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微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微知识产权"是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为依托的知识产权形式,随着微信的普及,"微知识产权"被侵权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于"微知识产权"的特点、侵权现状、侵权原因以及维权困难原因的分析,构建了一个在微信现有原创申请机制的基础上,可以更好的保护"微知识产权"的集体管理的权利人原创申请机制。
        
引文
[1]刘文军,李建军,苏泯元.关于农产品微信公众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研究[J].商业经济,2015(7):78-79.
    [2]张泽吾.论微信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J].武陵学刊,2014,39(6):66-71.
    [3]金丹.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微信用户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
    [4]杨淑青.数字作品的著作权管理探讨——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J].各抒己见,2015,6:34-37.
    [5]曹洋,赵景峰.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知识产权治理机制构建[J].中国流通经济,2013(7):65-69.
    [6]拜尔,严旭阳.法律的博弈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