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地质勘查业长期发展趋势及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ONG-TERM DEVELOPING TENDENCY OF CHINA’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ECTOR
  • 作者:张恒 ; 王训练
  • 英文作者:ZHANG Heng;WANG Xunlian;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关键词:地质勘查业 ; 发展趋势 ; 中国
  • 英文关键词:geological exploration sector;;developing tendency;;China
  • 中文刊名:ZIYU
  • 英文刊名:Resources & Industries
  • 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04 09:36
  • 出版单位:资源与产业
  • 年:2019
  • 期:v.21;No.181
  • 语种:中文;
  • 页:ZIYU201902012
  • 页数:7
  • CN:02
  • ISSN:11-5426/TD
  • 分类号:65-71
摘要
地质勘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上游的行业,其投入多寡由下游的需求变化所引导。其传导规律大致符合以下规律:工业发展阶段决定矿产品使用强度,矿产品使用强度决定了地勘投入强度。我国产业结构变迁规律表明,中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矿产品使用强度及地勘投入将进入长期下跌通道。全球性的备战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快速的工业化是挽救地质勘查业的出路,但可预见的时间内希望不大。在中国地质勘查业长期下行的大背景下,地勘行业人才结构性紧缺与总体过剩将长期存在。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s the upper end stream of economy is led in inputs by the downstream demands. Industrial developing stages determine mineral product use intensity, which determines the input intensity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indicates that China has entered into the middle-post of industrialized stage, mineral product use intensity and geological inputs will be falling into declining period in a long term.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r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in nations on "the belt and road" is the approach to re-energiz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t can not be foreseen in the near future. Geological talents will be structurally short and generally excessive under China's declining geological exploration sector for a long term.
引文
陈元普,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年鉴(1985)[M].北京:地质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工业物资统计司,1985.中国工业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裕伟,2016.矿产品使用强度与矿业发展新阶段[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9):4- 14.
    张革,李淑哲,鲁家声,1989.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86)[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编审委员会,1990.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88)[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编辑部,1990.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89)[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编辑部,1991.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90)[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编辑部,1992.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91)[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编辑部,1993.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92)[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编辑部,1994.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93)[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编辑部,1995.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94)[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国地质矿产年鉴编辑部,1996.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95)[M].北京:海洋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7.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96)[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8.中国地质矿产年鉴(1997)[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0a.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1999)[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0b.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0)[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1.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1)[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2)[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3.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3)[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4.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4)[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5.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5)[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6)[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7.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7)[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8.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8)[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9.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9)[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0.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0)[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1.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1)[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2.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2)[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3.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3)[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4.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4)[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5.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5)[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6.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16)[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7.2017中国矿产资源报告[M].北京:地质出版社.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18.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2017)[M].北京:地质出版社.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17.Beyond thesupercycle:How technology is reshaping resources[R].New York:McKinsey & Company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