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近年来台湾电影中的残酷青春与性别话语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ruel Youth and Gender Remarks in the Films from Taiwan of Recent Years
  • 作者:王帅
  • 英文作者:Wang Shuai;
  • 关键词:台湾电影 ; 残酷青春 ; 性别话语
  • 中文刊名:NJBY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 机构:淮阴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 年:2019
  • 期:No.159
  • 基金: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之2016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ECFA时代的台湾电影及两岸合拍片研究”(项目编号:16DC20)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NJBY201901019
  • 页数:5
  • CN:01
  • ISSN:32-1557/J
  • 分类号:123-127
摘要
青少年的成长状态,一直都是台湾电影创作者持续关注的叙事主题之一。近年来,台湾电影创作者注重于展现当下时空中青少年的心理世界与精神状态,着力于表现青少年在面对现代社会与成人威权时的彷徨、挣扎及妥协,进行残酷青春与性别话语的多重书写。整体悲观伤感的叙事基调铺陈,正是这一时期台湾社会心理焦躁状态的集中显现。
        
引文
[1]张嘉盈.本土热血:近年台湾电影中乡土与青少年的矛盾寻索[D].“国立”交通大学,2015:2.
    [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154.
    [3][英]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载于张红军编.电影与新方法[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206.
    [4]夏莹.消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导论——基于早期鲍德里亚的一种批判理论建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19.
    [5]陶东风.消费文化中的身体美学[J].创作评谭,2004(2):13.
    [6][英]吉尔?布兰斯顿.电影与文化的现代性[M].闻钧,韩金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20.
    [7][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03.
    [8][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0-31,36,179,107.
    [9]林劲,王燚.2010年台湾社会综述[M]//周志怀.台湾2010[C].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194.
    [10]王帅.台湾“校园暴力”题材电影中的病态人格[J].电影文学,2016(17):29.
    [11]叶湘虹.荣格的道德整合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185,209.
    [12][法]居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M].胡小跃,译.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16.
    [13]王帅.ECFA时代合拍片中“情牵两岸”题材的文化认同构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7(1):119-1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