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技术模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ATUS AND TREND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OF RURAL AREA IN POYANG LAKE BASIN
  • 作者:江成 ; 饶红敏 ; 熊继海 ; 吴九九 ; 麦兆环 ; 敖子强 ; 付嘉琦
  • 英文作者:JIANG Cheng;RAO Hong-min;XIONG Ji-hai;WU Jiu-jiu;MAI Zhao-huan;AO Zi-qiang;FU Jia-qi;Institute of Energy,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y, Ji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 关键词:鄱阳湖流域 ; 农村 ; 生活污水 ; 发展趋势 ; 技术模式
  • 英文关键词:Poyang Lake Basin;;rural area;;domestic sewage;;development trend;;technical mode
  • 中文刊名:HJGC
  •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 机构: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江西省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10-22
  • 出版单位:环境工程
  • 年:2018
  • 期:v.36;No.244
  • 基金:江西省科技厅项目(20133ACF60005);; 江西省科学院项目(赣科院字(2015)6号,2014-YYB-10,2014-XTPH1-10)
  • 语种:中文;
  • 页:HJGC201810003
  • 页数:4
  • CN:10
  • ISSN:11-2097/X
  • 分类号:14-17
摘要
对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排水进行调查表明, 90%以上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于自然环境中,严重影响了鄱阳湖水质安全。针对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结合鄱阳湖流域丘陵山区的地形地貌条件,通过工程案例分析,探索出适用于鄱阳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模式以及发展趋势。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 indicated that more than 90% of the rural domestic sewage was directly discharged into natural environment in Poyang Lake Basin,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water. Based on the current existing problems of treatment of the rural domestic sewage and the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ologic condition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 in Poyang Lake Basin, this paper provided the analysis of actual project cases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technology model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reatment of the rural domestic sewage in Poyang Lake Basin.
引文
[1] 刘俊新. 我国不同区域分散型污水处理技术与应用[J]. 水工业市场, 2012(9): 20-25.
    [2] 霍鑫超,韩云平,刘俊新,等. 新型生物转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14,40(11): 103-106.
    [3] 骆其金,钟昌琴,谌建宇,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评估方法与案例研究[J].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6,6(2): 105-110.
    [4] 苏功平,张小凤,陈文清. 复合生物滤池+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J]. 环境工程学报, 2016,10(2): 775-780.
    [5] 肖艳平,聂剑峰,雷毅,等. 农村生态环境中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剖析研究: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5,40(6): 129-133.
    [6] 麻泽龙,何荣智,周芸. 四川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浅析[J]. 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 2010(2): 41-44.
    [7] 芮菡艺,朱琳,赵克强,等. 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方法及实证研究[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6,32(5): 852-856.
    [8] 董贝,刘杨,杨平.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与应用进展[J]. 水资源保护, 2011,27(2): 80-86.
    [9] 李无双,王洪阳,潘淑君. 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现状与处理技术进展[J]. 天津农业科学, 2008,14(6): 75-77.
    [10] 林衍,汤红花,欧阳嘉,等. 人工湿地技术用于重庆市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现状[J]. 环境工程, 2016,34(4): 29-32.
    [11] 孙兴旺,马友华,王桂苓,等. 中国重点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其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27(18): 384-388.
    [12] 谢胜,洪宏,杨凯,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应用探讨[J]. 净水技术, 2013,32(6): 79-83.
    [13] 张英民,卢文洲,王炜,等.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方案优选研究[J]. 中国环境科学, 2013,33(增刊1): 210-214.
    [14] 张杨帆,陶春元,黄逸. 鄱阳湖滨湖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研究:以鄱湖下游都昌段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28): 17537-17539.
    [15] 吕锡武. 小型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的理论与实践[J]. 水工业市场, 2012(9): 26-34.
    [16] 向速林,周文斌. 鄱阳湖区域农村生活污水控制技术试验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09(2): 299-300.
    [17] 龙翠芬,郑离妮,唐晓丹,等. 农户庭院型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6(8): 2560-2564.
    [18] 李海明.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与实用技术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9,32(9): 177-181.
    [19] 施畅,张静,刘春,等. 基于生物-生态耦合工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2016,37(1): 102-108.
    [20] 张新华,杨期勇,王慧娟. 鄱阳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探讨[J].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27(4): 5-9.
    [21] 何安吉,黄勇.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改进设想[J]. 环境科技, 2010,23(3): 68-71.
    [22] 高洪福,施春红,张国照,等. ABR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填料选择的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27(1): 86-90.
    [23] 朱佳欣,王冲,窦晗天,等.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家庭污水分类处理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9): 178-179.
    [24] 谢丽丽,王东海,郑建刚,等. 2012—2013年江西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置现状调查[J]. 现代预防医学, 2015,42(3): 557-559.
    [25] 顾霖,吴德礼,樊金红. 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路线探讨[J]. 环境工程, 2016,34(10): 113-117.
    [26] 席北斗. 我国村镇生活污水排放标准制定技术探讨[J]. 给水排水, 2016,42(7): 1-3.
    [27] 钱海燕,陈葵,戴星照,等.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研究现状及技术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30(33): 176-180.
    [28] 霍雨. 鄱阳湖形态特征及其对流域水沙变化响应研究[D]. 南京:南京大学, 20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