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知识产权滥用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buse
  • 作者:张以标
  • 英文作者:Zhang Yi-biao;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知识产权滥用概念 ; 反垄断 ; 本质 ; 反思与重构
  • 英文关键词:concept of IP abuse;;antitrust;;essence;;refl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 中文刊名:KJFL
  • 英文刊名:Science Technology and Law
  • 机构: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0
  • 出版单位:科技与法律
  • 年:2019
  • 期:No.138
  • 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课题“科技创新体制下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律对策”(FX1210)
  • 语种:中文;
  • 页:KJFL201902007
  • 页数:9
  • CN:02
  • ISSN:11-2922/N
  • 分类号:49-57
摘要
我国《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中知识产权滥用概念的缺位将给执法带来争议和困难。现有的知识产权滥用概念学说具有片面性,"主观恶意行使说"仅关注滥用行为的主观状态,"违反权利本旨说"和"超越界限说"则仅反映滥用行为的客观形态,均不能揭示知识产权滥用概念的内涵,且不具有周延性。知识产权滥用概念既要做到滥用行为的主客观状态相统一,也要求滥用行为客观形态的外在表征与内在本质具有一致性,并在外延上涵盖反垄断法领域。重构后的知识产权滥用新概念不仅内涵丰富,而且扩展了适用范围,有利于促进我国知识产权创新。
        The absence of the concept of IP abuse in the Anti-monopoly Guidelines on IP Abuse of the Anti-monopoly Committee of the State Council(draft for comments) will bring disputes and difficulties to law enforcement.The existing theories on the concept of IP abuse are one-sided. The theory of "subjective malicious exercise"only focuses on the subjective state of abuse, while the theory of"violation of the tenet of rights"and the theory of"transcending the boundary"only reflects the objective form of abuse, both of which can not reveal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IP abuse and has no extensiveness. The concept of IP abuse should not only unify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tate of abuse, but also require the consistency of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nature of the objective form of abuse, and cover the field of anti-monopoly law in its extension. The reconstructed new concept of IP abuse not only has rich connotations, but also expands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novation in China.
引文
[1]王岩云,杜娟,赵树文.知识产权滥用的法哲学思考[J].学术交流,2005(9):36.
    [2]徐棣枫.问题专利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7):54.
    [3][美]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16.
    [4]孙国华.法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6.
    [5]张伟君.滥用专利权与滥用专利制度之辨析-从日本‘专利滥用’的理论与实践谈起[J].知识产权,2006(6):67.
    [6]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86.
    [7]祝红霞.专利权滥用的界定和分类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5(6):30.
    [8]郑玉波.民法总则[M].台湾:[台]三民书局,1979:393.
    [9]李琛.禁止知识产权滥用的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电子知识产权,2007(12):13;13.
    [10]李宜琛.民法总则[M].台湾:[台]国立编译馆,1977:399.
    [11][26]王先林等.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36;46.
    [12][20][德]迪特尔·梅迪斯库.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48;1109.
    [13][22][法]路易·若斯兰.权利相对论[M].王伯琦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88;210.
    [14][日]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M].顾肖荣等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107.
    [15]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339.
    [16]石聚航.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内涵的层次性考察[J].福建法学,2011(2):54.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17.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4.
    [19]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增订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38-139.
    [21]张伟君.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28.
    [23][法]雅克·盖斯坦、吉勒·古博.法国民法总论[M].陈鹏,张丽娟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704.
    [24]张继青.试论侵权行为的本质属性[J].学习论坛,2009(7):80.
    [25]陈九龙.论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D].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4.
    (1)2015年4月国家工商总局颁布了《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国家发改委2016年1月发布了最新版的《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国家工商总局2016年2月发布了最新版的《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执法指南(第七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2017年3月发布了统一后的最新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
    (2)在欧盟,知识产权滥用被认为是属于《欧盟运行条约》(原《欧共体条约》第81、82条)规定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使知识产权违反欧盟反竞争法的行为。
    (3)Morton Salt Co. v. G.S. Suppiger Co.,314 U.S. 488(1942).
    (4)该指南第二条规定:“滥用知识产权,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授予有关知识产权的界限和目的,以不正当方式行使知识产权,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5)汪源智:“论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法学研究》1995年第5期。笔者认为“超越权利正当界限的行为”不是“权利滥用的实质特征”,因此此处对该文作者的观点和内容进行了一些修改。
    (6)根据我国《专利法》第一条规定可知,我国专利法的立法目的为“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7)我国台湾地区在“民法”总则编特设“权利之行使”,第148条规定:“权利之行使,不得违反公共利益,或以损害他人为主要目的。”台湾学者将其认为是“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的规定。
    (8)我国《专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9)在这一点上,美国《专利法》也有同样的规定,根据该法第271条(d)有关限制专利权滥用的抗辩例外规定,专利权滥用就是与“不法扩大其专利权”并列规定的。
    (10)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11)除美国1995年4月6日发布2017年1月新修订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等行政执法指南外。还有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2007年9月发布2016年1月新修订《知识产权利用的反垄断法指南》;我国台湾地区“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员会”2001年1月发布2007年5月修订的“技术协议处理原则”;欧盟委员会2014年3月21日最新发布的《关于技术转让协议适用欧盟运行条约第101条的指南(2014/C 89/03)》及其配套指南。
    (12)我国2015年12月公布的《专利法第四次修订草案(送审稿)》第一章“总则”第14条增加规定了“不得滥用专利权损害公共利益或者不合理地排除、限制竞争”作为专利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最终公布实施的法律文本否能够保留该规定仍存担忧。
    (13)由于2018年的国家机构改革,我国将原来由商务部、工商总局和发改委三部门行使的反垄断执法职能合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这一变化导致已经由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的统一后的《关于滥用知识产权的反垄断指南》不得不延期颁布实施。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