苏农业科学
  • 年:2019
  • 期:v.47
  • 基金:山东省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编号:2017YF016)
  • 语种:中文;
  • 页:JSNY201904002
  • 页数:6
  • CN:04
  • ISSN:32-1214/S
  • 分类号:13-18
摘要
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在花生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对于其收获机械的研究较多,而对于其播种机械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从而拖慢了花生生产的机械化进程。本文对机械化播种花生的农艺技术要求进行了总结阐述,并就国内现阶段花生播种机械及其关键部件的研究现状予以总结,旨在为花生播种机械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基础,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科研思路。
        
引文
[1]张智猛,胡文广,许婷婷,等. 中国花生生产的发展与优势分析[J]. 花生学报,2005,34(3):6-10.
    [2]付国琪,杨貌亮. 花生覆膜播种机械化技术要点[J]. 山东农机化,2009(4):27.
    [3]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农业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4]顾峰玮,胡志超,田立佳,等. 我国花生机械化播种概况与发展思路[J]. 江苏农业科学,2010(3):462-464.
    [5]顾峰玮,胡志超,陈有庆,等. “洁区播种”思路下麦茬全秸秆覆盖地花生免耕播种机研制[J].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20):15-22.
    [6]王熙,张海玉,赵军,等. 大豆播种机电液仿形机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0,32(1):227-229.
    [7]马永财,张伟,李玉清,等. 播种机单体两种仿形机构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1,33(8):40-42.
    [8]闫以勋,赵淑红,杨悦乾,等. 双自由度双向平行四杆仿形机构的设计[C]//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重庆,2011:111.
    [9]胡军. 精密播种单体播深控制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2.
    [10]白晓虎,张祖立. 基于的播种机仿形机构运动仿真[J]. 农机化研究,2009,31(3):40-42.
    [11]邱添,胡志超,吴惠昌,等. 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究现状及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4):7-11.
    [12]翟之平,高搏,杨忠义,等. 叶片式秸秆抛送装置功耗分析与参数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0):26-32.
    [13]林德志,吴努,陆永光,等. 免耕播种机的抛送装置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8):410-414.
    [14]严伟,吴努,顾峰玮,等. 叶片式抛送装置功耗试验研究与参数优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22(7):99-106.
    [15]吴峰,徐弘博,顾峰玮,等. 秸秆粉碎后抛式多功能免耕播种机秸秆输送装置改进[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24):18-25.
    [16]贾洪雷,马成林. 曲面直刃刀切碎与抛送变量的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2,33(6):41-43.
    [17]张佳喜,王学农,陈发,等. Solidworks在抛送式棉秸秆粉碎还田机设计中的应用[J]. 农机化研究,2008(12):50-52.
    [18]翟之平,李浩楠,赵艳琼,等. 秸秆揉碎机抛送叶轮应力应变分析与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2017(7):37-39.
    [19]翟之平,曹洁,郝磊. 叶片式抛送装置出料管内物料运动仿真与结构改进[J]. 农机化研究,2017(9):45-49.
    [20]李洪昌,高芳,赵湛,等. 国内外精密排种器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2):12-16,56.
    [21]庞昌乐,鄂卓茂,苏聪英,等. 气吸式双层滚筒水稻播种器设计与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0,16(5):52-55.
    [22]邱兵,张建军,陈忠慧.气吸振动式秧盘精播机振动部件的改进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02(2):66-67.
    [23]梁素钰,封俊,曾爱军,等. 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性能的试验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1,17(2):84-87.
    [24]庞振强,黄建兰,苏聪英. 2ZBQ-300型双层滚筒气吸式水稻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J]. 广西农业机械化,2001(3):2-5.
    [25]陈立东,马淑英,何堤,等. 气吸式排种器充种室种面调节装置的设计[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21(3):59-62.
    [26]陈进,李耀明,王希强,等. 气吸式排种器吸孔气流场的有限元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2007,38(9):59-62.
    [27]钟陆明,陈学庚,温浩军,等. 免耕播种机气吸式排种器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2(5):160-163.
    [28]吕小莲,胡志超,吕小荣,等. 气吸式花生精量穴播器取种性能的实验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2015,36(1):83-86.
    [29]张甜甜,何晓宁,王延耀,等. 气吸式花生精密播种机的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7(5):68-74.
    [30]那晓雁,赵春雁,孙士明,等. 气吸式排种器性能试验及预测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41(4):440-442.
    [31]杨玉国. 内充式花生排种器关键技术与结构创新研究[D]. 济南:山东理工大学,2013.
    [32]张翔,杨然兵,尚书旗.内侧充种圆盘排种器防伤种装置的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14(10):75-83.
    [33]宋井玲,杨自栋,杨善东,等. 一种新型内充种式精密排种器[J]. 农机化研究,2013(6):90-93.
    [34]李鹍鹏,梁洁,王雨生,等. 浅析内充式花生排种器性能的影响因素[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09,26(1):45-48.
    [35]陈腾,翟超男,邢志中,等. 基于EDEM的内充式花生排种器排种过程的离散元仿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6):250-253,278.
    [36]杨红光,杨然兵,尚书旗,等. 国内侧充种式花生精密排种器性能分析与破碎试验[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7,38(2):360-366.
    [37]杨然兵,柴恒辉,尚书旗.花生播种机倾斜圆盘碟式排种器设计与性能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2014,45(6):79-84.
    [38]王俊,杜冬冬,胡金冰,等. 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及其发展[J]. 农业机械学报,2014,45(2):81-87.郑振宇,王文成,李赵嘉,等. 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稻田种养研究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4):11-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