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麻坪地幔包体的矿物学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剑超 ; 赵宽
  • 关键词:地质学 ; 地幔包体 ; 河北大麻坪 ; 矿物学特征
  • 中文刊名:GSKJ
  • 英文刊名: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30
  • 出版单位:甘肃科技
  • 年:2019
  • 期:v.35
  • 语种:中文;
  • 页:GSKJ201902011
  • 页数:3
  • CN:02
  • ISSN:62-1130/N
  • 分类号:31-33
摘要
本文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对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河北大麻坪地区广泛发育的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进行了矿物学研究,得到样品中橄榄石具有高Mg低Ca的特征,Fo平均值为90.10,表明大麻坪地幔包体为富集难熔型。单斜辉石中较高的Cr#值表明大麻坪地区的地幔包体橄榄岩经历了较高程度的熔融。包体中的尖晶石Mg#值变化范围为70.24~78.47,Cr#值变化范围为10.01~37.05,而尖晶石较低的Cr#值表明其熔融程度不高。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可将尖晶石分为低Al、Mg高Cr、Fe,和高Al、Mg低Cr、Fe两种,由此推测大麻坪地区可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岩石圈地幔。
        
引文
[1]陈绍海,张国辉,周新华,等.汉诺坝玄武岩中麻粒岩类捕虏体的岩石学特征[J].岩石学报.1998,14(3):360-380.
    [2]鄂莫岚,赵大升.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深源岩石包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冯家麟,谢漫泽,张红,等.汉诺坝玄武岩及其深源包体[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82,Z1:45-63.
    [4]李天福,马鸿文,白志民.汉诺坝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J].岩石矿物学杂志,1999,18(3):217-218.
    [5]刘若新.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M].地震出版社,1992.
    [6]苏本勋,张宏福,肖燕,等.西秦岭宕昌好梯新生代火山岩中橄榄石捕虏晶的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1),1428-1435.
    [7]唐雪莲.河北大麻坪宝石级橄榄石物理化学性质及成因[J].云南地质,2005,24(2):218-224.
    [8]谢漫泽,冯家麟,张改兰,等.汉诺坝玄武岩中麻粒岩捕掳体的发现[J].河北地质学院学报,1993,16(6):587-593.
    [9]俞佳宁.河北大麻坪橄榄石的矿物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10]赵珊茸,边秋娟,王勤燕.结晶学及矿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